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艰巨任务,全力应对
在好不容易争取到二十天来完成十亿件手工艺品订单,整个工作室正拼尽全力筹备与生产的关键时刻,一个月后,国外客户又下达了一个令人咋舌的新订单,宛如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得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这天,杨悦正和团队成员们在车间里查看生产进度,督促大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高产量,毕竟十亿件的任务已经如同高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让大家神经紧绷。就在这时,杨燕一脸凝重地跑了过来,手里拿着平板电脑,上面是一封来自国外客户的邮件,她声音有些干涩地说道:“悦悦,你看看吧,国外又下订单了,这次要求半个月内完成二十亿件手工艺品,而且特意强调这次不会错了,还说希望咱们能完成……这……这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啊!”
杨悦接过平板电脑,看着邮件里那冰冷的数字,只觉得一阵眩晕,手都不自觉地微微颤抖起来。她瞪大了眼睛,好半天才回过神来,难以置信地说:“二十亿件?半个月?这怎么可能啊,他们难道不知道咱们现在已经在竭尽全力应对之前的十亿件订单了吗?这也太离谱了呀!”
杨涛听闻消息,也匆匆赶了过来,看着邮件内容,眉头紧紧皱成了一个“川”字,焦急又无奈地说:“老婆,这客户是不是太过分了呀,咱们这段时间为了之前的订单,几乎把所有的资源和精力都投入进去了,现在又来这么一个更大的,根本就是想都不敢想的任务呀,咱们该怎么办啊?”
杨瑶在一旁急得直跺脚,说道:“悦悦,这可不仅仅是数量的问题呀,就算咱们再怎么扩充产能、优化流程,半个月要做二十亿件,那得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和时间啊,而且之前的订单已经让咱们的原材料供应、物流运输等各方面都绷得紧紧的了,哪还能再承受这么大的量呀?”
杨彦脸色也十分凝重,他沉思了一会儿,缓缓开口道:“咱们先冷静冷静,生气和抱怨也解决不了问题呀。从商业角度来看,这么大的订单,如果咱们真能完成,那对咱们工作室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绝对是空前的,以后的发展可以说是一马平川了。但目前的情况确实困难重重,咱们还是得像之前一样,先详细核算一下各项成本、现有资源能支撑的产量,以及如果接下这个订单咱们需要再投入多少,然后再和对方好好沟通沟通,看看能不能有商量的余地呀。”
杨悦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虽然心里满是焦虑,但她知道此刻自己必须稳住,她点点头说:“彦彦说得对,大家先别慌,咱们先回会议室,把财务还有各部门负责人都叫上,一起全面分析一下这个情况,再做决定吧。”
很快,大家都聚集在了会议室里,气氛格外压抑,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担忧与无奈。财务小李率先发言,他翻看着手里厚厚的一沓资料,表情严肃地说:“杨总,各位,我初步核算了一下这个二十亿件订单的情况。从利润角度来讲,如果能顺利完成,那收益是极其可观的,咱们工作室可能会一跃成为行业内的顶尖存在。但成本方面,那需要巨额投入啊,光是原材料采购这一项,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和咱们预估的用量,就是一笔天文数字,更别说人力成本、场地扩充、设备购置以及物流运输等各方面了。而且以咱们现有的生产规模和效率,即便加上正在筹备的十亿件订单的产能,半个月内要完成二十亿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呀,这差距实在太大了。”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两难的局面,放弃意味着可能错失一个让工作室腾飞的绝佳机会,可接受又实在是困难重重,几乎看不到完成的希望。
过了一会儿,杨悦打破了沉默,眼神中透着一股坚定,说道:“我知道这个订单难如登天,可咱们走到今天这一步,哪次不是在绝境中寻找生机呢?我不想就这么轻易放弃,咱们再想想办法,说不定还能找到破局的点呢。大家都说说自己的想法吧,咱们集思广益,看看怎么去应对这个巨大的挑战。”
杨涛想了想说:“我觉得咱们得从根源上想办法扩充产能了,之前咱们主要是依靠周边地区和一些合作的手工艺人,这次咱们得把目光放得更远一些,可以联系其他省份甚至其他国家有相关手艺传承的地方呀,看看能不能建立合作工厂或者生产基地,把咱们的制作工艺传授过去,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生产呀。虽然前期投入会很大,但为了这个订单,也只能这么拼一拼了呀。”
杨瑶接着说:“原材料供应必须得有全新的思路了,咱们不能只局限于现有的供应商,得去全球范围内寻找更优质、更稳定且价格合理的货源呀。我可以带着团队专门成立一个原材料采购小组,去各个原材料产地考察、谈判,争取签订长期的、大量的供货合同。另外,咱们得建立一套严格的原材料质量检测体系,确保这么大的订单量下,产品质量不会出问题呀。”
杨彦也提出自己的建议:“生产流程要再次进行革命性的优化了,咱们可以借助一些智能化、自动化的设备呀,看看哪些工序可以用机器代替人工,提高生产效率和精准度。同时,对工人的管理和激励机制也要进一步完善,除了分组竞赛、奖励优秀员工这些常规手段,咱们可以设立一些长期的、高额的奖励项目,比如完成这个订单后,给表现突出的员工发放丰厚的奖金、提供晋升机会等等,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呀。”
杨燕说:“物流运输这块更是重中之重呀,这么大的订单量,咱们得和全球顶尖的物流公司合作,而且要提前规划好运输路线、制定详细的运输时间表,确保货物能按时、分批、安全地运出去。我去联系几家大型的国际物流集团,和他们商讨合作方案,争取拿到最优惠的价格和最好的服务呀。”
杨悦听了大家的建议,心里虽然依旧沉甸甸的,但也多了几分决心,她看着大家,充满信心地说:“大家的想法都很有建设性,这确实是咱们破局的方向呀。那咱们就按照这些思路,一项一项去落实,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差错。我这边会再次和国外客户沟通,把咱们目前面临的实际困难以及咱们为了完成订单所做的努力和计划都详细地跟他们说一说,看看能不能争取到一些支持,比如预付款项、放宽一些质量检验标准之类的呀,毕竟这么大的订单,双方都得互相理解、互相协作嘛。”
于是,整个工作室又开启了一场更为紧张、更为艰难的筹备大战。
杨瑶带着采购小组,马不停蹄地奔赴世界各地的原材料产地,他们先后考察了东南亚的丝绸产地、非洲的木雕原料产地、欧洲的陶瓷原料产区等等,与众多供应商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谈判。有时候,为了争取到更优惠的价格和合适的供货量,他们需要在当地连续待上好几天,反复沟通协商。
有一次,杨瑶在东南亚和一家丝绸供应商谈判陷入僵局,对方对价格咬得很死,不肯让步。杨瑶心急如焚,她诚恳地对供应商说:“老板,您看啊,我们这次的订单量非常大,如果您能在价格上稍微给我们让一点,以后我们长期合作,这对您来说也是个稳定的大客户呀,而且我们现在时间紧迫,真的很需要您的支持呀。”
供应商犹豫了一下,说道:“杨女士,我理解你们的难处,可我们这边成本也很高呀,这个价格已经是最低了,实在没办法再降了呀。”
杨瑶想了想,说道:“那这样吧,老板,我们可以先签订一个长期合作意向书,这次您在价格上给我们优惠一点,我们保证后续的订单量只增不减,而且我们可以帮您在我们的市场上做一些推广,让更多的人知道您这里优质的丝绸呀,这对咱们双方来说都是好事儿呀。”
经过一番艰难的谈判,供应商终于被杨瑶的诚意打动,答应了给予一定的价格优惠,并会全力保障供货量。杨瑶赶忙给杨悦打电话汇报这个好消息:“悦悦,丝绸这边的原材料终于谈妥了呀,价格降下来了一些,供货量也能保证了,不过后续咱们还得持续跟进呢。”
杨悦在电话那头激动地说:“瑶瑶,你太棒了呀,辛苦你了,这可真是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呢,你们在外面也要注意安全,有什么情况随时跟我说呀。”
杨涛这边也没闲着,他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了多个国内外有手艺传承且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亲自前往洽谈合作建厂的事宜。在国内的一个偏远山区,那里有着悠久的手工编织传统,杨涛向当地的村长和手工艺人们详细介绍了工作室的情况和这次的订单需求,并且承诺会给当地带来技术培训、就业机会以及经济发展。
村长听了很是心动,说道:“杨老板呀,咱们这儿的村民们手艺都不错,就是愁没有大的销路呀,要是能和你们合作,那可是再好不过的事儿了,不过咱们这条件有限,建厂的话,基础设施这些方面还得靠你们帮忙呀。”
杨涛笑着说:“村长,您放心吧,这些我们都会负责的,咱们是合作共赢嘛,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把这次的订单完成好,以后咱们的合作肯定会越来越多,大家的日子也都会越过越红火呀。”
经过多轮沟通协商,终于和这个山区以及其他几个地方达成了合作建厂的意向,开始着手筹备建厂、招聘工人以及培训等各项工作。
杨彦则带领技术团队,深入研究智能化、自动化设备在工艺品制作中的应用,他们联系了多家设备研发制造企业,引进了一批先进的设备,对一些简单重复的工序进行了自动化改造。经过测试,发现生产效率有了极大的提升。
杨彦兴奋地向杨悦展示新的生产流程:“悦悦,你看,有了这些自动化设备的助力,咱们每个工人操控机器完成的工作量比纯手工的时候翻了好几番呢,而且产品质量还更稳定了,这可给咱们完成订单增添了不少信心呀。”
杨悦看着新的生产场景,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说道:“彦彦,真的太感谢你和技术团队了呀,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啊,咱们继续加油,把其他环节也都抓好,争取离目标更近一步呀。”
杨燕也在物流运输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她与几家全球知名的国际物流集团达成了合作协议,根据订单量和运输要求,制定了详细的运输计划,划分了不同的运输批次和路线,确保货物能有条不紊地运往国外客户手中。
然而,尽管大家都在各自的领域拼尽全力,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半个月的交货期限越来越近,压力也越来越大。实际生产过程中还是不断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新合作地区的工人对工艺掌握不够熟练,导致次品率有所上升;部分原材料在运输过程中遇到了不可抗力因素,出现了延迟到货的情况等等。
杨悦每天都在各个生产基地、合作工厂之间奔波协调,解决问题。有一天,她来到一个新合作的工厂,发现次品率过高的问题比较严重,便找到负责生产的主管询问情况。
杨悦着急地说:“张主管,这次品率怎么这么高呀?咱们现在时间这么紧,这样下去可不行啊,会严重影响咱们整体的交货进度的呀。”
张主管无奈地说:“杨总,这边的工人大多都是新手,虽然之前也进行了培训,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容易出错呀,我们也一直在加强指导,可效果还不太理想呢。”
杨悦想了想,说:“这样吧,张主管,咱们从咱们老的生产基地抽调一些手艺好、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过来,让他们一对一地指导这些新工人,一定要尽快把次品率降下来呀,这可关系到整个订单的成败呀。”
张主管连忙点头说:“行,杨总,我这就去安排,咱们一定尽全力解决这个问题呀。”
对于原材料延迟到货的问题,杨瑶也紧急协调各方,一方面催促供应商尽快发货,另一方面联系了其他备用的供应商,临时调配了一部分原材料,确保生产不会因为原材料短缺而停滞。
日子一天天过去,整个工作室都处在一种极度紧张的氛围中,每个人都在争分夺秒地工作着,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一定要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距离交货期限还有最后几天的时候,虽然大家已经拼尽了全力,可完成的产品数量距离二十亿件还有不小的差距。杨悦再次把大家召集到一起,看着大家疲惫却又坚定的眼神,她强忍着眼中的泪花,说道:“姐妹们,老公,咱们现在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了呀,虽然目前的情况很严峻,但咱们不能放弃,咱们一路走来,克服了那么多困难,这次也一定可以的。大家再咬咬牙,想想还有什么办法能再提高一点产量,咱们一定要争取按时完成任务啊!”
杨涛握紧了拳头,声音沙哑却充满力量地说:“老婆,咱们发动全体员工,这最后几天全员加班加点,一刻都不停歇,咱们就是拼了这条命,也要把这订单拿下呀!”
杨瑶、杨彦和杨燕也纷纷响应,大家互相鼓励着,又重新投入到最后的冲刺阶段。
终于,在距离交货期限只剩几个小时的时候,二十亿件手工艺品全部完成,并且经过了严格的质量检验。杨悦看着堆满了各个仓库的精美手工艺品,激动得热泪盈眶,她声音颤抖地对大家说:“咱们……咱们做到了呀!这么艰难的任务,咱们真的做到了!感谢大家,没有大家的齐心协力,根本就不可能完成啊!”
杨涛也眼眶泛红,感慨地说:“是啊,这一路的艰辛只有咱们自己知道呀,不过一切都是值得的,咱们这次又创造了一个奇迹,工作室的未来肯定会更加辉煌的呀!”
大家都相拥而泣,这一刻,所有的辛苦、压力都化作了喜悦和自豪,他们知道,这次的成功将让工作室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开启一段更为辉煌的篇章,而他们也将继续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呀。
随后,杨悦赶忙联系物流公司,安排装货、报关等出口事宜,看着一辆辆满载货物的卡车缓缓驶离各个仓库,驶向国外,大家心中满是期待,期待着这次合作能为他们带来更多的惊喜与收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