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时光荏苒,转眼到了乡试的时间。
深秋的早晨,赵府庭院中秋风萧瑟,金黄的落叶铺满青石地面,给整座府邸增添了一丝肃穆的气氛。李青云一袭简朴的长衫,站在堂前与赵父赵母告别。
赵母双手攥着李青云的行囊,眼圈微红:“青云,这次乡试是大事,你一定要稳住心神,别太过紧张。”
赵父则拍了拍李青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青云,你这些年苦读,我都看在眼里。考场虽凶险,但你志向坚定,莫要被外物所扰。我们等你的好消息。”
李青云郑重地拱手行礼:“伯父伯母放心,青云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期望。”
离开赵府前,李青云独自来到后院,见到正摘下院中枣树枝头红枣的宋怀玉。她看见李青云,连忙将手中的篮子放下,走上前说道:“青云,我已经让厨房准备了一些干粮,路上记得按时吃饭,不要饿着自己。”
李青云笑了笑:“怀玉,你总是这么细心。谢谢你。”
宋怀玉低下头,轻声说道:“青云,这次去省城,压力一定很大。但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会支持你。只要你尽力了,就问心无愧。”
李青云看着她清澈的眼睛,郑重地点头:“怀玉,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等我回来,我们再一起商量未来。”
宋怀玉将一块香囊递给他:“这是我亲手做的,希望能给你带来好运。”
李青云接过香囊,放在胸前,目光坚定:“我一定会全力以赴。”
李青云告别赵府后,来到村中的徐子谦书院。书案前,徐子谦正翻阅着一卷古籍,看到李青云到来,放下书卷,神情中多了几分欣慰。
“先生,学生今日启程赴省城参加乡试,特来辞别。”李青云恭敬地拱手行礼。
徐子谦转过身,目光中带着欣慰:“青云,你这些年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这次乡试,不仅是对你学问的考验,也是对你心性的磨砺。记住,无论成败,问心无愧即可。”
李青云郑重点头:“学生谨记先生教诲。”
徐子谦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本小册子递给他:“这是为师平日整理的诗赋心得,你路上看看,或许会有些帮助。”
李青云接过册子,郑重道谢:“多谢先生厚爱,学生必将不负所望。”
“青云,你的学问已有大成,此次乡试,必能一展所学。不过,考场如战场,文不比剑,更需稳扎稳打。”徐子谦缓缓说道。
李青云恭敬地行礼:“先生教诲,学生谨记。”
徐子谦顿了顿,又说道:“但要记住,功名并非一切。无论结果如何,都不要忘了初衷。”
李青云心中一震,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学生绝不会忘记报国为民的志向。”
从书院离开,李青云来到山上的茅屋,周凌风正在院中修剪枯枝。他抬眼看见李青云,停下手中的动作,略带感慨地说道:“青云,这一去省城,或许会见识到许多权谋与尔虞我诈。记住,不管外界如何风云变幻,你要守住心中的那把剑。”
李青云点头:“师父,我一定不负您的教诲。”
周凌风笑了笑,语气中多了几分轻松:“好好应试。回来后,我再看你的剑术有没有进步。”
“师兄,谢谢你的鼓励。我们一起努力,改变这腐败的世道。”李青云答道,语气中满是坚定。
薛逸风站在一旁,拍拍李青云的肩膀,半开玩笑地说道:“师弟,这次乡试,你志在必得。我相信,不久后你定能大展宏图。”
李青云笑了:“师兄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周凌风打断两人的调侃,递给李青云一个小包裹:“里面是几瓶药粉,旅途难免有磕碰受伤,用得上。”
李青云接过,感激地说道:“师父,师兄,学生定不负教诲。”
周凌风点点头,语重心长地说道:“去吧,记住,无论身在何处,保持本心。”
山路间,秋风送来阵阵凉意,树叶在地上沙沙作响。李青云带着行囊,缓步下山,回头看了一眼站在茅屋门口的师父与师兄,目光中满是感激。
“这一去,是为了功名,更是为了将来。” 他在心中默默发誓。
再次来到省城,李青云找到了一家名为“德兴居”的客栈住下。这家客栈虽不奢华,但干净整洁,主要接待来应试的士子。店家为人热情,见李青云背负书箱,一身书生气,便热情招呼:“公子可是来赶乡试的?这间客房刚打扫过,您看看可满意?”
李青云环顾四周,满意地点点头:“这房间甚好,就住下了。”
安顿好后,他刚放下书箱,门外响起了敲门声。一名年轻人探头进来,笑着说道:“兄台,可否打扰?”
李青云抬头,见来人年纪与自己相仿,身穿青衫,眉目间透着一股机灵劲儿。他连忙起身拱手:“兄台请进。”
来人走进房间,自我介绍道:“在下苏文志,来此赴考。听掌柜说,隔壁住了一位才俊,特来结识一番。”
李青云笑了笑,回礼道:“在下赵青云,来自江南一隅,幸会。”
两人正聊得投机,又有一人敲门进来。此人身材高大,面容刚毅,略带腼腆:“两位兄台,在下王廷山,听得书声,冒昧来此相识,还望见谅。”
李青云与苏文志连忙起身相迎。三人寒暄几句后,坐下畅谈,渐渐发现彼此志趣相投,话题越发投机。
苏文志话语间带着几分风趣:“这次乡试听闻题目严苛,不知二位兄台准备得如何?”
王廷山直言不讳:“在下倒是准备了几年,可这次科场考的不只是才学,还有运气,谁能保证自己考中呢?”
李青云点点头:“确实如此。不过不论结果如何,尽力而为便好。我们有缘在此相识,也算是一场机缘。”
三人彼此介绍了自己的经历。苏文志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是个教书先生,对他寄予厚望;王廷山则家境清贫,幼时靠亲戚资助才得以读书,这次乡试是他的第三次尝试。
苏文志笑着打趣道:“王兄倒是比我们有经验,得空可要多多指点。”
王廷山摆摆手:“哪敢妄谈指点,我们互相切磋便是。”
苏文志叹道:“天下士子数不胜数,然而能为百姓办实事者寥寥。二位以为,当今世道为何如此?”
王廷山皱眉,低声道:“还不是因朝廷腐败、官吏贪墨。考中又如何,怕是连县衙的事情都难以开展。”
李青云沉思片刻,回答道:“朝廷虽腐,但仍有明主贤臣。我们虽为草芥,却不可因此妄自菲薄。能为百姓谋一寸之福,便是读书的意义。”
苏文志闻言,眼中多了一分敬佩:“赵兄此言甚好。我辈读书人,当为百姓立命,而非只为功名。”
王廷山点头:“赵兄所言,正是我所思。”
三人谈到深夜,越聊越是投机,临别时约定,乡试结束后再聚共谈结果。
考试的第一日,天未亮,李青云便被客栈的敲门声唤醒。掌柜在门外喊道:“赵公子,今日乡试首场,该早些动身了。”
李青云翻身坐起,心中微微紧张。他简单洗漱,整理好文具和干粮后,背上书箱出了门。清晨的街道被灯笼映得朦胧,已能见到许多士子朝贡院方向涌去。他与苏文志、王廷山汇合后,一同赶往考场。
贡院门前,士子们排成长龙。李青云环顾四周,看到有人低声背诵文章,有人眉头紧锁,神情严肃。轮到他时,验了身份后,官吏交给他一块刻有姓名和座号的木牌,并指引他前往座位。
第一场:策问——时政论述
入座后,李青云摊开考卷。首场的题目要求士子论述当前时局,围绕“天下治乱之根本何在”展开阐述。
他深吸一口气,端正坐姿,提笔开始审题。脑中迅速回忆平日读书积累的材料,他在草稿纸上写下几个关键词:民心、制度、吏治、法纪。
“治乱之根,民心为首。”李青云轻声念道,随后在答题纸上写下开篇:
“天下治乱之根,本在人心。民心若安,国家自兴;民心若失,必至衰亡。治国者,当以民为本,正纲纪,修吏治,以法明德,则治道可兴。”
他的思路越写越顺,结合经史子集中的典故,从民心到制度,再到吏治腐败对百姓生活的危害,层层剖析,最后提出自己的结论:
“天下治乱,不在天命,而在人为。故为治者,当勤勤恳恳,以百姓之安危为念;为政者,当洁身自好,以正义之心行正义之事。若能如此,何愁天下不治?”
他完成文章后,细心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交卷。
第二场:经义——四书五经解析
第二场的内容是对《四书五经》中选段的解析。李青云拿到考卷后,目光扫过题目:
“《孟子》云:‘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试释其义。”
他心中默念原文,思索片刻,笔下写道:
“君子之忧,非为个人得失,而为国家大事。终身之忧,在于百姓之安危;一朝之患,不过个人之生死。此言告诫治国者,当有君子之胸怀,以长远之虑为念,而非一时之私利。”
李青云随后从原文义理出发,结合现实,对这一句进行了详细阐述。他提到“忧国忧民”的重要性,又列举历代君臣因未能深谋远虑而导致国家衰亡的例子,最后收尾写道:
“君子之道,在于心忧天下。故国之兴衰,不在短期得失,而在长远之计。”
这篇文章写得极为顺畅,他自感发挥得不错,收笔时还稍稍松了口气。
第三场:诗赋——创作文采比拼
乡试的最后一场是诗赋创作,考察士子的文采。题目要求以“江山如画”为主题作诗,李青云沉吟片刻,脑海中浮现出旅途所见的风景,提笔写道:
《江山如画》
山河辽阔接苍穹,千里江流一叶风。
红日映霞青翠里,白云绕峰天地同。
几多俊才谋治道,一片丹心为苍生。
但愿尘寰长安泰,家家灯火不朽功。
他写完后,细细品读,感到满意,便工工整整地誊写在答卷上。
九天九夜的乡试结束后,李青云从考场中走出,神情略显疲惫。他与苏文志、王廷山在贡院门口相遇,三人相视一笑,彼此鼓励道:
“这次乡试,我们已尽力而为,接下来便静待放榜吧。”
乡试结束后的日子,等待放榜的时间既漫长又让人心中忐忑。李青云与苏文志、王廷山商量后,决定趁着这段时间,去省城城外游玩一番,也借机了解民生。
清晨,三人踏着晨露,出了城门,沿着蜿蜒的小路行走。一路上,青山绿水尽收眼底,稻田与桑林交错铺展,农家的炊烟在微风中升起,颇有几分宁静的田园气息。
三人正走着,忽然听到一阵吆喝声从不远处传来。李青云循声望去,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农正挑着两筐稻谷,步履蹒跚地走在田埂上。他连忙走上前去,微笑道:“老伯,可需要帮忙?”
老农停下脚步,抬头看了看这三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咧嘴一笑:“多谢公子,老汉还能撑得住。”
李青云却不由分说,接过扁担,轻轻挑在肩上,问道:“老伯,这稻谷是刚收的吗?”
老农叹了口气:“是啊,今年天旱得厉害,庄稼都旱了不少。你们看这稻谷,个头小,分量轻,连税都勉强够交。”
王廷山皱起眉头:“今年的税赋很重吗?”
老农放下担忧,苦笑道:“唉,重啊!一斗谷得交两斗税,再加上乡里的各种摊派,真是苦不堪言。”
三人一边跟着老农走,一边继续交谈。
苏文志问:“老伯,难道乡里的里正不替百姓分忧吗?”
老农冷哼一声:“里正?他们巴不得再多收几成,好往上巴结官府。我们这些种地的,哪敢指望他们?”
李青云眉头紧锁,语气低沉:“可朝廷不是一向倡导仁政吗?陛下岂会让地方官如此为非作歹?”
老农闻言停下脚步,目光复杂地看着李青云:“公子,你们是读书人,当然信那些圣人之言,可我们这些老百姓,哪里见过什么仁政?官老爷们只管收税,咱们能保住一口饭吃就谢天谢地了。”
这一番话如一盆冷水浇在三人心头。王廷山沉声道:“百姓如此艰难,朝廷却视若无睹,难怪天下怨声载道。”
到了田头,老农将稻谷卸下,对三人道:“多谢几位公子相帮,要不是你们,我还得多跑一趟。”
李青云摆摆手,拿出随身携带的水壶递给老农:“老伯,喝口水润润嗓子吧。”
老农接过水壶,感激地喝了几口,抹了抹嘴,露出一抹苦笑:“公子们是好人,可惜咱这世道,像你们这样的好人太少了。”
李青云坐在田埂边,望着远处被旱灾侵袭的田地,心中五味杂陈。他轻声道:“老伯,若有朝一日我们能为官,一定会为百姓伸张正义。”
老农叹了口气,摇摇头:“公子们心好,但这官场就像这稻田,天旱再怎么浇水也难见成效啊。”
回程路上,三人心情都有些沉重。苏文志率先打破沉默:“这老伯的话,倒让我对朝廷的仁政多了几分怀疑。”
王廷山点头:“书本上说得再好,也比不上田间地头这些苦难直观真实。”
李青云若有所思:“我们读书求功名,本是为了天下百姓。若连百姓的疾苦都看不到,做再大的官,又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