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固伦公主府的偏厅中,众人正沉浸在景汜离世的悲痛之中。三公主景慧虽然心中对如懿有诸多不满,但想到五妹景汜的离世,她还是觉得应该做出些样子来。
这时,十五阿哥的嫡福晋采薇,也是景慧的额附察合台的妹妹,娇生惯养惯了的她,拉着景慧的衣袖,不耐烦地说道:“姐姐,我们走吧。这里闷得慌,我受不了了。”
景慧皱了皱眉头,她本想再待一会儿,至少等到如懿离开后再走。但看着采薇那不耐烦的样子,她又无可奈何。她转头看向十二弟永基和弟妹江妙妙,轻声说道:“十二弟,妙妙,我们先回去了。你们在这里多陪陪皇额娘(指如懿)吧。”
永基和江妙妙都点了点头,表示理解。景慧便拉着采薇的手,准备离开。
这时,思瑞正在一旁烧着纸钱,为景汜祈福。采薇看到思瑞,心中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不满。她平时在家里就欺负思瑞惯了,现在看到思瑞在这里,便想让她也跟自己一起回府。
“思瑞,你跟我们一起回去吧。”采薇命令道。
思瑞摇了摇头,轻声说道:“姐姐,您先回去吧。我留下,再陪陪五妹。”
采薇没想到思瑞会拒绝她,这让她觉得自己的面子挂不住。她耳语警告思瑞:“别给脸不要脸。你以为你是谁?在这里装什么孝顺?快跟我走!”
思瑞闻言,心中一阵委屈。她平时在家里就忍气吞声,但这次她真的不想走。她坚定地说道:“姐姐,我真的想留下。五妹是我的好朋友,我想再陪她一会儿。”
采薇见思瑞如此倔强,心中更是恼怒。她正想发作,却被景慧拉住了。景慧虽然也不喜欢思瑞,但她知道现在不是闹事的时候。
“采薇,算了。思瑞想留下就让她留下吧。我们先回去。”景慧轻声说道。
采薇虽然不甘心,但也只好作罢。她狠狠地瞪了思瑞一眼,然后拉着景慧的手离开了偏厅。
思瑞看着她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失落。但她知道,她做的是对的。她继续烧着纸钱,为景汜祈福,希望她在天堂能够安息。
正当魏若晴忙碌地安排着丧事细节时,一阵庄重的仪仗声由远及近,太后甄嬛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步入了固伦公主府。她的出现,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一震,纷纷跪下行礼。
皇后如懿率先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哽咽:“皇额娘,您怎么来了?”
嫔妃们也随之齐声呼道:“太后万福金安。”
公主、额附、阿哥以及福晋们则称呼道:“皇祖母万安。”
而那些公主和阿哥的孩子们,则稚声稚气地喊道:“皇太祖母万福。”
太后甄嬛缓缓抬手,示意众人起身。她的目光落在棺椁里的孙女景汜身上,老泪纵横,声音颤抖:“我的孙女啊,你怎么就这么走了呢?”
五阿哥永琪见状,连忙上前一步,轻声安慰祖母:“皇祖母,您别太难过了。五妹虽然走了,但她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会一直记得她的好,她的笑,她的一切。”
太后甄嬛听了永琪的话,泪水更是止不住地流。她拉着如懿的手,两人相拥而泣。太后哽咽着说道:“如懿啊,哀家的心好痛啊。哀家看着孙女们一个个长大,现在却要先哀家而去,哀家怎么受得了啊?”
如懿也泪流满面,她紧紧抱着太后,轻声安慰:“皇额娘,女儿也知道您心里难过。可是,人死不能复生,我们要坚强,要为了还在的人活下去。五妹也会希望看到我们这样。”
在场的所有人都被这悲伤的氛围所感染,纷纷低头垂泪。他们知道,太后和皇后的悲痛是真挚的,他们对景汜的爱也是深沉的。
过了一会儿,太后甄嬛擦干了眼泪,强打起精神来。她看着眼前的儿孙们,缓缓说道:“哀家知道,你们都很难过。但是,哀家希望你们能够坚强起来,为了皇室,为了彼此,也要为了哀家。哀家不希望再看到有任何不幸发生。”
众人闻言,都纷纷点头称是。他们知道太后的期望和嘱托,也知道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他们将会带着景汜的爱和记忆,继续生活下去,守护这份安宁和团结。
太后甄嬛看着鄂伦渐渐恢复了一些精神,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她转念一想,绵和年幼丧母,实在可怜,于是开口对鄂伦说道:“鄂伦啊,皇祖母和皇帝商量过了,绵和还小,不如带到宫里来抚养。让你的额娘,也就是皇后如懿来照顾他,你看好吗?”
鄂伦闻言,心中一阵感动。他知道,太后和皇帝这是体恤他,也是疼爱绵和。他看着太后,眼中闪烁着泪光,哽咽着说道:“皇祖母,孙婿……孙婿感激不尽。只是,孙婿怕会想念绵和。”
太后轻轻拍了拍鄂伦的肩膀,安慰道:“鄂伦啊,你想孩子了就来你岳母如懿的翊坤宫看他。皇祖母知道,如懿也会很想念景妍的,她会好好照顾绵和的,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
这时,如懿也缓过了神来。她走到鄂伦身边,拉着他的手,眼中充满了坚定和温柔:“鄂伦,你放心吧。额娘会好好照顾绵和的,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你可以经常来看他,和他一起玩,一起成长。”
鄂伦听着太后和如懿的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他们说的是真的,他们真的会好好照顾绵和的。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然后看着如懿,眼中闪烁着感激的光芒:“额娘,儿臣……儿臣谢谢您。儿臣知道,绵和在您身边,儿臣很放心。”
如懿微笑着点了点头,她知道鄂伦是真心感激她。她也知道,抚养绵和不仅是责任,更是对景妍的一份思念和怀念。她会用尽全力去照顾绵和,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