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听罢面色缓和了很多,又看见旁边的槐生。
“沐槐生,你是朕亲封的‘民间御医’,又是女子。
你说说看,女子可能参加科考?”
沐槐生听见声音在头顶响起,额头也开始冒冷汗,李相末也用胳膊挨着她的胳膊。
感受到同袍支持的槐生定了定神,擦了擦汗回道:
“启禀陛下,我得陛下之令,这么多年一直依陛下之令,在民间四方游历义诊。
我所见到的女子,大多数都陷在泥潭中,却还在努力活着。
也有一些才气超然的女子,却只因她是女子,便只能困于那后院的四方天地。
我见到时,心中既怜悯她们,可若是这些女子向我倾诉,我又会劝她们对这世间充满希冀!”
“哦?这是为何?”
“在小人这里是因为陛下!”
“因为朕?”
“正是!”
“说说看~”
“遵旨~
我长大后得陛下赏识,赐了‘民间御医’。
可是在我之前,有边境的严大将军,如今夫妇两还镇守在余日关。
边境谁人不知,严大将军巾帼不让须眉。
这都源自于陛下用人唯贤,至今,严大将军仍是余日关守城主将。
陛下对严将军的任命,无比英明!
包括黎将军在军情方面,也是对严大将军唯命是从。
若论冲锋陷阵,我朝之中,至今都难有与黎将军比肩的。
可是黎将军深知自己的短处,更加相信陛下的英明决断。
看看边境这么多年的安定,便知道陛下运筹帷幄。
心系天下百姓,做的决定不拘一格,却是对百姓最好的。”
槐生悄悄看了眼皇帝,老皇帝面露了些笑意。
“都起身吧!
跪着像什么样子,你继续说说看~”
“对此事,心中反对的大人们,肯定不是一两个。
可是诸位大人都是读圣贤书,得了陛下青眼的贤能之人。
难道,大人们读了假书?”
“哦?此话怎讲?”
“陛下,天下间的女子,可没几人有机会专心寒窗苦读的。
女子们首先都要忙于学习生计,绣花、制衣、管账等等之类杂事。
读书只是在闲暇之余,心之所往罢了。
若如此还真有女子能参加科考,那也微乎其微了。
大人们反对,是怕丢人?
自己寒窗苦读,却比不过一个女子?
很多大人说自古以来,男尊女卑天理伦常。
这天下所有的男子,皆诞于女子的裙摆之下,却如此贬低女子。
陛下真龙天子,可是对太后娘娘极尽孝道,天下皆知。
为何陛下赖以信任的大人们,却如此贬低女子?
还是内心知道自己不如女子,知道陛下是贤明的君主。
怕日后被人耻笑,被天下人知道,自己竟不如自己之前一直看不上的卑微之人?”
槐生飞速看了下众人的脸色:
老皇帝面色如常。
齐峦看不出喜怒,眼神确是亮亮的带着鼓励,别的大人面色都不太好看。
“别的人我不知道,就说我,我自小得了机缘,得太保大人指点过几年读书识字。
小的切身感受:受益匪浅。
若非多识得了些知识,对医术的领悟能力不一样。
今日我也没有机会站在御书房,为陛下诊治。”
老皇帝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槐生心下安了安。
“陛下也是让公主们,很多的大人们,也让自家的女儿们,读书明理的。
我与李医正想法一样,相信读书对于人来说,肯定是好事。
至于女子参加科考,首先能不能考中什么的还未可知。
就是鲜有几个女子能高中,能像我一般替陛下分忧,我相信也不是一般的女子。
再说各位大人,无论男子女子,每次科考都会有学子高中。
与各位大人又不相干,大家各司其职主要是为陛下分忧,造福百姓。
别的,我相信陛下英明,无论男子女子定不会让其明珠蒙尘!
陛下自会有英明的决断~”
老皇帝瞥了一眼那些大人,大人们有些惶恐。
槐生赶紧趁热打铁,继续说道:
“纵观四海之内~
至今,唯我们大昊的陛下任女子为官,且结果天下人都看得见。
内有英明神武的严将军,和我这样的普通人。
外有吐蕃的新领主,吐蕃在陛下的英明指引下,百姓已经活出了人样。
可见陛下任用的是‘贤能’。
小人作为陛下的‘民间御医’,只知道做好陛下交代的事情就好。
任用‘贤能’还是得陛下的英明决断。
对于女子参加科考的事情,我没有什么看法。
我为那些女子生在大昊,遇到陛下这样英明的君主感到高兴~”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
说得好,果真是朕的‘民间御医’!
替朕治了百姓的病,还治了朕的头疾~
好,好啊~”
“是陛下英明,福泽深厚,庇佑万民!”
齐峦赶紧跪下,接上了这波彩虹屁。
“女子参加科考的事情,朕准了!
彭老、方老,你们与齐峦一起,负责后年的春闱。
到时候,朕会请母后一道去瞧瞧!”
“臣遵旨!”
三个大人一起跪下领旨。
“刚刚经历了大灾、瘟疫,好容易控制下来了。
各部的侍郎都还有闲心,操心科考的事情,看来都干得不错!
老大,你自明日起,领着弟弟们去各部,好好看看他们的活儿干得怎么样?
是不是真在为天下的百姓分忧!”
“臣等惶恐!”
侍郎大人们赶紧跪下。
“是~儿臣领旨!”
“你们先退下吧!”
几个侍郎大人忙不迭的退出去了。
“沐医,你也别‘民间御医’了,直接御医吧~”
“陛下,我早已领着医正的俸禄,李医正也喊我小师妹。
微臣早就是您的医正了,只不过一直被您任命到民间,为百姓造福罢了~
微臣这些年一直干得挺好的,得空就四处义诊。
回了邺都就给陛下请平安脉,管理管理家业,挣挣银子~
微臣再拿陛下赏赐的铺子挣的银子,去义诊。
微臣打小虽胸无大志,可是为陛下分忧的这些年,心中也渐渐有了些大义。
陛下于长大后的微臣,就像太保大人于幼年的微臣一样。
都是微臣的恩师,言传身教。
以行为影响行为,用你们心怀天下的大义,影响了微臣。
不敢欺瞒陛下,微臣游历四方,还去过别的国度,都替陛下给百姓们义诊了。
微臣觉得陛下胸怀的是天下,天下的穷苦百姓,在陛下眼里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