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动荡的年代,夺得王位后,将太子关入大牢,李渊权力被架空,成为太上皇。
并让孔子等人办理学堂,教书育人,传扬儒家学术。
李世民(唐太宗)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逐渐在群雄中脱颖而出。
然而,他深知单靠武力难以平定天下,还需要更多有才学之士辅佐。
于是,他派遣心腹之将前往终南山,寻找一位名叫李淳风的高人。
终南山,群山环绕,云雾缭绕,宛如仙境。终南草堂就坐落在这片幽静的山林中,青砖灰瓦,朴素而不失典雅。
一条清澈的小溪从屋前潺潺流过,溪水映照着堂前的翠竹,更显得这里清幽宜人。李淳风正在草堂前的黑漆木桌旁翻阅着一卷《周易》。
他身着青色长袍,须发已花白,但精神矍铄,双目炯炯有神。
突然,一阵脚步声传来,李淳风抬头,向来者微微一笑。“淳风先生,在下奉命前来,特请先生出山。”
来者拱手行礼,此人正是李世民的心腹大将尉迟恭。他身材魁梧,面容严肃,双眼透出坚定的神情。
李淳风放下书卷,眯着眼睛端详了尉迟恭片刻,然后缓缓说道:“阁下前来,必有要事,不妨直言。”
尉迟恭神色恭敬,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坚定:“先生贤达,我主唐王久闻大名,特命我来恭迎先生出山,助我大唐一统江山。”
“统一江山,谈何容易。”李淳风轻叹一声,目光望向不远处的青山绿水,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影子。
他站起身来,走到溪边,俯身捧起一把清泉,洒在脸上。
冰凉的泉水沁人心脾,让他思绪更为清晰。
尉迟恭见状,进一步催促:“先生,唐王求贤若渴,还望先生怜我大唐天下苍生,出山力挽狂澜。”
李淳风沉默半晌,缓缓转身:“我本隐居以求宁静,奈何世道无常。若为天下苍生出山,虽千万人吾往矣。”
此时的太阳已经高高挂在天空,阳光洒在两人身上,为这决定历史的时刻增添了几分神圣感。
李淳风回首望向终南草堂,心中百感交集。他转身对着尉迟恭道:“请阁下稍候,容我收拾一下。”
进入草堂内,李淳风简单收拾了几卷书籍和几件换洗衣物,挥手告别草堂,随尉迟恭踏上了前往长安的路途。
途中,尉迟恭对李淳风颇为照顾,两人也逐渐熟络。“李先生,唐王为人胸怀大志,且礼贤下士,必会重用先生这样的人才。”
尉迟恭诚恳地说道。
“愿如此吧。”
李淳风微微一笑,但心底仍存几分顾虑。
李淳风与尉迟恭终于抵达了长安城。长安城墙巍峨,气势恢宏,城门口车马来往,热闹非凡。
长街上人流熙攘,商贩叫卖声此起彼伏,街头巷尾洋溢着一股繁荣的气息。
李淳风骑着一匹青骢马,跟随着尉迟恭穿过繁华的街道,一路来到了李世民处理政务的甘露殿。
当他踏上殿阶时,心中不禁泛起一阵阔别已久的使命感。
一个时代或个人的命运,都将在这里发生巨大的转折。
进入甘露殿内,李淳风见到了那位年轻而锐气的唐太宗李世民。他身着龙袍,神态威严,眉宇间透露出一股坚定和自信。
李世民看到李淳风,立即起身相迎,目光谦逊而热情,仿佛老朋友之间的会面。
“李先生,朕久闻大名,今日得见真是幸事,盼先生助朕一臂之力。”
李世民微笑着,声音中透出无比的诚挚。李淳风连声称不敢当,拱手回礼:
“在下不过一介书生,不敢称能,但愿意为陛下尽一份微薄之力。”
二人随即落座,李世民招呼左右奉上香茗,屋内气氛变得轻松起来。
李世民直言不讳地向李淳风询问了一些关于治国之道的难题,李淳风则结合自身的学识与见地,一一解答,令李世民不时点头称赞。
“先生所言,真乃醍醐灌顶。”李世民感叹道,
“今后若有先生在侧,朕感觉如虎添翼。”
此时,一位身穿盔甲的壮硕男子步入殿内,正是尉迟恭。他向李世民行了个军礼:
“陛下,前线传来捷报,我军已攻克敌军三座城池。”
李世民哈哈大笑:“好消息!先生来得正是时候,请一同见证这历史性的时刻。”
他转向李淳风,“这就是朕的心腹爱将尉迟恭,英勇善战,屡立奇功。”
尉迟恭向李淳风抱拳行礼:“先生,久闻您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闻名不如见面。”
至此,李淳风正式成为了李世民的重要谋士,参与朝廷大政。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与李世民之间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和友谊。每当夜深人静时,李世民常常会亲自到李淳风的住所拜访,与之彻夜长谈。
一天夜里,李世民再次来到李淳风的书房。窗外月光皎洁,院中虫鸣阵阵。两人对坐在案前,一盏茶氤氲着淡淡的烟气。
“李先生,朕知道您心怀天下苍生,定不会吝赐教。”李世民真诚地说,眼中流露出对未来的期许和担忧。
李淳风端起茶碗,细细品味了一口清香四溢的茶汤,缓缓道:“陛下仁德广布,必能使天下归心。但治国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持之以恒,方能见效。”
宫内的气氛也因一封密报而变得紧张起来。
李世民紧急召集心腹大臣及李淳风至甘露殿议事。
李淳风走进甘露殿时,察觉到气氛的凝重。
大殿中央站立的是李世民的主要武将和谋士,每个人脸上都布满了忧虑和紧张。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神情庄重,剑眉紧锁。
“各位大臣,幽州节度使赵括才有异动,密报言辞确凿,朕需要你们的意见。”
李世民沉声道,声音中透出难掩的愤怒和焦虑。李淳风站在一旁默默观察,心头一紧。
幽州节度使赵括才本是李世民信任的重臣,掌管一方兵权,如今密报显示其可能有反叛之意,这对新兴的唐朝无疑是重大威胁。
“陛下,赵括才手持重兵,若真有异心,恐怕局势不容乐观。”
尉迟恭首先开口,脸色凝重。
“不错,幽州靠近边疆,若生变故,外敌趁势进攻,内外夹攻之下,形势会更加危急。”
长孙无忌补充道。李世民点头示意,目光转向李淳风:
“李先生,您怎么看?”李淳风略微沉思,随后淡定回应:
“陛下,此事确实非同小可。依在下之见,首先要稳住幽州的局势,不能让其有喘息之机。
其次,有必要尽快查明真实情况,若赵括才果真有异心,应迅速采取行动。”
这时,一直沉默的杜如晦突然开口:
“李先生说得有理,但我们不能轻易动用兵力,以免打草惊蛇。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
李世民眉头紧锁,仔细权衡大家的意见。他明白,这是一个微妙时刻,一步错即可导致全盘皆输。
“可是,如果赵括才已经心生反叛,拖延只会失去更多机会。”
他低声自语。李淳风看出李世民内心的挣扎,进一步建议:
“陛下,依臣之见,可先采取政治手段,安抚幽州上下。同时派出可靠之人秘密调查此事。若确有必要,再采取军事行动不迟。”
李世民深思良久,最终下定决心:
“好,就依李先生所言。尉迟恭,你负责暗中调查事宜;长孙无忌,你准备一份安抚幽州的诏书。务必确保此事稳妥进行。”
众人领命而去,大殿内只剩下李世民和李淳风。李世民走到李淳风身边,轻声说道:
“李先生,朕知道你心怀天下万民,此事请你多多费心。”
李淳风微微躬身:“陛下放心,臣定竭尽全力,协助陛下化解这场危机。”
从李世民的态度中,李淳风感受到了极大的信任与压力。他明白,当前的政局动荡不安,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在这场权力与利益的较量中,稍有不慎便会落入万劫不复之地。走出甘露殿,秋风瑟瑟,李淳风的心情也随之沉重起来。
……
在另一边大秦,嬴异人高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如炬地扫视着殿内的文武百官。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朕问你们,近年来为何我大秦屡战屡败?先是赵国,后是楚国,如今连魏国也敢与我为敌!”
大殿内一片寂静,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严肃讨论,稍有不慎就可能触怒龙颜。终于,一位年迈的老将军站了出来,他是秦国的老将王翦。
只见他缓缓上前一步,拱手说道:
“陛下息怒。微臣斗胆进言,近年来我军之所以屡遭挫败,并非将士不勇、兵器不利之故。”
“哦?”嬴异人眉头一挑,显然对王翦的回答产生了兴趣,
“那你倒是说说看,究竟是何原因?”
王翦深吸一口气,继续道:“其一,各国之间联盟日益紧密,共同对抗我国之势已成定局;其二,我国虽强但亦非无敌,长期征战导致国力消耗巨大;其三,则是内部问题——朝堂之上贪腐之风盛行,地方官员横征暴敛,民心渐失……”
随着王翦一条条分析下来,整个大殿的气氛变得更加沉重起来。
其他大臣们或低头沉思,或面露忧色,显然都被这番话触动了心弦。
听完之后,嬴异人沉默良久,最终重重地叹了口气:“唉……王老将军所言极是。看来要想改变现状,还需从根本做起啊。”
然后又一名探子来报:\"东边有一国崛起了,称为大唐,领导者叫李世民\"
嬴异人听到这个消息,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与警惕。“大唐?李世民?此国从未听闻,竟能悄然崛起。”他喃喃自语道。
随后,嬴异人立刻召集谋士商议对策。谋士李斯站出来说: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乃是先整顿国内,正如王老将军所言,清除朝堂贪腐,安抚百姓。唯有本国根基稳固,方能应对他国威胁。至于大唐,可先派人前去探查虚实,了解其兵力、国情等情况。”
嬴异人点头称是,
“就依爱卿之言。传朕旨意,命赵高负责彻查贪污官员,务必严惩不贷。另外,派遣最得力的探子潜入大唐,速将情报带回。”
数日后,探子回报,称大唐繁荣昌盛,李世民广纳贤才,军队纪律严明且装备精良。
嬴异人心中忧虑更甚,深知这是一个强劲的对手。此时,年轻将领白起主动请缨:
“陛下,末将愿率一军前往边境,加强防御,同时观察大唐动向。若其有异动,也好及时应对。”
嬴异人同意了白起的请求,望着远方,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重振大秦雄风。
……
魏国境内,军营帐篷里面。
曹操看着地图,感慨万千,如今整个泱泱大国上有十五多个国家,分别是战国七雄、乱世三国、远古三朝、繁华大唐,还有汉末的一些小国等。
北方有突厥,南方有匈奴,沿海地区倭寇猖獗,更有吐蕃在西南虎视眈眈。
大唐最新的势力崛起了,这让曹操不禁想起了当初自己偷袭李世民的情景。
帐篷外面走进来一个人,长相清秀,身材高挑,手里提着一壶酒。
曹操激动地朝外面走了过来,关心地询问道:
“奉孝,你最近身体不适,就不要出来了。”
郭嘉微微一笑,摆了摆手,说道:
“主公不必担心,我这点小病不足挂齿。再说,眼下局势紧张,我怎能安心养病?”
曹操叹了口气,指着地图上的各国势力,说道:
“看看这些国家,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尤其是大唐,最近势头正猛,我们该如何应对?”
郭嘉走到地图前,仔细看了看,沉思片刻后说道:
“主公,依我之见,我们应该先稳住内部,加强防御。同时,派遣使者前往各国,探听虚实,寻找盟友。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让大唐一家独大。”
曹操点了点头,赞许地说道:
“奉孝所言极是。不过,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人才来辅佐才行啊。”
这时,帐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一名侍卫进来禀报:
“主公,荀彧先生求见。”
曹操眼睛一亮,急忙说道:
“快请他进来!”
不一会儿,荀彧走进帐篷,向曹操行礼道:“主公,我有一事相商。”
曹操示意他坐下,问道:“文若有何高见?”
荀彧沉吟道:
“主公,当前局势复杂,我们需要一个更加长远的规划。我认为,我们可以联合一些弱小的国家,共同对抗强大的敌人。同时,加强自身的经济建设和军事训练,提高综合实力。”
郭嘉补充道:“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外交手段,分化敌人的联盟,削弱他们的力量。”
曹操听罢,拍案而起,兴奋地说道:“好!就按照你们的意思去办!我们要让这些国家知道,魏国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