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李文浩马不停蹄地为大秦帝国操劳着。
他不仅出谋划策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提高粮食产量。
还积极参与军事战略的制定,帮助秦军训练新兵,提升战斗力。
甚至亲自监督水利工程的建设,确保百姓能免受洪涝灾害之苦。
就在这忙碌而充实的日子里,某天傍晚时分,嬴政突然派人传唤李文浩入宫觐见。
待李文浩匆匆赶到皇宫时,发现嬴政正坐在书房里等着他。
君臣二人相视一笑后,便相对而坐开始促膝长谈起来。
嬴政端起一杯香茗轻抿一口,然后淡淡地开口问道:“仙师啊,不知你可还记得上次提及的那科举制度?”
李文浩稍作思索,随即点头应道:“回陛下,微臣自然记得。
莫非此科举制度如今遇上了什么棘手之事?”
只见嬴政缓缓地将手中茶杯轻轻放回桌上,轻叹一声后说道:“正是如此,仙师所言的科举制度固然精妙绝伦,但如今却面临一大难题——竹简供应严重不足!
要推行这样大规模的人才选拔考试,所需竹简数量甚巨,实在是耗费太多的财力与物力了。”
听到此处,李文浩不禁恍然大悟。
他之前一心想着如何完善科举制度本身,竟忽略了大秦当下并没有纸张可供书写这一现实情况。
在这个时代,读书识字对于大多数普通百姓而言都堪称一种奢望,更别提用竹简来参加科举考试了。
李文浩微微皱起眉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地抬起头来,眼神坚定地看着眼前的皇帝,轻声说道:“陛下,此次确实是微臣考虑得不够周全。
恳请陛下再赐予微臣一日的时间,明日早朝之时,微臣定会将完善的解决方案呈献给陛下。”
话毕,两人便开始闲聊起来,从朝堂之事谈到天下民生,气氛倒也融洽。
不知不觉间,时间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转眼间便来到了第二天清晨。
在此期间,李文浩还瞬间穿越回了现代社会。
他打了电话,让人准备造纸术的图纸,并让其写在竹简上。
就这样,李文浩怀揣着精心准备的竹简,再次穿越回了大秦王朝。
早朝时分,大殿内庄严肃穆,群臣分列两侧。
李文浩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殿内,恭恭敬敬地向皇帝行了一个大礼,然后挺直身子,高声说道:“陛下,微臣经过彻夜未眠的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了解决科举制度所面临难题的良策!”
嬴政闻言,脸上顿时露出了欣喜之色,连忙笑着问道:“哦?仙师快快说来,让朕听听究竟是何妙计。”
李文浩轻咳一声,稍稍整理了一下衣襟,然后小心翼翼地从怀中取出一卷用丝帛包裹着的竹简。
他深吸一口气,双手捧着竹简,恭恭敬敬地向前迈了几步,来到嬴政面前,朗声道:“陛下,微臣今日带来一物,此乃微臣苦思冥想一整晚才想出来的,其名曰‘造纸术’!”
嬴政听闻此言,身躯猛地一震,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好奇。
他连忙坐直身子,迫不及待地挥挥手,高声道:“快快呈上来让朕看看!”
言语之中难掩兴奋之情。
尽管嬴政对这所谓的“造纸术”一无所知,但不知为何,内心深处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期待感,仿佛预感到这将会是一件足以震惊天下的宝物。
侍从们赶忙上前接过李文浩手中的竹简,快步走到嬴政跟前,毕恭毕敬地递了上去。
嬴政急切地伸手接过竹简,展开后仔细端详起来。
然而,那竹简上密密麻麻刻着的文字和图案对于他来说实在太过陌生,一时间竟让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有些摸不着头脑。
见嬴政面露疑惑之色,李文浩不敢怠慢,连忙走上前去,躬身在一旁详细地为其讲解起造纸术的原理、制作方法以及种种优点来。
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将自己所知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讲述给嬴政听。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经过李文浩不厌其烦地反复解说,嬴政终于渐渐明白了其中奥妙。
只见他时而皱眉沉思,时而展颜欢笑,脸上表情变幻不定,显然心中正在快速消化着这些新奇的知识。
终于,在听完李文浩的全部讲解之后,嬴政忍不住仰头大笑起来,声如洪钟:“哈哈哈哈……好一个造纸术!此物当真是精妙绝伦,妙不可言呐!”
笑声回荡在大殿之中,久久不散。
看到嬴政如此满意,李文浩一直紧绷的心弦总算松了下来,长长地舒出一口气。
正当此时,一个清脆悦耳的声音突兀地在他脑海中响起。
“叮——恭喜宿主成功解锁大秦进度 90%,特奖励宿主随机宝箱 x2!”
李文浩只觉心头猛地一颤,满脸惊愕地盯着那系统界面,原本稳定增长至 70%进度条竟然毫无征兆地直接跃升至 90%!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他一时之间有些茫然失措,完全摸不着头脑。
他眉头紧皱,开始苦思冥想起来,试图找出其中缘由。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终于恍然大悟。原来在过去的这整整一个月时间里,他可是一刻都没闲着。
一方面,他亲自投身于大秦军队之中,亲身传授各种精妙绝伦的战略战术以及战斗技巧。
另一方面,他更是巧妙地改变策略,间接推动了大秦粮食产量的大幅提升——全面推广普及了土豆这种神奇的作物种子。
如今细细想来,正是自己所付出的这番努力取得了显着成效,系统方才会如此慷慨大方地一次性给予这般丰厚奖励。
然而,此时李文浩心中却又不禁暗自揣测:“难道说剩下的那 10%与北方的匈奴有关不成?”
倒也怪不得李文浩会有此想法,毕竟身处这个时代,放眼整个西方世界,无论其兵器之精良程度还是战术运用水平皆难以与强大的大秦相提并论。
唯有那北方匈奴一族,凭借着他们精湛的骑术和灵活多变的作战风格,常常能够在战场上如鱼得水。
尤其是一旦遭遇强敌,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策马狂奔、迅速撤离战场,简直就如同滑不溜秋的泥鳅一般令人束手无策。
要知道,广袤无垠的草原一直以来都是匈奴人纵横驰骋的领域,可以说那就是他们的天下。
想要将匈奴彻底铲除谈何容易?
除非能够做到一举歼灭、一网打尽,否则无论如何都难以将其赶尽杀绝。
且不说这片草原幅员辽阔,面积之大超乎想象,即便是倾尽全力去围剿,也难免会有那么几个漏网之鱼的部落侥幸逃脱。
而这些残存下来的部落只要稍加喘息之机,经过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休养生息之后,必然又会发展壮大,再度掀起腥风血雨,卷土重来。
所以啊,匈奴就如同野草一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杀是永远杀不完的。
即便强大如大秦帝国的铁骑,真的能够攻破匈奴的防线,成功占领那片茫茫草原,其实也是无济于事的。
况且,现在的大秦也仅仅只是能抵御匈奴的入侵,而没有能力去攻打回去。
原因很简单,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实在太过恶劣,气候寒冷干燥,土地贫瘠,根本不适宜大规模地种植粮食作物。
这样一来,驻守在前线的军队很快便会面临粮食短缺的困境。
一旦粮草供应出现问题,军心势必大乱,最终只能无奈地选择班师回朝。
等到秦军撤离之后,那些匈奴人自然而然又会重新占据草原,继续过着他们游牧狩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