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成看向已经不再年轻的娘亲,或许娘亲早就知道父亲的心思从来都不在他们母子身上。
娘活的一直都很清醒,也从未肖想过什么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没活明白的是他。
他一直以为父亲对他寄以厚望,对他疼爱有加,正因为如此,那封信才成为了父亲爱他重视他的证明。
临终时没有忘记他这个庶子,足以证明他在父亲心中的分量。
可事实上,姜成想多了。
整张纸中提得最多的就是,他自小聪敏,长大后一定要兄友弟恭,多多帮扶着他嫡兄姜锦华。
姜锦华是他们二房的根基,是希望。
他作为护国公府的子孙,当守护大庆国土,去边疆保家卫国。
倘若有一天能够建功立业,那么一定不要忘记自己嫡母对他的倾力栽培。
看到这里,他都想笑了。
信中多次嘱咐他要孝顺嫡母,早日为姜家开枝散叶。
啰嗦了半天,半句没提他娘,好不容易提到了他,都是让他好好习武,去边关杀敌,将来封侯拜相千万别忘了帮衬兄弟,赡养嫡母,父亲倒是不怕他死在边疆。
姜成自嘲地笑了笑。
哈哈哈哈!好一个倾力栽培!
原来父亲当时看向他的目光不是欣赏,不是喜爱,而是复杂和遗憾。
现在他才明白,父亲与崔氏才是夫妻一体,娘亲只是父亲一时兴起后随意赏玩小鸟儿,等小鸟儿的羽毛不再光鲜亮丽了,他都懒得去看一眼。
崔氏与姜锦华才是父亲的心头宝,掌中肉。
姜锦华愚蠢不堪,难成大器,目光如炬的父亲一眼便看了出来。
而先生对他的每一份赞扬与欣赏,都成为父亲为姜锦华铺的垫脚石。
可惜崔氏那个蠢货,没把信拿给他,更没有如父亲心中所写的那般栽培他,反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将他与娘亲打压到尘埃。
如果他没有料错,父亲应该同样给崔氏写了一封信,一封栽培他将来从武的信件,一封让他从小就对崔氏感恩戴德的信件。
很好!
用他的血养一株残花,这就是他仰慕了二十八年的父亲!
姜成脸上挂着未干的泪珠,却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父亲啊父亲,你可真是可悲,你费心筹谋的一切,都被你那贤惠善良的妻子破坏了呢。
而且,他父亲至死都没料到,他心心念念的护国公府现在被抄家流放了,原本想要他这个庶子拿命去帮嫡子铺路的计划还没开始便流产。
崔氏把姜锦华扶到房间中后,心疼地给儿子和孙子们上药。
这才有空问了两个孙子的前因后果。
知道只是因为两只鸡腿后,她气得大骂姜舒语:“什么闲事都爱管,姜若若那两个死丫头给我孙儿两只鸡腿有什么错。”
“还有姜成,真是抱上了大腿后有恃无恐,居然还敢打自己的亲哥哥,跟在姜煜身后可真是学本事了。”
姜锦华现在还处于被姜成单方面痛殴的震惊中无法回神。
他记得幼时总是他带着喽啰们把姜成欺负地抱头鼠窜。
他一直以与姜成流淌的同样的血而羞耻,半分没有护国公府人的血性。
不爱读书不爱练武,却爱当木匠,他都不敢与皇城中的同伴们说那个邋遢的木匠是他庶弟。
可为什么……
他转动了一下脖子看向自己的母亲,却拉扯到了伤处,疼得他呲牙咧嘴。
“娘,为何我打不过一个废物?”
说到这个,崔氏气愤不已:“那个逆子这些年来一直都在阳奉阴违,我居然没看出他如此狼子野心。”
姜锦华没听明白:“娘,您这话是何意?”
“他表面上厌弃了读书,放弃了习武,可背地里却加倍读书习武,真没想到他居然这么心机深重。”
姜锦华不可置信道:“娘,他为何要那样做!”
没道理啊,娘的意思是姜成其实能文能武?
他的懦弱无能其实装的。
他做木匠不是不学无术。
他印象中的姜成文不成武不就,无论先生怎么敲打,都不爱去学堂,只爱些旁门左道。
为何!!!
崔氏听儿子那么问,却不知该如何回答。
在儿子眼中,她是慈母,是与妾室斗智斗勇生活不易的后宅妇人,也是这么多年来辛苦操持家业的当家人。
姜锦华看着自己的娘亲,“娘,你说话啊。”
崔氏冷哼一声:“还能是什么,就是他自甘堕落,不学无术,放弃了读书习武跑去当木匠。”
姜锦华觉得母亲没有回答他的问题。
“我去问姜成,他为什么突然那么厉害了。”
崔氏一把拉住了儿子,“你,你去做什么,难不成让他再打你一顿吗?”
姜锦华直勾勾地看向崔氏:“娘,从小你就说我是咱们二房的顶梁柱,还说姜成他娘一直觊觎主母的位置,姜成不学无术,给我们家抹黑。”
“可为何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会那么厉害。”
“其实自从流放以来,我就发现他不对劲了。”
“他会很多东西,那些我没有听说过的生活的技能,今天更是验证了我不如他。”
“娘,你说说这是为什么?”
崔氏被姜锦华的目光看的有些不自在,她做这些都是为了儿子。
嫡子的地位不可撼动。
锦华那时还小,早就忘记了。
比他小一岁多的庶弟与他同时去学堂,庶弟比他的表现超出了太多,才几岁的孩子为此哭了多少次,甚至有一次因为学业不通被相公责骂,小小的孩子淋了雨后还发起了高热......
男孩子总是想要父亲的认可,但相公当时看着两个差不多大的孩子,总是唉声叹气。
他有多期待锦华能够光耀门楣,可就连教习他的先生都委婉地说了一句,“读书也是一种天分。”就差说出愚不可及那四个字了。
相公那时看着姜成的目光便不同了。
是欣赏,是欣慰,还有很多很多......
她思忖了许久,便想出了一个任何人都挑不出错误的主意。
打着为姜成好的幌子与先生长讨了许久,先生应了她的要求,磨着姜成的性子。
夫君觉得她是一个对所有孩子都一视同仁的主母,对她敬重有加。
她与夫君提了让姜成将来帮衬着锦华,夫君也十分欣慰,觉得有她如此掌家,何愁他们二房不兴盛。
可后来夫君遇难,她也不需要再装成一副大度的模样。
对范姨娘母子的打压放到了明面上。
后来姜成越来越厌学,还不学无术,她才彻底放心。
至于那封信,她留着就是为了有朝一日恶心姜成。
他期待的父爱从来都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