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薄雾笼罩着京郊试点的田野,微凉的空气中夹杂着稻谷成熟的清香。崇祯一行人缓步行至田间,沿着修整一新的水渠巡察试点田地的状况。他一边仔细查看作物的长势,一边用神农术感知土壤的肥力变化。
“陛下,这片田地已施肥三次,按您的指导轮作豆类后,今年的稻谷比去年增产了近一倍。”随行的村长满脸兴奋,向崇祯禀报。
“不错,但仍有提升空间。”崇祯点点头,眼神越过这片郁郁葱葱的稻田,望向不远处的一块片干旱的土地。他心生好奇,步伐一转,走向那片土地。
那是一片刚刚开垦的试验田,表面覆盖着粗糙的泥土,零星种植着一种不知名的作物。作物的茎秆低矮,叶片厚实,隐隐透出顽强的生命力。
“这是什么作物?”崇祯转头问身后的大司农。
大司农挠了挠头,语气略显迟疑:“陛下,这是附近一个猎户带来的种子,说是在北方荒地上生长的东西。他们叫它‘旱穗’,因为干旱也能长,咱试着种了一小片。”
崇祯弯下身,用手轻轻捻起一片叶子,灵力随即注入体内。他闭上眼睛,神农术的感知瞬间展开,作物的生长状况、根系形态、对土壤的适应性如画卷般显现。
“土壤含水量极低,但根系却深入土壤两尺,能够吸收深层水分。”崇祯低声自语,“茎叶储水能力强,种植成本极低,而且对肥料需求不高。”
他睁开眼,眉头微皱:“如此顽强的作物,若能规模化种植,或许是北方干旱地区的福音。”
随行的王安见状,凑上前问道:“陛下,您是说,这种‘旱穗’可以在北方推广?”
“还需要进一步验证,但朕初步判断,它的适应性远胜传统作物。”崇祯站起身,目光坚定,“若能成功推广,北方数千万百姓的温饱问题,将不再是难题。”
崇祯当即命人采集种子和土壤样本,送回京城的农政司进行进一步试验。同时,他指示村中百姓扩大种植规模,以验证这类作物在不同土壤环境中的表现。
数日后,这片试验田开始大规模整理,更多的“旱穗”种子被撒入干燥的泥土中。崇祯亲自监督种植过程,并通过神农术不断调整种植方式,以确保最佳的生长条件。
随着“旱穗”逐渐展现出强大的生长潜力,试点村的农民们逐渐明白,这是一种能够彻底改变他们生活的新作物。
“陛下果然是神农在世啊!”大司农感慨地说道,“咱这地再旱,种上这东西,日子也有了盼头!”
崇祯却挥了挥手,语气坚定:“朕不是神,朕只是告诉你们,办法总比困难多。”
随着“旱穗”的试种消息传开,越来越多的农民和地方官员纷纷赶来试点村求教。一些北方地区的商人也开始主动联络,希望能购买种子进行试种。
而士绅势力却再度感受到了威胁。试点村中,玄卫截获了一些来自北方士绅的信件,内容中充满对“旱穗”推广的担忧。
“他们害怕‘旱穗’推广后,粮食市场的控制权彻底失去。”王安将情报呈上,冷静分析道,“这些士绅正联手商议,试图从物流和市场交易上阻止新作物的流通。”
崇祯冷哼一声:“既然他们如此惧怕,说明朕的方向是对的。”
他随即下令:“玄卫密切监视这些士绅的动向,但不要打草惊蛇。朕要等‘旱穗’在北方真正成片种植时,再彻底摧毁他们的阻挠。”
“此外,命农政司加紧研究‘旱穗’的高产改良,并拟定推广计划。朕要确保每一颗种子,都能变成百姓碗中的粮食。”
王安领命离去,崇祯独自站在田埂上,目光望向远方。那片荒凉的土地,在他的脑海中已然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洲。
几周后,试验田的“旱穗”逐渐展现出惊人的生长力。原本干裂的土地上,一片片青翠茎叶争相生长,其厚实的叶片闪耀着阳光的光泽,根茎间还有微微湿润的土壤颗粒。
村民们围绕在田边,议论纷纷,眼中满是难以掩饰的惊叹。
“这作物真神了!咱这地都三年没种出啥好东西,竟然还能长得这么好!”
“听陛下的话没错啊!这要是推广开来,咱北方干旱的村子都有救了!”
崇祯站在田埂上,静静地看着这片新作物,内心的成就感与责任感交织。他知道,这不仅仅是农业上的一次突破,更是对士绅利益的一次致命打击。
当天夜里,崇祯召集随行的官员,展开对“旱穗”推广的进一步规划。
“朕决定,将‘旱穗’作为北方干旱地区的重点推广作物。”崇祯在地图上标注出河北、山西、陕北几片主要干旱区域,“从这些区域开始试种,然后逐步向其他适合的地区推广。”
陈子敬眉头微皱,语气中带着几分犹豫:“陛下,这些地区土地荒瘠,交通不便,若要推广,物流和种子运输成本恐怕会极高。”
“物流和种子运输的问题,朕早有安排。”崇祯目光坚定,“第一,朝廷拨款修缮主要运河支流,确保大宗种子的调运通畅;第二,设立地方推广站点,培训农民种植技术,减少中间环节的损耗。”
他转头看向王安:“地方士绅必然不会坐视此事成功,玄卫要密切监视这些地区的动向。任何企图破坏物流或扰乱推广的行为,都要提前制止。”
“属下明白。”王安低声应道。
几日后,崇祯亲自召见了农政司的几名官员,将关于“旱穗”改良的任务交付给他们。
“这‘旱穗’虽有极高的抗旱性,但产量与口感尚需优化。朕命你们以此为基础,研究更高产的变种,同时确保其适应北方的气候条件。”他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
农政司司长拱手答道:“陛下放心,我等定会竭尽全力,让这作物造福百姓。”
“记住,你们不仅是在研究作物,也是为天下百姓争口粮。”崇祯语重心长地说道。
与此同时,玄卫截获的情报也越发清晰:北方士绅已开始组织人手,试图破坏“旱穗”的物流运输。他们计划劫掠种子车队,甚至散布谣言称“旱穗”会吸尽土地精华,让田地变成废土。
王安将这些情报呈递上来时,崇祯并未表现出意外。他淡然说道:“既然他们如此害怕,那就让他们亲眼见证‘旱穗’如何改变北方。”
“陛下的意思是?”王安微微一愣。
“组织一次公开的‘旱穗’收割庆典。”崇祯的目光冷冽,“邀请地方百姓、商人,以及那些自以为是的士绅前来观摩。让他们亲眼看到,这种作物如何在干旱中依然丰收。”
数月后,试验田的“旱穗”迎来了首次收割。丰硕的穗子挂满了枝头,每一颗种子都饱满圆润。村民们欢呼雀跃,而受邀而来的地方士绅则面色复杂。
“真是活见鬼,这东西竟然真长成了!”一名士绅低声咕哝。
“再成又如何?这作物能抢了咱们的粮价控制不成?”另一人不屑道。
崇祯站在高台上,目光扫过这些士绅,脸上浮现一抹冷笑。他挥手示意,玄卫将“旱穗”的推广计划当场宣布。
“从今日起,‘旱穗’将在北方三省全面推广,朝廷将为种植户提供种子、技术和运输支持。任何敢于阻挠者,视同叛逆!”
他的声音如雷霆般传遍全场,百姓们纷纷欢呼,而士绅们的脸色则更加苍白。
崇祯走下高台,静静地站在田间,感受着脚下土地传来的微妙波动。
“旱穗不仅是粮食,更是改变北方的第一步。”眼中闪烁着决心,“朕的改革,绝不止步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