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澜凝神静气,端坐在雕花书桌之后。她指尖轻捻着一支狼毫,饱蘸浓墨,笔尖悬于未经装裱的绢布之上,迟迟未落。窗外,细雨绵绵,敲打着庭院中芭蕉叶,发出沙沙的低语,江南特有的水雾氤氲,将远山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如同泼墨山水,意境深远。她目光流连于窗外的烟雨,心湖也似这雨雾般,被一层淡淡的思绪笼罩。
她的思绪不由自主地回到了与萧煜初次相遇的场景。那时,她为了躲避家中繁杂的事务,独自一人来到了清幽的古镇云水镇。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雨,将青石街道洗刷得格外干净,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新气息。她信步走入一家名为“半山堂”的古玩店,店内琳琅满目,陈列着各式古玩字画。她的目光被墙上挂着的一幅墨竹图吸引,画中竹枝劲挺,墨色淋漓,虽寥寥数笔,却已然生动传神。正当她驻足欣赏之际,耳畔传来一阵清浅的脚步声。
“姑娘好眼力,这幅墨竹,是出自晚明大家之手。” 一道温润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带着一丝清冽,如山间清泉。
沈清澜转过身,映入眼帘的是一位身着素色长衫的男子,他身姿颀长,眉宇间带着一股清俊之气,眼神清澈而明亮,如同夜空中的星辰。他的气质温和,却又透着一股沉静内敛的气息。刹那间,沈清澜感到一丝莫名的悸动。
“先生也懂画?” 她轻声问道,视线重新落回那幅墨竹图上。
“略懂皮毛。” 男子微微一笑,温和地说道,“画作如同人心,需用心去感受,方能领会其中真意。”
沈清澜再次抬起头,与他的目光交汇。他的眼神如同幽深的潭水,平静而包容,仿佛能洞察人心。
从那次相遇之后,萧煜似乎总能在不经意间出现在她的视线中。他带着她穿梭于江南的古镇小巷,讲述着那些古老的故事;他带着她漫步于田埂山间,感受着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他带着她品尝江南的特色茶点,分享着生活的点滴滋味。每一次相处,都如同在画卷上增添一抹色彩,渐渐地,他们的身影交织在江南的山水之间,成为了彼此心中最美的风景。此刻,她想要将这份美好绘制下来,让这些珍贵的回忆在绢布之上重现。
她深吸一口气,笔尖终于落下,在绢布上晕染开来。墨色随着她的心意流动,勾勒出远山的轮廓,描绘出蜿蜒的江河。她的心绪随着笔尖的游走而起伏,每一笔都饱含着情感的倾注。画中的山峦,是他们一同攀登过的云雾山;画中的江水,是他们一同乘船游览过的镜湖;画中的古亭,是他们在园林中休憩过的听雨亭。每一处景致,都镌刻着他们共同的回忆。
她的笔触轻柔而细腻,山峦层峦叠嶂,江水碧波荡漾,仿佛一幅真实的山水画卷在绢布上徐徐展开。她的内心,却如同这江南烟雨般,缠绵而细腻,思绪万千。她将这份深深的情意,融入到每一笔,每一画之中。画中山峦的巍峨,仿佛是他宽厚的肩膀;画中江水的绵长,仿佛是他们情感的延绵;画中古亭的静谧,仿佛是他们心灵的栖息之地。
画中的山峦,是那日他们携手攀登的云雾山。她清晰地记得,那日山间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他们拾阶而上,山风拂面,清爽宜人。站在山顶,俯瞰山脚下的村落,宛如一颗颗散落在绿毯上的珍珠。萧煜站在她的身侧,目光温柔地注视着远方,轻声说道:“这山间云雾,变幻莫测,人生也如是,唯有珍惜眼前景。” 她转头看向他的侧脸,阳光洒在他的面庞上,温柔而宁静,她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画中的江水,是那日他们泛舟游览的镜湖。她记得,那日湖面平静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远处的山峦如黛,近处的荷叶田田。他们坐在小舟之上,微风拂过,水波荡漾,仿佛置身于画中。萧煜执起她的手,指尖温暖而干燥,轻声说道:“这湖光山色,皆为良辰美景,愿与你共赏。” 她微微一笑,心中充满了甜蜜和宁静。
画中的古亭,是那日他们在园林深处发现的听雨亭。她记得,那日细雨霏霏,雨滴敲打着亭子的瓦片,发出清脆的声响。他们并肩坐在亭中,静静地聆听雨声,感受着这份难得的静谧。萧煜看着窗外的雨幕,低声说道:“这雨声,洗涤尘嚣,让人心生宁静,与你在此听雨,甚好。” 她静静地依偎在他身旁,感受着雨声的温柔,心中充满了安宁。
她的笔尖依旧在绢布上游走,山峦,江水,古亭,一一呈现,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江南山水图。她的心中,情感如潮水般涌动,将对萧煜的思念,爱恋,依恋,都倾注于笔端。这幅画,不仅仅是江南的山水,更是她心底最深沉的情感寄托,是对他们美好时光的珍藏,也是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许。她相信,这份情意,如同画中的山水一般,绵延不绝,永存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