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百二十七面,我们看己三的“如来述成”。

这一科是譬喻说里面的第三个,〈药草喻品〉。〈药草喻品〉等于是在约迹门开权显实。

佛陀的智慧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权法的智慧,一种是实法的智慧。什么叫权法的智慧呢?就是事修的因缘。佛陀开示我们人天乘的三皈、五戒、十善跟三乘的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为了满足众生的需求,佛陀讲出了十法界的修因得果。所以,事修的特点是根据我们的有所得心安立的。就是,事修,你要有所得,你要透过对教法的信解、发愿来努力地去修学。修学以后你能够怎么样?修因得果。比方说你修四谛,你得到阿罗汉果;你修十善,就得到天上的果报。所以,事修的特点就是让我们生命增上。你为什么修学佛法?你当然是想改变自己,你希望你的来生比今生好,所以你才修学佛法。所以事修就是从因果上让我们建立一种增上的力量。

实法就不一样了,实法强调的是一种理观的智慧。它不是在修因得果,它可以说是超越因果。它等于是在观照我们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它重点在观照,安住,就可以了。因为心性它没有增减,你不可能说你今生的心性到了来生更大,不可能。你就是成佛了,你的心性跟现在的心性也是一模一样的,它没有增减、没有生灭。所以你不用去改变它,你只要怎么样?你只要观照它、安住它就可以了。

佛陀讲这个法门的意思是,本来权法跟实法是要同时操作的。就是你从学佛开始,增上的时候你就是要安住,安住的时候你就得增上。就好像前面的〈信解品〉,这个穷子回家以后,他就必须要回归家庭才可以工作的。他在工作当中,他又同时回归家庭,回归家庭同时也工作。本来回家跟工作是同时操作的。

但是,众生的根机当然不一样,所以〈信解品〉跟〈譬喻品〉主要是针对钝根声闻说的。你看〈譬喻品〉跟〈信解品〉,穷子回到家以后,他的父亲并没有马上要他回归家庭,先让他去扫厕所,扫完厕所再领知众物,再告诉他去统领库房的珍宝,最后再告诉他,父子相认而继承家业。

所以整个譬喻说的前两段,就是〈譬喻品〉跟〈信解品〉,强调“会权入实”,先修权法,先从因果上让他有所得,能够让他有自信,才不会看到他的父亲就恐怖疾走,就害怕逃走。你有点资粮力,你就比较敢去面对你父亲,比较敢面对佛陀,否则我们老是看到佛陀就怕,那就很难修学了。所以,佛陀为了要让这个穷子能够勇敢地面对佛陀,就先让他成就圣道,然后再让他安住心性、成就佛道。

但这不是佛陀所希望的方法,所以佛陀又讲出了〈药草喻品〉。〈药草喻品〉,佛陀的意思就是,你回家以后第一件事情不是工作,第一件事是父子相认。你回家以后,能够回归家族再去工作,你会更有自信,你的工作的胸量格局会不一样。所以佛陀讲〈药草喻品〉的意思就是说,理观跟事修是要同时操作的。他来补足前面的〈信解品〉跟〈譬喻品〉的不足。是这个概念。

我们看附表第十三的〈药草喻品〉释义。

我们先解释这个品目,把这个标题解释一下。看附表第十三。

一、解释品目

“药”有治病之功,“草”有受润之质。文中佛法教行善根为“药”,五乘众生,皆名为“草”。众生依佛法修行证果,犹如草木依土地雨水滋养生长,故佛说〈药草喻品〉。

〈药草喻品〉这个药是怎么样的说明呢?“药”,就是治病。这个药吃下去能够调治四大,能够治疗我们的病痛,这叫药。“草”,它没有治病的功能,但是它能够接受水的滋润而增长。它不像石头或者砂石,你水不管怎么滋润,它不会增长。草有受润增长的功能。

这表示什么呢?三乘佛法的教行,它所成就的出世的善根,包括出离心、菩提心,叫做药。就是你修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会帮助你产生出离心、菩提心,这样子对我们心中三界的烦恼跟业力,对这种病痛有对治的效果,叫做药。

其实五乘的众生都叫做草。就是说,其实每一个人都是草,但是草中有治病功能的叫做药,所以我们三乘人同时是草、同时是药。但是人天乘只能叫做草,它没有药的功能。所以药草就是包括五乘的善根,都叫做药草。其中三乘的善根,特别是草中又带有药的功能,叫药草。众生依止五乘佛法的修行证果,就好像草木依止土地的生长跟雨水滋润一样,它能够既生又长,故说〈药草喻品〉。

〈药草喻品〉当然主要讲两件事情。这个草,它生长在大地上,对不对?它为什么生长呢?当然是佛陀的法雨教化。你没有依佛法你怎么修学呢?雨水降下来以后,这个草木往上生长,就是事修,它得到它应该有的因果。但是它的根往下发展,它能够趋向真如,这强调理观。所以整个〈药草喻品〉讲到这个草木的善根,讲到两件事:第一个,向上增长;第二个,向下安住。就讲这两件事情。而这两个是同时具足相应的,同时发生的。讲这个观念。

我们看第二个,经文要义。

二、经文要义

本经前“法说一周”,上根舍利弗领解,佛即为述成,乃至授记。今“譬说一周”,中根四人信解,并自述“穷子之喻”,故佛今说〈药草喻品〉,以述成印可。

文中略有二义:(一)无差而差:一雨一地虽同,而三草二木,生长各异。喻佛教虽同,而五乘众生发心及善根有别。(二)差而无差:三草二木,种虽有别,同是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谓佛教虽以五乘教法,普摄一切万行,而万行终归一心,所谓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彰显圆教统摄诸法,一心统摄万行。犹彼一切差别草木种子根茎枝叶,皆为一雨所润,皆以大地为所依故。

我们把整个〈药草喻品〉的经文大意做一个说明。本经在前面的〈方便品〉当中,佛陀是直接用法义来开显权实的关系,叫法说一周。那么从法义上得解的是谁呢?上根舍利弗尊者。所以佛陀马上为他授记。就是你只要具足理观事修,只要是安住真如而生起的修学,你就有成佛资格了。

到了譬说一周,中根四人信解,就是声闻四人,“并自述穷子之喻,故佛今说〈药草喻品〉”。穷子之喻就是说明自己的理解,从他自己的回家工作的事修,到最后继承家业的理观。所以只要你理观事修都具足了,佛陀也是述成印可。

对中根四人的信解述成印可以后,佛陀等于做了补充。就是说,其实理观事修是不可以分开修的,不能够说先工作再回家,这个是钝根人的修法。所以佛陀又补充了两个观念:一个是无差而差,一个是差而无差。

无差而差,它的重点在那个差字。无差就是同一片大地、同一味的法雨。为什么产生差别呢?那就是因为事修不同。你看,同一个雨水、同一片大地,但是孕育出三草二木,有小草、中草、大草,有小树跟大树。各自生长,比喻佛教当中虽然同样一念的中道实相的心性,但是五乘众生因地的发心,还有他对佛法领解的浅深有所差别,所以无差而差。这个当然跟你的环境、跟接受的教育有关系,所以从事修来说是无差而差。但是,众生只要能够静下心来,回光返照,就变成差而无差。不管你追求的是人天的快乐、二乘的涅盘或者菩萨的功德,只要你回光返照,就是同样一念心性。

所以“三草二木,种虽有别,同是一地所生”,同是中道的实相所滋润。佛教虽以五乘教法统摄一切的万法,但那是从事修的角度,一心开出万法。从理观的角度,其实万行是回归一心的,“所谓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只要你接受佛法,佛法迟早会让你成佛的,这种力量是不可抗拒的,只是迟跟早。就是说,你只要能够回到家,不管你是做什么工作,你迟早要继承家业。只要你肯回家,只要你愿意回到佛陀的大家庭。

当然,如果你放弃了佛法,你从今以后不再拜佛,不再学习教典,那你是离家出走,那这个例外。就是我不管你过去,佛陀的保证就是说,只要你肯努力,我不管你过去什么善根,你只要不放弃,在佛法不断地修学,你迟早会继承家业的,迟跟早而已。所以“彰显圆教统摄万法,一心统摄万行”,犹彼一切差别草木种子根茎枝叶的各自发展,“皆为一雨所润,皆以大地为所依故”。

我们从草木的生长来看,我们看草木的上半段是向上增长,那就是事修,叫做“近果说差别”。我们短时间来看到,你种的是葡萄树,你当然得到葡萄的果;你种的是苹果树,得到苹果的果;你种的是一个草,那你生长变成就是一个草。所以短期来看,每一个人修学佛法各得所需。但是你如果深入去看,每一个人都在回家。诸位!草木在生长,你可别忘了根也在生长。草木是往上面生长,你看得到,长出很多水果;但是根部也在生长。根部开始怎么样?深入你的实际理地,回归真如本性。

所以它的意思就是说,你只要肯修学佛陀所设立的法,这个法是佛陀说的,不管是三皈五戒、四谛十二因缘,你的生命会同时两种生长。第一个生长是你感觉得到的。比方说你念佛,表面上说,我念佛往生净土了,那只是你感觉得到的。按佛陀的说法,你在求生净土的过程,你的真如本性也不断地开显。这个就是我们前面说的……诸位!我们回忆一下上一堂课,这个穷子回家以后,刚开始做什么工作?扫厕所。他把厕所扫干净以后干什么?掌管所有的珍宝,最后才继承家业。你真的认为他是最后才领知家业的吗?其实不对!他在扫厕所的过程当中,其实他已经慢慢在回家了。回家是同时的,只是他自己不知道。

就是说,当你在事修的时候,其实你的真如善根也在怎么样?在本经说的,叫做不思议的熏习,叫做真如内熏。你表面上在拜佛、念佛,你表面上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其实真正重点是你的心开始回归真如。比方说念佛,我们回归到佛号。佛号是万德洪名,对不对?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我们提起佛号,从因缘上,那就是因缘果报,“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但是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当你念佛的时候,这个佛号在心中运转,其实你的心开始跟佛陀越来越靠近。众生的心跟佛陀的心,因为你的念佛,你们的心当中产生一种不思议的熏习、不思议的接近,这点是我们不知道的。所以佛陀告诉我们,事修中带有理观,理观中带有事修,这是我们要强调的“理事无碍”的观念。

己三、如来述成 分二:庚一、略述成;庚二、广述成

有这种观念以后,我们再来看经文,就能够理解这一品的大意。看己三的“如来述成”。如来述成等于是,佛陀一方面对于中根弟子讲的〈信解品〉的领解——会权入实的领解表示的认可跟成立,这个是对于他的认可;一方面,佛陀认为意犹不足,所以做了补充。这个地方有两段。

庚一、略述成

先做一个简略的述成。看经文。

尔时,世尊告摩诃迦叶及诸大弟子:善哉!善哉!迦叶善说如来真实功德。诚如所言,如来复有无量无边阿僧只功德,汝等若于无量亿劫,说不能尽。

就在四大弟子讲完〈信解品〉以后,佛陀开口说话了,告诉迦叶尊者等四大弟子说:“善哉!善哉!”先讲出两句话,就是赞叹,说得好,说得好。第一个善哉赞叹他对实法的领解,就是说,你打工到最后终于回家了,对回家的一个领解;第二个善哉赞叹他对权法的理解。你回家以后,先打工赚钱是对的,这都合乎佛的心意,佛陀目的就是让你打工赚钱,再回归家庭。你的描述都是对的,你的描述跟佛陀的心意相符的。所以善哉!善哉!

所以他就说:“迦叶善说如来真实功德”,你的确把佛陀的权法的功德、实法的功德讲得很清楚。但是,佛陀要补充的是下面:诚如所言,如来复有无量无边阿僧只的功德。佛陀的功德甚深微妙,“汝等若于无量亿劫,说不能尽”,这不是你们阿罗汉钝根声闻所能理解的。

那么佛陀为什么要强调是声闻人不能理解呢?这个地方古德提出了两点来做一个说明:

第一个,约事修来说。佛陀教化弟子是五乘的根机,你只要受了三皈依,理论上你就是佛陀的弟子。你只要受三皈依,佛陀就开始把你列入摄受的名单当中了。但是本经所谈到的穷子喻只是针对二乘人。你看,佛陀把这个穷子带回家干什么?扫厕所。如果你是一个人天种性的,佛陀会叫你扫厕所吗?当然不会叫你扫厕所,扫厕所还不错的。要是人天种性,回家得先去种水果。你先去种苹果,得到苹果的果。你还没有办法调伏烦恼,先种水果,得到人天快乐。所以意犹未尽,就是说:第一,这个事修你只讲到声闻人,没有讲到人天种性的怎么样来回归家庭;第二,你没有讲到菩萨种性的。菩萨种性可能回家以后直接父子相认,就继承家业,然后再学习工作技巧,更好。所以从事修的角度,没有讲到人天乘,没有讲到菩萨乘的学习过程,所以有所不足。

第二个,从理观的角度,一心真如是遍满的。就是说,当穷子回家以后,注意!他虽然不承认这个是我的家,他自己止宿草庵,在外面盖一个茅蓬,但是记住,家永远都在,并不因为说我否定了家庭,家庭就消失了。就像我们现在一样,我们一天到晚打妄想,真如还是在。所以,他没有把这个家恒常存在的观念强调出来,好像说这个家到后来才出现:你一开始是没有家的,在外面打工,打工到最后,扫完厕所,领知家业以后家才出现。是这样子吗?当然不对。家永远都在,不管你承不承认。所以,对于一心真如的思想,这种恒常存在的观念,也并没有强调说明。

从事修的角度也不圆满,从理观的角度也不普遍,所以佛陀必须怎么样?要补充说明,就讲了这个〈药草喻品〉。是这个概念。

庚二、广述成 分二:辛一、长行;辛二、重颂

讲〈药草喻品〉之前有一个前方便,看庚二的“广述成”,先广泛地做一个说明。这个地方有两段。

辛一、长行 分二:壬一、正明权实不可思议;壬二、结叹述成

壬一、正明权实不可思议 分三:癸一、法说;癸二、立喻;癸三、合法

其实佛陀的权法跟实法是同时存在,而且不可思议的。

癸一、法说

看经文。

迦叶当知!如来是诸法之王,若有所说,皆不虚也。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其所说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

佛陀在讲〈药草喻品〉之前,先讲理事无碍的观念,先做一个说明说:“迦叶当知,如来是诸法之王。”佛陀对于权法、实法,理观、事修得大自在。为什么呢?“若有所说,皆不虚也。”只要这个法你是得到佛陀传承的,比方说你受持五戒,受持十善,表面上的因缘只是成就人天,那人天的果报当然是虚妄的,因为它生灭。佛陀的虚妄跟不虚妄的意思就是说,这个东西会消失就是虚妄。你看空中的浮云,今天一看,它变出一个兔子,又变成一个龙。那为什么叫虚妄呢?因为它变来变去。所以,人天果报,佛陀认为是不真实的。

但是这个地方有强调一个观念:“若有所说,皆不虚也。”什么意思呢?这以下说明。

佛陀对于他所开导的一切法,刚开始是用善巧方便来强调契机,但是你只要接受这个法,它有一种力量,会慢慢地引导你到一切智地。就是说,你接受佛法以后,它有两种力量:第一个,会先达到你心中一开始设定的要求。我受三皈五戒,我就是要得到人天的快乐,佛陀会先满足你。第二个,你得到人天快乐以后,你过去受持的三皈五戒的那个法的力量还在,它会引导你慢慢地出离。这个出离心产生以后,最后一定成佛。这就是佛法殊胜的地方。

你看外道,外道也修布施啊。诸位!如果你去根据外道来修布施,布施完了以后虽然你也会生天,但是你跟佛弟子生天不一样。佛弟子因为修学佛法而生天。但外道从天上掉下来就什么都没有了,因为他在修善法之前没有修三皈依。没有三皈依的时候,他得不到佛的摄受、法的摄受、僧的摄受。所以,外道虽然也修慈善事业生天,但生完天以后就没有了。

但是你依止佛法的时候,“皆悉到于一切智地”。佛陀所规划的东西,你只要照着它操作,生天只是先满足你的需求,它一定会一步一步地引导你。你因为佛法而生天,等到你享受这个快乐以后,你慢慢地从快乐当中很自然会生起出离心;然后,成就涅盘以后,因为你这个法是佛陀摄受的,你出离心生完以后一定会发菩提心。佛陀的法是一层一层地去引导你的。所以这个地方是佛陀的教法不可思议,不是你们二乘人所能理解的。

前面是教法不可思议,这个地方讲佛陀的智证,佛陀所证的智慧不可思议。看经文。

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趣,亦知一切众生深心所行,通达无碍;又于诸法究尽明了,示诸众生一切智慧。

那么佛陀您老人家怎么这么厉害,能够施设这么多的方便,而这么多的方便都能够不断地、一次一次地引导我们成佛呢?因为佛陀的智慧,亲自所证的智慧,不可思议;因为如来能够观知一切法的究竟皈依处,他能够知道究竟的中道实相,他也能够知道你心中的希望。他既知实法的中道实相,也知道权法:众生在想什么,你到底要什么。所以,他可以把你的需求跟佛陀的目标成功地结合起来,这就是佛陀厉害的地方。

就是,佛陀知道你很喜欢扫厕所,那没关系,你到我家来扫厕所。你到我家来扫厕所跟你到外面扫厕所是不一样的,你到外面扫厕所你就什么都没了,你回到我家来扫厕所,我迟早一定会让你继承家业的,只要你这个家住得下去。所以佛陀能够把众生的需求——权法,跟佛陀的目标,做一个正确的连接,然后示诸众生一切差别智慧。所以我们看佛陀的佛法的安排,是有短期的效果跟长期的效果。短期的效果,它先满足你的需要;长期的效果,当然就是究竟成佛。

那现在的问题就在于,佛陀不在了,就是这个人不在了,只有法在。就好像大医院,药在,医生不在。所以现在我们最大问题就是,修学的次第没有人帮我们安排。比方说权实二法,我们应该先学权法还是先学实法?要是佛陀在旁边,佛陀说你应该怎么样、再怎么样。

比方说唯识学跟《楞严经》。唯识学当然是权法,唯识学广泛地说明整个大乘的因果,万法唯识。唯识学的概念就是怎么样?就是说我们现在的心是有颠倒妄想、有我法二执,但是没关系,佛陀开出无量的六度法门。你修布施,这个布施的法在心中运转的时候,你就能转识成智,透过布施你就建立一种无贪的善根。他是透过法门来改造内心。这是唯识学,这完全是权法,一个一个对治。《楞严经》刚好相反。《楞严经》就是说不要这么费劲,直接地回光返照、正念真如。它直接从实法,直接回光返照,找到我们的家,以不生灭心来修学。

所以这个地方就有问题了。唯识学是站在妄心的角度来慢慢对治:没关系,我是内心不干净,我透过法门的修学,“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楞严经》是直接回归到镜子,“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么这个地方到底我们应该先修什么?这个问题就在这里。有些人说先学相宗,再学《楞严经》。原则上是对的,先修权法再实法。但是,我个人从事这么多年的教育,发觉这也不一定。因为有些人也真的是,他学了《楞严经》,知道内心本来清净以后再去修权法,他会更有力量。

所以,当充满实证的佛陀不在的时候,我们只能自己去尝试了。不过也没关系,虽然没有佛陀来带我们回家,但是从法力的摄受来看,只是时间的问题。就是说,如果你今天有法又有佛,那当然最好;如果没有佛、只有法,我们操作得当,也可以从权实当中得到受益。

这个地方是说明佛陀的智证不可思议、教法不可思议。我们如果今天没有跟佛陀在一起,我们就失去了佛陀的智证,我们就善用佛陀的教法,也是可以的。

癸二、立喻 分二:子一、明无差而差喻即实而权;子二、明差而无差喻即权而实

我们再往下看。那么什么叫佛陀的智证跟教法呢?佛力跟法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我们看癸二的“立喻”,先讲出一个譬喻。

子一、明无差而差喻即实而权

我们看经文。

迦叶!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谿谷土地,所生卉木丛林及诸药草,种类若干,名色各异。

先说明众生的根机是无差而差。本是同一个心性,因为轮回以后有不同的环境的熏习,产生差别的根机。这个讲众生的根机。佛陀的法药也只能够配合众生的根机,即实而权。佛陀一开始要用权法先满足我们的需求,先开出五乘的教法。

那么众生的善根是怎么形成的呢?

佛陀讲一个譬喻说,在同样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当中,大家都在三千世界,但是每一个地方各有它的“山川谿谷土地”。“山”比喻我们每一个人正报的色法。因为山它高低起伏,所以明显易知。每一个人都能够看到山,就像我们容易看到一个人的色身一样。“川”就是感受,川就是水流。水流因为它这个高低差,有些地方比较急,有些比较缓。急就是一种逼迫的痛苦相;有些川走得比较缓和,就是一种快乐相。就是讲到我们的苦乐的受,川比喻感受。“谿”,什么叫谿呢?就是山跟山之间的河流,它要顺着山势,有各式各样的曲直的差别,就是表示我们的想蕴,我们的各式各样的想法。“谷”就是山的底部,所以幽隐难见,就是表示我们的行蕴。这个“土地”就是识蕴,就是前面的色受想行四蕴所依止,所有的山川谿谷都是依土地而住。所以,在同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当中,东边的山川谿谷土地形成了东边的五蕴,西边的山川谿谷土地形成了西边的五蕴。

在这个不同的五蕴当中就长出不同的草木,每一个人五蕴的习性不同,就产生了“卉”,卉就是草,“木”就是树木。比较高大的是树木,比较短小的是草。“丛”跟“林”,“丛”就是草所聚集的叫做丛;“林”就是树,大树所聚集叫做林。这当中有的是“药”,有的只是“草”。有的有出世善根,有的没有出世善根。总而言之,“种类若干”,是“名色各异”。就是因为每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各式各样的五蕴,而产生各种的善根的差别。

我们看下一段。

密云弥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时等澍,其泽普洽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小根小茎、小枝小叶,中根中茎、中枝中叶,大根大茎、大枝大叶,诸树大小,随上中下各有所受;一云所雨,称其种性而得生长华果敷实。

前面讲的这种草木,是讲众生的善根在无量的轮回当中已经是形成了,这是一个现实。佛陀必须要面对现实,佛陀必须要尊重我们的生命经验。佛陀来到人世间,如果说:不行,我只摄受菩萨种性的。那佛陀的慈悲就不普遍了,那其他人只能学外道了。所以佛陀会尊重每一个人过去的生命经验。都没关系,不管你过去是一棵小草,不管你过去是一棵大树,佛教“我家广大,种种皆有”,我都可以包容你进来。

所以佛陀为了应付各式各样的众生,必须怎么样?佛陀说的法就像乌云,就像雨水,所以佛陀必须怎么样面对这些众生呢?是密云弥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作为一个佛陀,他就像一个广大的乌云,含有慈悲的法水,不管你是躲在山脚下的小树,或者是你是生长在阳光中的大树,佛陀是全部地都慈悲覆盖。就是不管你过去怎么样,只要你愿意学佛,我都有办法来摄受你。所以佛陀譬如大悲慈云,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当然,佛陀不能用人来摄受,那佛要是灭度怎么办呢?所以他要下雨,用雨水来滋润你,所以“一时等澍”。这个云出世以后,因为温差的差别就转成雨水。佛陀的三千大千世界,是身密的功德跟意密。身,他能够现出应化身;意业,就是佛陀的大悲心。那么从佛身跟佛意就转化成佛陀的说法,“一时等澍”,就同时平等地“澍”。这个澍就是及时雨。众生有烦恼的渴望的时候,有各式各样的渴望的时候,佛陀下雨。这个雨水普遍地去滋润各式各样的三草二木、诸多药草,不管你是山下的小草,不管你是在山上的阳光中的大树。这当中,“小根小茎、小枝小叶,中根中茎、中枝中叶”,乃至于各种大树小树,都能够得到法雨的滋润。

这个根茎枝叶,我们解释一下。

根是在大地下面的,你看不见的,就是你一个人的信心。你这个人学佛有没有信心,也没人看得出来,就你自己知道,所以根是信心。茎就是你持戒,这看得到了。枝就是禅定,叶就是智慧。一棵树长得好不好,长得直不直,长得茂不茂盛,水果多不多,就是由你的信、戒、定、慧决定。小根小茎、小枝小叶,就是人天种性的信、戒、定、慧;中根的就是二乘的信、戒、定、慧;大根茎大枝叶就是菩萨的信、戒、定、慧。还有各种树,包括通教的菩萨跟别教菩萨。总而言之,随上中下各有所受。你只要进入佛教,是一云所雨,是同一片云生出的法雨,而随顺众生的根机各得生长,华果敷实,就是开华结果。

意思就是说,很多人都学佛,但是今生当然看不出来。拜佛你也来,上课你也来,打佛七你也来,所以因地大家都看不出来,但是来生就看出来了。今生大家都学佛,来生有些人生天,有些人到净土去,有些人到涅盘去,成就涅盘,甚至于有些人学佛又到三恶道。那这些差别是怎么来的呢?

你不能怪雨水。作为乌云跟雨水,它没有拣别的,是因为大家各取所需。诵经的时候你也到,拜忏的时候你也到,但是这个地方就是怎么样呢?因为佛法进入到我们内心的时候,它产生转变。因为这个法跟你的根机一接触的时候,这个法雨进去的时候,有些你可以吸收,有些你没办法吸收。因为我们的生命经验,这个色、受、想、行、识各式各样。我们有各式各样的感受,更重要是我们有各式各样的思想,还有我们各式各样的行蕴的执取,就是受、想、行。

比方说,人天种性的人,他会取什么?他会取快乐的这一块,离苦得乐,他会把所有的佛法安立在追求快乐。你为什么拜忏?追求快乐。他为什么参加佛七?也追求快乐。这就是为什么他今生修了半天,他来生变成只有快乐。因为他是一棵小草,你降太多的雨都没有用,跟他讲什么通通没有用,因为他吸收的就是他要的这一部分。作为一棵小草,他的目的只是追求快乐,所以佛陀讲再多都没有用。

那如果你是一个中根,好一点。二乘人厌苦欣空,他追求空性,他要的是涅盘寂静。所以你跟他讲什么,他参加什么法会,通通一样,他的目的就是要趋向涅盘,他要的就是这一块。那么菩萨,他修什么法,他的目的都是要成就菩提心,成就他的六度的功德。

也就是说,同样下雨,同样一片乌云,但是众生各取所需。所以这个东西其实跟法也没什么关系,就是无差而差。当然,佛法的力量一时改变不了你,但是你只要接受,就是佛陀在现实生活当中先满足你当下的需求。就是说,小草你只能吸收快乐这一块,中草就吸收到空性,一个大树你就能够吸收到佛陀的少分的功德,就这样子的差别。

子二、明差而无差喻即权而实

看经文。

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

这以下把它会归到中道实相。就是说,草木虽然各有差别,但是我们要注意两件事情:

第一个,每一个人的学佛,有些人生天,有些人到净土,有些人到涅盘,他们都是同一个真如本性。这个生天是从哪里来?是真如本性现出来的,他到人天的快乐也是真如本性现出来的。这第一个,同一片大地。

第二个,同一味的雨水。他们都是因为佛法的修学而生天、而往生、而成佛。所以这个地方就说明了回归到无差别,就是从究竟来说是没有差别。

虽然佛法的修学暂时来说看到很多差别,你看,大家都学佛,大家都听《法华经》,但是来生各走各的:有些人因为学《法华经》到天上去了,有些人学《法华经》到净土去了,有些人学《法华经》直接成佛了。虽然有这么多的短期的差别,但是究竟来说都是归于真如本性,归于中道实相。

我们看第十四个附表。我们把三草二木做一个说明。

〈药草喻品〉所要说的有两个重要的事情。首先我们把〈药草喻品〉切成三块:

最上一层的就是乌云跟雨水。乌云是谁呢?佛陀。佛陀大云普覆,佛陀的平等心,大悲平等,普遍地覆盖三千大千世界。第二个,雨水。佛陀的法雨也是一时等澍,佛陀的雨水也是遍满地照顾。最上一层是一种佛法的滋润。

看中间这一层。第二层就是个人的生命经验所累积的个人的习性,我们是带有习性来学佛的。诸位!我们是因为无量劫来累积很多生命经验再来学佛的,我们可不是回到清净心来学佛,就是每一个人学佛本身就不平等。所以我们带妄修真,带有个人的妄想习性来学佛,就是说,我们本身就是形成了三草二木。这是第二层,三草二木,有小草、有中草、有大草,有小树、有大树。

第三层,我们看大地。这个大地可不是山川谿谷这个土地。这个土地是土壤,是表层的。它这个大地是更深层的。就是这些三草二木回归来说都是依止同一个大地。

那么这样讲,我们先从三草二木来看。三草二木从上接受佛法的滋润,对不对?佛法滋润以后各自生长,这是我们看得到的,就是“近果说差别”。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皈依同一个佛陀、学习同一个佛法,但是各自受益不同。这跟佛法没关系,因为你要的就是快乐,佛陀也没办法,就是各取所需。所以我们这个三草二木,来自上面同样的滋润而得生长,各自生长各自的,草生长草的,树生长树的。就是向上发展叫做事修。

但是别忘了,我们的根是向下发展,这个是我们看不到的。我们的智慧,我们不管是什么智慧,其实只要你学佛,你同时都是在靠近真如,你的根部都是在往大地的方向发展。所以,不是说你回家以后一定要先扫厕所才能回家的,不是!其实你接触佛法的时候,事修、理观,权法、实法是同时在操作的。当这棵树在成长的时候,你也在靠近真如本性了,这就是佛法妙的地方。你上面是草木的生长,下面是根往下更加地安住。

所以,其实理论上来说,我们得到佛法以后,我们有向上的增上,也有向下的安住。这个就是佛法殊胜的地方。佛陀的滋润是双向的:他权法在滋润你,满足你的需要;实法在滋润你,让你更靠近家,是同时的。他把回家跟工作结合在一起,这个就是雨水高明的地方。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之双顶流恋爱综漫:寻找过去的自动手记人偶龙珠:神之御技有点多丽塔的傻瓜丈夫宴爷,你家小祖宗又又又掉马了!最美好的锦瑟年华法不在多,会八则已凡起仙洞德幸:好久不见,我的天使穿六零,饿肚皮,我有粮食满仓女配拒做对照组,禁欲军官把她宠濯枝有雨时光织梦者:织梦与现实倾世女帝:黑莲花翻身手册火影:让你杀佐助,你去当魅魔?我有妒夫招不得三个儿子无人养老,重生家产全给女儿五十离婚,我开启了逆袭之路特战女兵在古代作精女配,男主怎么还不和我分手快穿之反制玛丽苏剧情婚路迢迢:温软娇妻带球跑和亲后,我征服了草原狼王恋爱脑女婿香吗?老卿家有俩从边缘行者开始加点穿越后,我嫁的世子他说自己不行欺尸灭俎我可是沅袅袅重生八零:掀翻婆家闯商界小姑娘全能又迷人,世子日日求哄斩神:手握因果轮回,我即神明!柯南里的玩偶师宠妾灭妻忘恩负义?全都给她死!救命!刚醒就被好大儿开瓢四十岁,不结婚崩坏纪元:我师符华重生之国公府嫡女与小皇叔天命傀相拥有系统后,我被两个皇子缠上了农门巧手寡妇种田忙邪恶之手山河怅天傩末世降临:尸山中爬出一个女大佬全员反派,我是疯子我怕谁大佬们偷听心声后,龙神崽惠成团宠穿成肥王妃,带着空间天天要造反爹妈不要,首富老公把我娶回家宠女巫说她来自星海【西幻】混沌道生诀
爱看读书搜藏榜:勇者队伍里的普通人穿越成废柴,驭万兽,瞳术定乾坤九转归幽地狱病院咒术回战:我成了五条悟的姐姐浅风不及你情深次元:我只是一个路过的赛亚人!骑士君的非凡之路诸天影视莽夫开局欢乐颂开局大宗门,我却意外成了散修太子妃手握空间踏仙路觉醒变异植物系,她在末世横行了毕业了好好爱照进深渊的月亮幽冥之契逆天,影后视后全是我不良人:悟性逆天,震惊不良帅述录抗战雄鹰,开局就抢鬼子战斗机快穿年代:拿下病娇反派生崽崽啦人在娘胎,我邦邦给女帝两拳禁墟迷城国运强不强,全看宴姐浪不浪!诸天修行,从功夫开始爱在梦里等花开少年歌行之不染凡尘遥知殊途神罚圣域:铁子的武神之路离婚当天,慕小姐改嫁前夫死对头君乃天上客穿成妖族太子后,美人师尊日日宠三生瑾瑜男人三十,成功逆袭重回身体后,靠着现代科技鲨疯了斗破:我可以加点修行你我,一别两宽穿书七零,捡个便宜老公宠到底约战里的咸鱼修仙重生之太子妃她是京城首富重生九零好时光NBA:开局一张贾巴尔模板卡死对头他非要做我道侣瑶池长生密诀重回八零:别慌,改造全家致富强蛇蝎宠妃心机深,垂帘听政做太后丑女多娇,世子折腰闪婚甜妻不好惹疯了吧!在惊悚游戏和亡灵搞暧昧我又乖又美,独宠后宫怎么了?女配别演了男主他们有读心术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极品婆婆有空间,我成全家顶梁柱拒不认亲:重生80带全家逆袭豪门仙道霸主古今来回穿,我囤货养孙子暴富诡夜世界,我能看见别人血条年代修仙:我有山海相伴重生独美后,小皇叔跪求名分守护荣耀发现外室子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重生60:我带姐姐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重生后我靠回档封神顶流雪落重生,不负君心拿我当他替身,合约不续你倒追啥?七零娇气包又美又撩,首长他沦陷了妻子的秘密:一位丈夫失忆后的谜情追踪无双毒士:女帝叫我活阎王!王爷,王妃又去皇宫摆摊了民间怪谈之缝尸人太子侍妾种田,我在古代开超市不正经修仙:开局偷听合欢功睡梦与清醒误惹反派世子后NBA:开局拉了,勇士跪求我回归妙法莲华经正青梅未熟重生80:从摆摊开始发家绑定改字系统,疯批男主跪求原谅盛唐奇幻录姐妹先嫁我后嫁,她嫁儿子我嫁爸帝娇太子妃掐指一算,疯批殿下心惊胆战宠妃这职业,必须卷起来生命倒计时,高冷总裁妻子疯狂报复我重生后我手撕绿茶闺蜜重生归来,贵女她不对劲我靠切切切当上太医令重生不当舔狗,校花全家急疯了桃花马上威风凛凛我重生后,哥哥们都真香了七零:真千金断亲后,全家磕头求原谅算命太准轰动全网,国家都盯上了时光与你,情定今生被读心后,我的马甲全掉了买来的禁欲夫君是太子钓系甜妻,贺总自愿咬上钩我在求生游戏里苟到无敌穿越大乾,我靠打猎养活妻女圣祖大帝传奇离婚嫁京圈大佬,前夫一夜白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