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不周走看着那些高中教材里的内容入迷,忽然感应到有人在呼唤,即时合上课本退出星芒界。
打开宿舍门看到有两个女生站在门口,其中一位似曾相识。
“楼下有个人找你,说是叫你去唱歌。”小穆眼泛金光,一脸痴迷地望着李不周说道。
“谢谢你!”
“不用客气,你那个老乡说了,让我们找到你,然后他请我们一起去唱歌玩。”
“那走吧,还等什么,晚了就没位了。”李不周催促道。
两个女生如同孩子似的蹦蹦跳跳地就下楼了。
那个年代的人特别单纯,他们的心如同水晶般透明,没有丝毫杂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是建立在利益之上,而是出于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他们遵从本心,率性而为,从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那时的人们坦诚相待,以真心换真心。他们会因为喜欢一个人而毫不犹豫地表达出来,也会因为讨厌一个人而直接表明态度。他们不会因为对方的身份、地位或财富而改变自己的看法,只凭感觉行事。这种纯粹的人际交往让人感到无比温暖和舒适。
那个年代的人们活得真实自在,没有虚伪与做作。他们的笑容发自内心,悲伤也毫不掩饰。他们敢于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这样的生活方式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幸福和满足感。
李不周下来看到楼梯口处一大群人在等着他,他一脸懵逼疑惑?除了刚刚上去叫他的那两个人,这里的人他就只认识詹小琼了。
老同学见到李不周下来,如释重负般过来挽着他的肩膀说道:“阿明说请唱歌,已经在等着了,他说叫几个厂妹一起过去助兴,我正愁着呢,我们厂可都是和尚啊,上哪找厂妹去,没想到啊,我在你楼下一提你的名字,就有这么多妹子。你小子人缘不错啊!”
“那现在这个怎么搞,都一起过去吗?”李不周问。
“愿意去的就都过去吧,相信阿明会高兴的。”
“美女们,走喽。”老同学招呼道。
“愿意去一起玩的就走吧,全凭自愿绝不强求啊。”李不周也说道。
最终,有一半过的人一起过去了。
工业区的商业街开着一些杂货铺和副食店以及汤粉店。
每家店铺的门口都摆放着一个铁柜,铁柜里面放置着一台电视机、影碟机、功放机和音响设备。
铁柜的外门向上开启用撑杆撑住,既能防雨又不影响电视机前的人观看影视内容。
每到傍晚时分,店家就都准时把铁柜门打开,开始播放着音乐。在电视机前摆上三四张方便收纳的活动桌子和塑料凳。桌子上放一本歌曲曲目表,一沓空白纸和一支笔。然后就是尽等着客人上门来点歌吼唱,发泄发泄内心深处的情绪了。一元钱点一首歌来唱,这绝对是最暴利行业。
……
李不周一群人到来的时候,阿明等人早已经开唱得不亦乐乎了。
这个阿明其实也是李不周的同学,只是刚读到小学六年级,他就趁着开学拿着家里给他交到学校的学杂费独自跑了出来打工,混了几年,终于时来运转,混到了一个包工头,手下有一些人跟着他做事,每年也能赚上些钱。
“小盛,小周你们来了,快来坐。”阿明上来招呼道。
“阿明,这些美女都是小周他们厂的,还是小周的面子大啊,他一开口就有这么多人跟着一起来了,你可要好好招待,让她们唱得尽兴啊!”老同学小盛对阿明说道。
“一定一定。来来来,美女们来这边坐。老板,加些凳子。”阿明听了小盛的说辞后,脸上立刻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热情地招呼着那些美女们过来坐下,并转头向店主喊道:“老板,麻烦再加几张凳子啊!”随着阿明的呼喊,店主连忙应和着,迅速从店里搬出了几把凳子放在桌旁。
这些美女们没有迅速入座,而是等李不周坐下了这才纷纷走过去围着坐下,她们优雅地整理着自己的头发,姿态婀娜多姿风情万种。一时间,整个场面变得热闹起来,充满了欢声笑语。
阿明向老板说来几斤炒花生和瓜子,再给每个人上一瓶饮料维维豆奶。老板爽快的答应着,不一会食物和饮料就全上来了。
有些人对着吸管喝起饮料,而有些人则是迫不及待的翻看着曲目表,拿笔在空白便笺纸上写下想要唱的歌曲名称交给老板点歌。
小盛问李不周,想唱什么歌他帮着写。李不周思索了一下接着报出三首歌名。小盛迅速的写下递给老板。
李不周看着周围热闹的氛围,心中不禁感慨。他注意到坐在一旁的詹小琼,微笑着向她打了个招呼。
随着音乐声缓缓响起,一位身材婀娜、面容姣好的美女轻盈地走上前拿起话筒,用甜美的声音唱起了一首当下热门的流行歌曲。几首歌过后,终于轮到了李不周点的歌曲。只见他面带微笑,步伐稳健地走上前去,拿起放在桌面上的话筒,随即开口唱出了一首经典的粤语歌曲。
他的嗓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魅力。每一个音符都被他完美演绎,使得整首歌曲充满了情感和力量。众人听得如痴如醉,沉浸在这美妙的旋律之中。
一曲终了,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大家都对李不周的演唱给予了高度评价,惊叹于他竟然还会唱如此地道的粤语歌曲。这份语言天赋实在是难得一见。
更令人惊喜的是接下来又来了一曲,李不周的歌声悠扬动听,仿佛能穿透人的灵魂。他的演唱技巧娴熟,感情真挚,让人不禁为之动容。在场的观众们纷纷鼓掌喝彩,毫不吝啬地表达着自己对他的喜爱之情。
在这欢乐的氛围中,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夜色已深,大家陆续离开了商业街。
阿明这时提议请大家一起宵夜,大家明确表示太晚了就不去了,而詹小琼身边的那个女孩却是满脸兴奋,似乎还没尽兴,想要再延续欢乐的时光。
李不周注意到,刚才大伙们都在唱歌,而她和阿明两个人却是聊得火热,似乎是王八看绿豆——看对眼了。他和詹小琼相视一笑,詹小琼似乎也明白了他的意思,松开那个女孩的手挪动身子来到李不周身边。
李不周和詹小琼走在最后,边走边聊。
“今天真的很开心,谢谢你邀请我来。”詹小琼笑着说,她完全忘记了,压根就不是李不周邀请的,而是李不周的老同学小盛找不到李不周,情急之下夸下的海口。
“别客气,下次有机会再一起玩吧。”李不周回应道。
两人一起爬楼梯上到七楼这才告别,八楼以上就是女员工的宿舍和领导干部的家属楼了。李不周目送着她在楼梯上转弯消失了身影才独自走着回宿舍,心中思绪万千。这段时光让他感受到了久违的轻松和快乐,也让他对未来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期待。
……
“那个畜牲都出去那么久了,也没见有封信寄回来,难不成已经死在外面了?”
玉米地里,李佳启和妻子杜咏梅一边薅着地里的杂草,一边闲聊着,李佳启愤愤的说道。
“能怪谁?当初信誓旦旦的说砸锅卖铁也缴他上中专或者是师范,后来你是怎么做的?他不恨你才怪了呢。他辛辛苦苦砍回来的柴我们却把它卖了,有些事情我们确实做得太过了。”杜咏梅反思道。“老大能读,考得起的你不想办法,老二整天留级,现在老三都上初中了,他还是五年级可你就是不放弃,就那么看中老二能给你养老吗?手心手背都是肉,你怎就那么偏心?”
“哼,过什么过?我养他大没饿死他,还让他上完了初中,花了那么多精力,卖他几千斤柴算什么?那是提前收回来一点回报,是他该回报我的。”李佳启听话只听一半,完全没有听到妻子后面的才是重点。
“该回报你的?那我问你,你母亲让你上了高中,你又是如何回报你母亲的?你母的要求过你回报吗?”杜咏梅的声音带着一丝严厉和质问,仿佛一把利剑直刺人心。她的眼神紧紧盯着李佳启,让人无法逃避。
杜咏梅虽然说书没有李佳启读得多,但她的思维却高出李佳启许多。
李佳启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击中,一时间愣住了,不知如何回答。他的嘴唇微微颤抖着,想要说些什么,但却发现自己找不到合适的言辞。他的脑海中闪过无数个念头,却都无法组织成一句完整的话。
沉默片刻后,李佳启终于低下了头,不再敢与杜咏梅对视。他心中充满了愧疚和自责,意识到自己对母亲的付出远远不够。他想起了母亲辛苦工作供他上学的日子,想起了母亲对他的关爱和期望,而自己却从未真正懂得感恩和回报。
而且,当我面对我的孩子们时,我总是开口闭口地谈论他们对我的回报。都说“嫩笋高于竹”,意思是孩子应该比父母更有出息。然而,我的母亲虽然是一个文盲,但她却竭尽全力让我成为一名高中生。相比之下,我作为一个高中生,却满足于我的孩子们的学历比我低,这样才能显示出我比他们更强、更厉害。这种想法真的很荒谬!
李佳启默默地拿起工具,开始继续干活。他的动作变得更加卖力,似乎想用实际行动来弥补自己的过错。他知道,再多的言语也比不上一份真挚的行动。此刻,他只想通过努力工作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歉意和决心。
杜咏梅看着李佳启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欣慰之情。她明白,有时候一个尖锐的问题能够触动人心,让人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希望这次经历能让李佳启深刻反思,学会珍惜和回报他人的恩情。
可是,杜咏梅她可以用各种方式来刺激丈夫,让他变得更好。然而,她却无法看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和错误。
若不是她一次次的以死相逼打击和阻断了丈夫的奋发图强的创业尝试,这个家今天何至于如此。
或许这就是人性的一种弱点吧,我们总是更容易看到别人的不足,而忽视了自己的缺陷。
接下来的日子里,杜咏梅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寻找儿子这件事情上面。每一个赶集日,她都会迫不及待地走上街头,四处打听着关于儿子的消息。
她还记得曾经与儿子关系较好的那几个孩子,于是她挨家挨户地去找这些孩子的家长,希望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线索。
“请问你们知道我家不周过年的时候有没有来过你们家吗?”杜咏梅焦急地问道。
有的家长会摇摇头,表示并不知情;有的则会热心地告诉她自己所了解的情况,但往往都是些模糊不清的信息。
杜咏梅并没有放弃,她继续向其他家长打听,询问他们是否知道李不周和哪些人商量过年后出去打工的事情,以及具体去了哪个城市。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仍然没有得到任何确切的答案。尽管如此,杜咏梅始终坚信,只要不放弃,总有一天能够找到儿子的下落。
她也曾质问过儿的李不满和女儿李不秀是不是知道哥哥的去向?是不是刻意隐瞒了什么?兄妹俩都摇头表示不知道。
李不秀嗫嚅着,好半天才透露出来唯一有用的信息:“大哥……过年前给过我一百块钱,让我留着应急。他说女孩子长大了,需要买些私密物品……”她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近于无,“他说年后要出去打工,可是现在都过去几个月了,他一点消息都没有,我担心他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李不秀说到这里,眼眶微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杜咏梅见实在问不出些什么,只得作罢。
她经常进到李不周住过的那间房间,坐在床沿上发呆,回想着李不周从小到大的点点滴滴。把床上的被子床单等拆了又叠叠了又拆。
以前,她们夫妻俩总是偷偷溜进李不周的房间,偷看他的日记,偷看他写的文章,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了解儿子,可是现在,儿子不声不响的就偷偷跑出去了杳无音讯,他是厌倦了这个家了吗?他是真的不准备再回这个家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