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断了姐姐的电话,崔照晴回家路上的好心情都没了大半。
到家打开门,崔照晴长叹一口气,瘫在了沙发上,“不结婚就这么难以接受吗?”
叹了一口气,盯着天花板又发了一会呆,崔照晴才回过神来,“这么晚了……”
摸了摸肚子,犹豫了一下,崔照晴用着壮士断腕般的情绪,咬牙切齿的开口,“不吃晚饭了!不订外卖了!!”
“减肥,减肥!!”
深吸一口气,崔照晴站起身又摸出手机找了个健身视频放在旁边。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崔照晴,坚持下去,你可以的!!”
保持着减重的心态,又给自己灌了两口鸡汤,崔照晴点击了视频播放。
于是天幕下各朝的人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崔照晴跟着急促的音乐鼓点,一边大喘着气,一边哭丧着脸,做着一些怪模怪样的动作。
赵小姐的母亲盯着看了一会就无法接受的收回了视线,转而叮嘱起了身旁的女儿,“你可记好了,若真是想要身材苗条,那就少吃,或者咱们干脆找个大夫来家里看看,可不兴像这个丫头这样,在家里做这些乱七八糟的动作。”
赵小姐眨巴了两下眼睛,倒没觉得崔照晴的动作有伤风化,只觉得过于好笑了。
崔照晴的四肢像面条一样软绵绵的,偏偏又面目狰狞。
看人家手机视频里的动作那样规范齐整,可被崔照晴自己做出来,原本就奇怪的动作看起来更不正常了。
可是自家母亲在身旁这样殷切的叮嘱,赵小姐也只能勉强一下点点头。
“我知道了母亲。只是崔姑娘毕竟是在自己家里,她做这些事情除了咱们也没人知道。”
母亲依旧是那副不赞同的样子,“须知君子慎独。”
赵小姐想了想还想再挣扎一下,于是说道,“可是崔姑娘距离咱们时间久远,兴许在咱们眼里怪模怪样的动作,在崔姑娘她们那个朝代便是正常的。”
母亲没太将赵小姐的话听在耳朵里,只是随便嗯了一声便继续叮嘱起来。
赵小姐心里失落一瞬,随后又无奈地低下了头。
再说崔照晴这边,强迫自己将30分钟的健身视频从头跟到尾后,崔照晴便双手插腰站在地板上仰头盯着天花板,大喘着气。
“不行了,累……太累了……”
抹了把额头上的汗,崔照晴脸上又扬起的笑容,“嘿嘿,出汗了。”
“至少说明运动的到位了。”
平复了呼吸后,崔照晴又站在原地活动了几下,放松了身体,等到身上不再出汗了,这才关掉手机,转身走进了洗手间。
一见崔照晴进了洗手间,天幕下的众人也都熟练的低下了头,满脸无奈。
更有甚者,干脆直接回到房间,把脑袋埋在了被窝里。
就在这些人一系列动作结束之后,一阵美妙的歌声就从洗手间里传了出来。
这个折磨大概断断续续的也持续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
等崔照晴面色红润的从洗手间出来,黑了一半的天幕才又亮起来。
披散着头发,崔照晴毫无形象的瘫坐在沙发上。
【果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小时候看东施效颦,只觉得千万不要做丑而不自知的东施,成为大家的笑料。
但是只要换一个角度来看,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西施是一位倾国倾城的美女,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西施就像是我们现在的时尚博主,她的一颦一笑都被人当做标杆追捧,而东施则是初入时尚领域的小白,还没有找到自己的风格,在当时的风气习俗下只能一举一动都模仿着西施。
但是初次尝试不得要领,导致有些社死,可是世人却因为她相貌不佳,否定了她积极学习的行为,而且也有一丝嘲笑外貌的意味。
对于西施来说,人们只看到她弱柳扶风的病态美,却没人在意她发病时的痛苦,看不到她的灵魂和思想。
换个角度来看,一切都茅塞顿开。果然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收获。】
评论区:
【好感动好感动!不在聚焦于女人的外貌不再雌竞,而是在乎她们的心态,健康状态和成长历程,这也许不是最好的时代,但我知道这是在进步的时代!!】
【东施效颦怎么不算一种见贤思齐呢?】
【只有西施为东施发声过哦,还羡慕她可以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真的吗?哪里可以查到?我想去看看,搜关键词没找到】
【忘记是诗经上还是某一首诗或者战国传,是西施的口吻说,世人笑话东施模仿我而出丑,又有何人知晓我羡慕东施可以自由自在活在天地间】
【好有道理……容错率凭什么这么低】
【一定要一点一点把对女性有恶意的字词还有成语扭转过来】
【我小时候写的作文,就是写东施勇敢追求美的勇气】
【不是,我一直以为东施效颦是为了追求美丽潮流而去选择一样不适合自己的东西……】
崔照晴刷着评论区,有些意外的挑挑眉头,“东施效颦是见贤思齐……”
“这故事真有意思。”
天幕下。
“换个角度来看确实有些意思。”
“只是东施效颦原本的意思不就是胡乱模仿效果极差吗?”有人不解,看向了自家父亲。
父亲手拿毛笔,头也不抬,“所以那所谓的视频中才说,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结论。”
儿子摇摇头,还是不太理解,“若真是这样理解,那许多成语不都有了别的意思?”
“狼狈为奸也可以理解为通力合作,其利断金啊。”
“依我看,这解读只能说有那么几分意思,可却实实在在的不可取。”
父亲这才慢悠悠的放下手中毛笔,看向儿子,“那我问你,难兄难弟一词做何解?”
“难兄难弟可说是处在同一困境下的两人。”儿子。
父亲点头笑了下,随后又继续说道:“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难兄难弟(nán xiong nán di)为何意?”
儿子一愣,“优秀的……难分伯仲。”
话毕,儿子作揖低头,“谢父亲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