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龙他们一些年轻人对新事物接受能力比较强,对自家的新房子还是很喜欢的,主要是干净。不像自己过去住的老房子,红胶泥和着麦秸秆打的墙面,动不动就掉灰,地面也是土,扫地都不敢用力,动作稍微大点就是满屋子烟尘灰土。
张家人口还是不少的,两个小木屋确实是比较拥挤,李昊又带着张父张母去活动室看了看。这里平时晚上也没人住,在这里过渡一下,将就一段时间等天气转暖再盖一栋木屋,到时候再搬出去就行。
张父张母一听这里是大家平时休闲娱乐的地方,拒绝了李昊的好心提议。他们可以和孙子孙女挤一挤,只需要李昊另外给他们找来两张床就可以了。
屯子里不是那么缺床,二莽子家有一间李昊偶尔会住的房间,里面就放了一张大床,李昊让人搬了过来。森林可不缺木材,大不了李昊让周家人再做一张,这对会木匠活的周家人就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安排好张家人的住处后,支书老彭和李昊领着他们去了周家蹭饭。
周家老爷子居住的最大那个院子里,大人小孩儿一片欢声笑语。周家众人已经摆放好了桌椅板凳,几个儿媳妇领着几个大孩子正在端菜盛饭,见李昊领着张家人过来,周老爷子连忙邀请众人就坐,准备开饭。
张家众人一开始并不知道这满屋子都是一大家子,还以为全屯子的人都过来了。当支书介绍他们都是周家人时,张家老两口羡慕坏了。这个年代的很多老人们最喜欢当大家长,都讲究多子多福,认为人丁兴旺是有福气的表现,哪像后世一大家子就一个宝贝疙瘩,娇惯的不行。
周家几个儿媳妇很能干,短短一会儿时间就整了几个硬菜。一个狍子肉锅子,放在泥火盆上咕嘟咕嘟的冒着泡,一个油炸花生米,上面均匀的撒着盐粒,一个羊肉炖萝卜,汤白味美,鲜香扑鼻,一个酸菜烩野猪肉,酸香浓郁。还有四个搭配的小凉菜,把桌子上摆放的满满登登的。
周家老五周小庭给能喝酒的挨个斟满酒,周老爷子作为主人和长辈提了一杯,大家就开始正式开席了。
女同志和年龄小点的孩子单独坐了两桌,还有些孩子捞不着座位,就站在自己母亲或是哥哥姐姐身边吃。
李昊早上就没吃饭,这会儿都已经是下午了,能不饿吗?顾不得喝酒聊天,筷子都快挥舞出残影了,让支书老彭一阵头大。哪有不先招呼客人,自己埋头猛吃的?饿死鬼投胎啊?
好在老彭不愧是热情的东北汉子,一边引导话题,一边和张家老爷子连连碰杯,没一会儿,众人就熟络的唠开了。
他们这一桌不算什么,女同志和小孩子们的那两桌才叫热闹呢!毕竟小孩子们想要成为朋友只需要几句话的功夫,这会儿都开始商量着一会儿去哪里玩了。
明天就是腊月二十三,北方的农历小年,如今学生们都已经放假了,都想趁着考试成绩没出来赶快野两天,免得成绩不理想被大人教训后,玩都玩的不痛快。明年他们就要全部集中到老屯子那里上学了,吃住都在学校,一周回家一天。
吃饱喝足以后李昊、老彭和周家几个壮劳力去帮忙给张家搬东西以及布置布置屋里。床和炉子需要收拾利索,还得去仓库领取一些生活用品和粮食蔬菜,包括运一些取暖做饭要用到的木材,杂七杂八的东西有很多。搬过东西后还不算结束,还得教会他们怎么使用炉子,怎么穿衣戴帽等等能更好的在这寒冷环境里生存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不过这不是一时半会能学得完的,只能亲自在这儿生活一段时间,才能掌握各种生存生活技能。二愣子一家如今在支书的安排下住在新二屯子,就是为了带领大家更好的适应环境。一直待到晚上,李昊这才和支书老彭一人赶着一辆爬犁,踏上了回老屯子的路。
第二天一早,李昊被张小娟早早的喊醒,不让他睡懒觉。今天是小年,又称小年下、小年节,这天主要是送灶神上天汇报工作,称为祭灶或是送灶。所以今天尤其是不能睡懒觉,总要做做表面工作让灶王爷看的过眼。而且一会儿乡亲们就要来杂物房拿东西了,李昊作为一家之主还在光着屁股睡觉显得不好。
李昊无奈之下只能从温暖的床上爬起来,只是依然不想睁眼,裹着个薄羽绒窝在铺着厚厚毛皮的躺椅里一摇一摇的打瞌睡。
小孩子们很兴奋,每年这个时候李昊都会准备很多不同地区的糖果,有关东芝麻糖、糖瓜、麻糖、红薯糖球、粘糕等等等等,祭灶之后就便宜了他们这些小孩子。
祭灶跟一个传说有关:因为老百姓每家每户都有一个炉灶,因此玉皇大帝派驻一位灶神,来监督、考察每家每户这一年的所作所为。于是到了小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见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年每家的善恶,让玉皇大帝来赏罚。
所以老百姓祭灶时,要用火把关东糖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或者供些酒水让灶王爷喝醉,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了。
除了祭灶以外,今天大家还会扫尘和包饺子以及剪窗花。这时候就体现出家里房子大的坏处了,张小娟把一个新笤帚绑在一个杆子上,举着打扫房顶和墙角的蜘蛛网,然后又拿着鸡毛掸子和抹布擦窗户、擦家具,忙的满脸是汗。
李昊被吵得睡不着了,于是也过来帮忙,两人配合着打扫了好一会儿,连几个卧室也没打扫完,就别提面积最大的客厅和东屋西屋和厨房等其他地方了。
李昊一看这样下去一直到晚上也干不完,于是果断开始摇人,不仅把几个知青老师拉了过来,就连一些孩子也被他的好吃的收买了,嗷嗷叫着要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