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先生说的有理,我们不可因小事而失了风度。”曹丕微微点头,语气略微缓和。
“是,顾先生言之有理。”曹植虽然心有不甘,但也不得不赞同。
顾泽见两人暂时平息了怒气,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
他转身朝丞相府走去,心中却在迅速地盘算着如何帮助曹操平衡各方势力。
曹操的老谋深算,他早有耳闻,但亲眼见到,还是让他感到由衷的敬佩。
丞相府内,曹操端坐在主位上,看着门外的动静,嘴角露出了淡淡的笑意。
他短暂的平静点头赞许,心中已经盘算好了应对之策。
曹操的目光扫过顾泽,语气沉稳而睿智:
“顾泽,看来你不仅在军事上有过人之处,政治上的手腕也不容小觑啊。”
顾泽心中一凛,连忙拱手道:“丞相过奖了,末将只是尽己所能,不敢有丝毫怠慢。”
曹操点了点头,目光深邃,“你好好休息,明日我们再议国事。”
顾泽躬身退出丞相府,心中愈发坚定。
他知道,这场政治的博弈才刚刚开始,而他,将在这片纷争的舞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
渠水潺潺,映照着冬日暖阳,波光粼粼,如同顾泽此刻闪耀的心情。
他策马巡视着田间地头,新修的水渠如同一条条银色的丝带,将生命之源输送到每一寸土地。
麦苗青翠欲滴,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他致谢。
顾泽俯身,用手轻轻抚摸着嫩绿的麦苗,感受着泥土的芬芳,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感。
“丞相的信任,百姓的期盼,我顾泽定不负众望!”他抬头望向远方,目光坚定而自信。
回到丞相府,曹操正站在书房的窗前,眺望着远处的田野。
他听到顾泽的脚步声,缓缓转过身,脸上带着一丝欣慰的笑容。
“顾泽,你做得很好。”曹操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丝赞赏,“短短数月,许昌周边便焕然一新,百姓安居乐业,这都是你的功劳。”
“丞相过誉了,这都是丞相的英明领导,末将只是尽绵薄之力。”顾泽谦逊地拱手,心中却涌起一股自豪之情。
他知道,自己正在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抱负,为这个国家,为这个时代,贡献自己的力量。
曹操走到桌案前,拿起一卷地图,缓缓展开。
地图上,是大汉十三州的疆域,如今,大部分都已落入他人之手。
曹操指着地图,语气沉重地说道:“如今大汉江山破碎,百姓流离失所,我心甚痛。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重振大汉雄风,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顾泽看着地图上残破的山河,心中也涌起一股悲凉之感。
但他很快调整好情绪,目光坚定地说道:“丞相放心,末将愿追随丞相左右,为大汉中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曹操看着顾泽,他知道,顾泽是一个有能力、有抱负的年轻人
“顾泽,你明日便启程前往许昌,深入了解当地的情况,为我日后制定政策提供参考。”曹操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命令。
顾泽心中一凛他拱手领命:“末将遵命!”
夜深人静,顾泽站在窗前,眺望着远方的夜空。
繁星点点,如同他心中的希望,闪耀着光芒。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拿起桌上的地图,目光落在了许昌的位置上。
“许昌……”他低声喃喃,”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宁静。
顾泽心中一紧,快步走到门口,打开房门。
门外站着一个身穿黑衣的男子,脸上带着一丝焦急的神色。
“顾先生,丞相有急事召见!”
顾泽心中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夜风裹挟着初秋的凉意,吹拂着顾泽的衣袍。
他策马立于许昌城门外,这座魏国的都城,在战火的洗礼后,依旧散发着一股饱经沧桑的威严。
抬头望去,高耸的城墙如同沉默的巨人,俯瞰着来往的行人。
顾泽眉头微蹙,他能感受到这座城市表面繁华之下暗流涌动。
街道上,衣衫褴褛的流民与锦衣华服的贵族擦肩而过,形成鲜明的对比。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腐朽的气味,夹杂着一丝淡淡的脂粉香,那是权贵们挥霍无度的气息。
进城后,顾泽没有急于拜会官员,而是乔装打扮,深入市井。
他走街串巷,听取百姓的抱怨,观察他们的生活,心中越发凝重。
曹操虽然以雄才大略着称,但在地方治理上却远不如他的军事才能那般出众,百姓的生活依旧困苦,贪腐现象也屡见不鲜。
而朝堂之上,曹氏子弟争权夺利的传言亦甚嚣尘上,这让顾泽对魏国的未来感到一丝担忧。
次日,顾泽在驿馆接到了来自曹丕的邀请。
他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知道这所谓的“宴请”怕是鸿门宴。
宴席设在曹丕的府邸,亭台楼阁,雕梁画栋,极尽奢华。
顾泽缓步进入,只见曹丕早已端坐于主位,脸上挂着一丝虚假的笑意。
他身旁还坐着另一位曹操的公子——曹植,神情淡漠,仿佛一切都与他无关。
“顾先生大驾光临,真是让鄙府蓬荜生辉啊。”曹丕皮笑肉不笑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加掩饰的轻蔑。
他上下打量着顾泽,似乎在审视着一个不速之客。
顾泽拱手行礼,语气不卑不亢:“曹公子客气了,顾某不过是奉丞相之命,前来许昌了解民情罢了。”
曹丕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阴霾,他放下酒杯,语气陡然一冷:“听闻顾先生深得父亲器重,不知先生有何高见,能为我魏国开疆扩土?”
他看似询问,实则暗藏机锋,试图用“开疆扩土”这样的大帽子来压制顾泽。
他早已将顾泽视作威胁,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年轻谋士,夺走了本该属于他的关注。
顾泽目光如炬,他没有丝毫退缩,直视着曹丕的眼睛,感受到曹丕眼底的敌意,一瞬间,一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笼罩着他。
他能感觉到,一场隐形的较量,已经开始。
“公子谬赞,泽不过是一介书生,不敢妄谈国事,倒是这许昌的水利,泽颇有兴趣一观。”顾泽不慌不忙的回答,他并没有直接接招,而是巧妙的转移话题,将视线投向了远处的庭院。
空气仿佛凝结了一般,曹丕脸色微微一变,他没有料到顾泽竟然如此狡猾,根本不给他借题发挥的机会。
他深深地看了顾泽一眼,眼底的阴沉之色更浓。
“既然如此,明日不如由我陪同顾先生前往视察,也好让先生领略我许昌风光?”曹丕语气中带着一丝威胁的意味。
顾泽心中暗笑,他知道曹丕这是要给他一个下马威。
他并未惧怕,而是缓缓地站起身来,对着曹丕微微颔首,动作优雅而从容。
“如此,便有劳曹公子了。”顾泽的语气依旧平稳,他能感受到曹丕眼中燃烧的怒火。
顾泽心中清明如镜,曹丕这番话,看似邀约,实则暗藏杀机。
他借视察水利之名,无非是想在熟悉的地盘上给他一个难堪,甚至借机发难。
他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对方的小心思,在他眼中一览无余。
“曹公子盛情,顾某自当从命。”顾泽朗声应下,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
他目光扫过一旁沉默的曹植,只见对方眼神如鹰隼般锐利,正仔细地打量着自己,其中夹杂着一丝审视与探究。
顾泽知道,这位曹操的另一个儿子,同样对他抱有强烈的敌意。
宴席间,丝竹之声渐起,舞姬们翩翩起舞,但顾泽的注意力却始终集中在曹丕和曹植身上。
曹丕不时举杯,看似热情,实则句句带刺,无非是想试探他的底细。
而曹植则一直沉默不语,仿佛一尊雕塑,目光深邃,让人难以捉摸。
顾泽明白,这两人都是心机深沉之辈,必须小心应对。
酒过三巡,曹丕见顾泽始终不肯上钩,心中有些焦躁。
他放下酒杯,试探性地问道:“听闻顾先生精通水利,不知对这许昌的水渠,有何看法?”
顾泽心中冷笑,知道对方终于忍不住要出手了。
他慢条斯理地放下酒杯,目光在厅堂内环视一圈,最终停留在曹植身上,语气温和而自信:“公子谬赞,泽不过略懂皮毛罢了,不过这许昌的水利,确实有些不足之处,明日一观,或许能有些许拙见。”
曹植闻言,
顾泽知道,曹植这是要跟他正面较量了,他心中反而升起一丝兴奋,他喜欢这种势均力敌的较量,能让他更加的感到酣畅淋漓。
他嘴角微微上扬,看向曹植,”
曹植冷哼一声,并没有继续追问,他放下酒杯,目光锐利如刀,紧紧的盯着顾泽。
整个大厅的气氛,瞬间变得剑拔弩张。
“明日,顾先生可不要让我失望。”曹植突然说道,语气中充满了竞争的意味。
顾泽看着曹植,眼神中带着一丝玩味,嘴角微微上扬,吐出两个字:“自然。”
翌日清晨,阳光洒在许昌城外蜿蜒的护城河上,波光粼粼。
顾泽与曹丕、曹植一行人策马来到城外一处水渠。
水渠年久失修,渠壁多处坍塌,河水浑浊不堪,散发着阵阵腥臭。
百姓们在干涸的田地里焦急地徘徊,愁眉不展。
曹丕指着这残破的水渠,故作惋惜道:“唉,这水渠年久失修,如今竟成这般模样,真是可惜了。”他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似乎在等着顾泽出丑。
顾泽并未理会曹丕的阴阳怪气,而是翻身下马,径直走向水渠,仔细观察起来。
他伸手触摸渠壁,感受着粗糙的质感,又掬起一捧浑浊的河水,放在鼻尖嗅了嗅,一股刺鼻的腥臭味扑面而来。
“这水渠淤积严重,水流不畅,难怪田地干涸。”顾泽语气平静,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所在。
曹植在一旁冷笑道:“顾先生好眼力,但这水渠年久失修,想要修复谈何容易?不知先生有何妙计?”他语气中带着一丝挑衅,似乎认定了顾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顾泽转头看向曹植,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
“修复水渠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疏通淤泥,提高水流效率。”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周围的环境,最终停留在远处的一座小山丘上。
“公子请看,那山丘土质疏松,正是疏浚水渠的良材。”
曹植闻言,脸色微变,他没想到顾泽竟然如此敏锐,一眼就看出了关键所在。
那座小山丘正是他名下的一处产业,若是用来疏浚水渠,势必会造成一定的损失。
顾泽看出曹植的犹豫,心中暗笑,他继续说道:“只需将山丘之土填入水渠底部,垫高河床,再将两侧渠壁加固,便可事功告成。”他语气平淡,却充满了自信,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曹植脸色阴晴不定,他没想到顾泽竟然如此胸有成竹,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反驳。
“妙计!真是妙计!”曹丕在一旁鼓掌叫好,他虽然不喜欢顾泽,但也不得不承认,顾泽的计策确实可行。
“顾先生果然大才,我等佩服!”
曹植虽然心中不悦,但也无法反驳顾泽的计策,只能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附和道:“顾先生果然高明。”
顾泽看着曹植脸上不自然的笑容,心中暗笑。
他知道,这场较量,他已经赢了。
望着眼前的残破水渠,顾泽心中思绪万千。
这场看似简单的水利之争,实则暗藏着曹氏兄弟间的权力斗争。
他意识到,若任由这种内部斗争恶化下去,势必会危及曹操的统治,甚至会影响到大汉王朝的未来。
他眼神逐渐坚定,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有所作为。
“两位公子,这只是开始……”顾泽语气低沉,目光深邃,意味深长。
顾泽的计策如同一阵清风,吹散了许昌连日来的阴霾。
他并未被曹丕的刁难和曹植的挑衅所动摇,反而凭借过人的智慧和远见,赢得了曹操的信任与赏识。
曹操听闻此事,龙颜大悦,在朝堂之上当众夸赞顾泽:“顾泽真乃国士也!不仅能破敌于疆场,亦能兴利于内政,实为朕之肱骨!” 言语间毫不掩饰对顾泽的欣赏与器重。
他当即下令,拨出专款,全力支持顾泽兴修水利。
得了曹操的尚方宝剑,顾泽如虎添翼,立刻着手兴修水利之事。
他亲自勘察地形,规划水渠走向,详细到每一块石料的选取,每一处堤坝的加固。
他废寝忘食,每日奔波于田间地头,与百姓同甘共苦,用行动赢得了百姓的爱戴。
烈日炙烤着大地,顾泽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浸透,但他依然精神抖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