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
上临之以天鉴,下察之以地只。
明有王法相继,暗有鬼神相随。
忠直可存于心,喜怒戒之在气。
为不节而亡家,因不廉而失位。
劝君自警平生,可叹可惊可畏。
天命高临,地只深察。显然有王法相继,隐秘中有鬼神随行。
忠诚与正直应存于心中,喜怒则需谨慎控制。
因无法节制而使家业败落,因为不廉洁而失去职位。
劝君自警,警醒自己,生死成败尽在其中,令人唏嘘,亦让人惊畏。
话说当时,宋太公拿着梯子爬上墙头一看,只见火把照亮下,约有一百多人。
那中的两个正是郓城县新任的都头,是两兄弟:
一个叫赵能,另一个叫赵得。
两人齐声喊道:
“宋太公!若你明事理,就把你的儿子宋江交出来,我们自会放他一条生路;如果你隐匿不让他现身,等着看,连你这个老头子也要一起抓!”
宋太公问道:
“宋江什么时候回来?”
赵能答道:
“你别胡说!有人看到他在村口从张社长家酒肆里喝酒回来的,也有人跟踪到这里。”
“你还能狡辩什么?”
宋江在梯子旁说道:
“父亲,何必和他们争辩!”
“儿子既已自愿弃官,县里和府中都有熟人,明日如果被抓去上官司也无妨。”
“已经得到了宽恕,罪责必然减轻。”
“何必去求这些人!”
“赵家那个混账,竟然上升为都头,不懂什么是道理!”
“他和我之间素无情分,求他无用,不如直接放弃官职,免得受他的气。”
宋太公悲哀道:
“真是我亏待了你!”
宋江安慰道:
“父亲别烦心,官司上见了,反而是好运。”
“明日我躲到江湖上,遇到一群杀人放火的兄弟们,打入网中,又怎么可能露面见你呢?”
“即便将我流配到外地,终有期限,等我归来务农,也会日夜侍奉父亲,直到终老。”
宋太公叹道:
“既然儿子你如此决定,那我就不再阻拦,安排个好地方去吧。”
宋江爬上梯子,大声喊道:
“你们不要闹!”
“我的罪不过是犯了不该死的罪,既然已经得到宽恕,定会减轻处罚。”
“请两位都头先进我家喝几杯,明日一起去见官。”
赵能说道:
“你别以为我好骗!”
宋江回答:
“我怎么可能连累父亲和兄弟。”
“你们只管进屋来。”
于是,宋江下了梯子,打开庄门,请两位都头进庄里堂上坐下,并杀鸡宰鹅设宴款待。
那些百名士兵也都得到酒菜招待,还送去一些钱物。
宋江取出二十两花银,送给两位都头做封口费。
当晚,两位都头就在宋江庄上歇宿。
第二天清晨五点,三人一起走到县前下处,等到天亮,才见知县文彬升堂。
只见赵能、赵得押解宋江出官,文彬见到非常高兴,责令宋江如实交代案件。
宋江一口气供出了供状:
“不合于前年秋季,我将阎婆惜接为妾。”
“因酒后失控,发生争执打斗,误伤致死,我因此逃避了追捕。”
“如今被捉拿归案,交待前情,甘愿受罚。”
知县看完供状后,决定将宋江关入禁牢,等待处理。
整个县里的人听说宋江被抓,谁不心疼他,纷纷前去向知县请求宽恕,并讲述宋江平日的好处。
“况且阎婆惜家中已经无人依靠,如果能帮她一把,那也是为公。”
知县心里也有些宽容,便批准了宋江的供状,免去他佩戴枷锁,只是关进监牢。
宋太公马上准备好金钱,四处托人上告,送去赎金。
此时,阎婆惜已去世半年,而张三也失去了势力,不再来做冤家。
县里处理案件,决定给宋江六十天的缓期,届时会转交济州处理。
州府尹看了案情,决定宽恕宋江,并减轻处罚,安排对宋江施以二十杖刑,流放至江州监牢。
州府官员大多认识宋江,且他有钱财可以打点,因此没有人深究案件。
最终,宋江被戴上行枷,带着牒文和两名公差——张千和李万,一同押解前往江州。
那两个公差拿了公文,押解宋江来到州衙前。
宋江的父亲宋太公和兄弟宋清在等候,准备了酒席请公差们喝酒,并送上些银两,让他们放宽些。
接着,宋江换了衣服,打好包裹,穿上了麻鞋。
宋太公把宋江叫到僻静的地方,叮嘱道:
“我知道江州是个好地方,鱼米之乡,我特意花钱把你送到那里。”
“你安心在那里待着,我会派四郎去看你,钱财有人定期寄给你。”
“你此行正经过梁山泊,万一他们下山来劫你加入,不要听从,别让人骂做不忠不孝。”
“这件事你要记在心里。”
“孩子,路上慢走,天若有眼,你一定能早日回来,父子团聚,兄弟重聚!”
宋江泪眼盈盈,拜别了父亲。
兄弟宋清陪他走了一程。
临别时,宋江叮嘱宋清道:
“我的事情你们不用担心。只有父亲年纪大,我不能尽孝,这些年因为官司的事,已累得他背井离乡。”
“兄弟,你只要留在家里照顾父亲,不要跑到江州来。”
“你要守住家,不要让父亲无依无靠。”
“我在江湖上认识很多人,谁都会帮忙,钱财自有解决办法。”
“天若见怜,我一定有一天回来。”
宋清泪别,回到家中继续照顾父亲宋太公,后事不再提。
有诗作证:
“杀人亡命匿家山,暮夜追兵欲避难。
自此便从缧绁去,江州行见展云翰。”
“因杀人而亡命逃匿于家山,夜晚追兵来临,急欲避难。
从此开始被捉拿入狱,前往江州途中看见云翰展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