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翎此时犹犹豫豫地转头看向永光帝,眼神中还带着问询的意味,试图征求萧祁的同意。
萧祁黑着脸,还是咬牙切齿地点了点头。
赵翎不明白自己的好兄弟是怎么了,于是从善如流的行了礼,便坐到了膳桌旁。
谢青洛见此明艳一笑,声音又脆又甜。
“李公公,给赵大人拿一双碗筷!”
李有德满面笑容的过来给谢青洛一边布菜,一边笑道。
“小公子,您放心,有人去拿了,您先用膳。”
谢青洛点点头,正好将李有德夹到他碗中的羊肉水晶饺儿送到嘴边咬了半口。
丝毫没有羊肉的膻味,味道香甜,还带着股儿奶味,的确是好吃的很。
谢青洛又把剩下一半送到嘴中,满意的眯起眼。
此时正好赵翎的碗筷被小太监送到,谢青洛便不再关注起他来,开始自顾自地吃起美食佳肴来。
萧祁手中握的筷子一直未伸出去,面色稍有些扭曲,聚精会神的观察着自己弟弟和赵翎。
结果见谢青洛不再与赵翎有什么交流,转而认真的吃饭。
又见赵翎目不斜视,只是面容平淡的夹菜吃菜。
见二人确实没有什么眼神互动,萧祁才在心里松了半口气,面容也缓和了些许。
难道是自己想的太多?
虽然之前有段缘分,但如今这二人分明还是才认识,不是很熟的样子。
青洛让赵翎一起用膳,应该也是看在自己的面子吧。
永光帝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理由,自己满意了,把自己成功说服,才愉悦的开始用膳。
……
在皇宫中的日子恍若流水,谢青洛过的无比舒适。
他可以想睡到什么时候起,便睡到什么时候起。
再也不用惦记他的科举考试,也不会因为心中忧虑,半夜怎么也睡不着。
寒窗十几年缺失的睡眠似乎都被他在这几个月补了回来。
尽管萧祁一直未将找回先帝二皇子的消息公之于众,但也从未隐藏,因此消息灵通的官员大臣早已知道。
御膳房也都听闻了皇帝对于小殿下的宠爱程度,因此膳食上也是下尽了功夫,简直就如炫技一般了。
谢青洛的身量拔高了不少,整个人像快速抽条的青竹。
雨一下,风一吹,就能长不少。
奈何也许是营养都用到长高上去了,谢青洛身材却还是那般清瘦。
萧祁拍着自己弟弟的肩膀感叹时,谢青洛却是眨眨眼,自己不同意这个说法。
他觉得自己可是长了不少肉,尤其是经过锻炼出来的肌肉。
况且他这几个月除了没有读正儿八经的书,旁的什么也没有闲着。
早晨醒来,先用御膳房送来的早膳,然后跟着赵翎练练强身的功夫,打打八段锦,站站桩。
之后神清气爽地去练会儿字,他幼时临摹的是永光帝派人送去的字帖,那字帖也是永光帝曾临摹的,因此二人的字体自然是有些相似。
他如今为了避嫌,便重选了一本心悦的字帖,自己从头开始学习。
如今鸟枪换炮,谢青洛用的笔墨纸砚自然也是千金难换。
笔是青玉管碧玉斗紫豪提笔,以青玉为基,镶嵌青金石,玉色莹润典雅。
墨是万壑松琴式墨,模仿名琴“万壑松”样式,墨底雕有龙池,刻楷体“万壑松”三字,两侧刻有青草行草琴铭,“九德兼全胜磬钟,古香古色更雍容。世间尽有同名器,认尔当年万壑松。”
纸是澄心堂纸,抄造慎密,加工精细,可称“纸贵如金”。
砚是端石高空悬月抄手砚,石质乌黑细腻,纹理清晰,若月悬高空,清雅之意顿现。
原本谢青洛科举用的笔墨纸砚也都带了来,但奈何“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那贵的东西用过了,再看原先陪着自己的器物们,便实在不舍得用了。
只好将其束之高阁,也算是纪念自己寒窗苦读,学有所成了。
等到练完字,和萧祁用了午膳,便去软软的的床榻上睡一个悠长的午觉。
尽管天气渐冷,已然深秋接近冬,但云台宫的地龙烧的暖暖的,谢青洛在室内只着单衣便可。
皇宫里没几个妃子,也就永光帝和谢青洛两个正经的主子,内务府想讨好人都没路子,只能在才回来的谢青洛身上下功夫。
谢青洛因此享了福,在回来之前设想的挨冻受罪简直边都不沾。
午觉一睡一个时辰,睡到鬓角微湿,浑身顺畅时起来,此后或是寻了藏书阁好玩的书来看,或是学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古琴,长笛,茶艺,丹青,谢青洛在这几个月里都堪堪入门。
反正就当个玩意来玩,又何必费多大的力气去精通那些。
学厌了,谢青洛便去骚扰永光帝。
萧祁的奏折多的批不完,在养心殿时常一坐就是一天,更别说如今渐渐入冬,要处理的事务更多,更杂。
谢青洛也不去打扰,他坐在萧祁专门给他安置的小桌一旁,自顾自的研究自己的东西。
毕竟他是从现代社会穿越过来的,知道的现代科技什么的不少。
若是有什么技术,能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的封建社会发展出来,也算是造福百姓,让自己青史留名。
这是谢青洛还在准备科举时便有的想法,那时条件不足,因此能试验的东西也少。
如今时间宽松了,可查阅的资料也多了,谢青洛自然是能专心研究了。
况且他研究的动力又多了几分,便更能静下心来了。
他从四大发明的造纸术开始研究,惊讶地发现这个朝代的造纸技术算是极其先进的了,几乎算是发展到了封建王朝的顶峰。
以造的竹纸为例,芒种前后上山砍竹,截五到七尺长,于塘水中浸一百天,捶去青皮使之软化。
之后浸入石灰水,于桶中蒸煮八个昼夜,后歇火一日,取出竹料清洗,再反复漂洗蒸煮,如此十几天。
后取出原料入臼,舂成泥面状,成为纸浆,然后铺于竹帘之上,反复舀水,铺帘,之后捞纸晾干。
相较于以往,这造纸的技术实在是有所提升,但与现代工业比,确实是小巫见大巫。
但以如今的生产力,确实难以改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