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鸿钧的支持下进行此事,本身也符合他的意愿,是在他指引下探索一条可行路径,寻求出路。
而对于地道而言,后土早已合于地道,并不能称作绝对掌管者,但她对地道影响力极强,有她的协助,则事情进展会顺畅许多。
对于这个安排,后土内心并无异见,因为她明白这对于她自己和地道的发展都是大好契机。
新形成的宇宙并入地道的范畴,这难道不意味着地道自身力量得到了壮大吗?
这一整套演化法则源自青玄和另一位,最初的运作也是他们在执行,然而实际得益最大的反而是其他圣人们,像是女娲与三清等人的境界都有所增进。
在接下来的一千多年里,青玄与伙伴未离开地府,但他们的同伴帮助后土在此处开辟了一座属于自己的洞天作为修炼之所。
虽然后土具备道躯不至于被困地府,但是建立洞府显然更适合作为修行地点。
地府弥漫着幽暗气息,死气重,缺乏生机,并不受到一般生物和巫族欢迎。
尽管管理地府的责任落到了后土肩上,但在事务管理方面她有自己的方法,身为领导者不必事无巨细地过问每一项工作。
现在成为圣人、完成巫族使命后的后土似乎更加洒脱自由,恢复成了之前那种自在状态。
接下来的日子里,后土进入短暂闭关巩固修为;同时另一位同伴借助地道规律继续修行参悟;至于青玄则在恢复因战斗耗损的体力与元气。
一日醒来,青玄将视线投向阴阳交界处——此时同伴出现在一旁,而不远处刚刚结束闭关的后土也显现身形。
六位拥有强大气息的身影现身于地府之外正是几位来自天道的至圣。
为接待这些来宾们临时开辟出一块场地,众位圣人各自找到盘膝 ** 之地。
现场氛围庄重肃穆,在场众人都是当世最强大的存在。
青玄一行人的到场引起了一丝惊讶,因为早前解决巫妖纷争正是他们的手笔,但大家很快接受了这一点。
后土从证道成圣这件事上带给他们不少震动,在她成为圣人以前谁也没想到过祖巫也有这样的潜力。
更重要的是后土地位特殊——不仅仅是普通意义上的圣人,更是直接融合入地道的存在。
准提最先打破寂静表达敬意:“恭喜你大道成就,圆满圣位。”
随后其它五位也相继送上祝贺的话语,气氛一时和谐愉快。
只是寒暄过后,谈话切入正题。
“各位不是单纯来庆祝吧?想必是为了讨论轮回之事。”
后土直截了当提问。
对方坦然回应:“您立下如此伟大的规则系统确实令我辈感佩。”
但玉清接着说,“事关天地万物,意义重大才不得不来求证。”
“我们早就涉足过关于生灵存亡方面的研究,但相比您,显得太过单薄。”
接引坦诚道明己意。
“今天我只是来道贺,所以随他们一起来看看罢了。”
女娲笑谈,她态度最为轻松,纯粹抱着观景心态参与进来。
不想错过这么一场聚会让自己像个离群者。
此时所有目光转向了青玄及同伴。
“我们是被后土邀约至此相聚谈心。”
青玄淡定回答。
事实上,真正决定着这场会谈走势的是天道支持者和追求另类智慧的人之间的微妙对立关系——两者虽均出自鸿钧教导却走了完全不同的大道:一方面是以传统天道为导向;另一方面则是仙佛二宗相结合的新思想体系——两派之间的理念区别明显特别是在处理生死轮回这样至关重要的课题上更是如此。
“那么各位有何建议呢?”
后土问道,随即各表达对轮回的不同见解。
圣人们对天道功德秩序的构建各有想法和主张,但都认识到需要完善这部分系统。
然而,具体的完善方式仍有待共同协商探讨。
青玄明白,这场对话将是未来秩序演变的一个开端,两种不同的道路交汇碰撞在这片虚空中。
在这一场合中,青云所料到的是无明和慧心提出了一种与轮回相关的未来命运设定。
这种理论认为当下的善恶业果会直接影响未来的轮回状态。
“天道设立的功德和业障体系意在指引众生遵循天地间的大道规则。
我们现在的提议可以引领大家追求善良行为,避免罪恶;众位觉得怎样?”
无明说道。
他与慧心早已对这些理念进行过深入研究,并构建了自己的教义系统,与传统的三元道统相比,在此方面更为超前。
而三元道师对此领域缺乏具体计划,显得相对不足。
女娲则没有太多见解,只是静观其变。
玄始提出了反对意见:“依我看这种方法不妥。
命运应由上天决定,岂能由我们裁定?生命应当着眼于现世,并非一味等待未来解脱。
这样做似乎对众生不太公允。”
“我知道两位是用这种方法招揽信徒、汲取力量,”
玄始略显尖锐地说。
“然而我认为这样利用人们对来世的渴望是有问题的。”
无明反诘道:“我们旨在拯救所有生灵于苦难,建设一个完美的净土世界。
这里并没有欺诈成分。
你看不到这里的和平,没有人因争斗死去,这与外界完全不同。”
“你们所说的‘脱离苦海’在我看来只是一种幻觉。”
青玄附议说。
“人们被误导去依赖不确定的来生。
这不是自欺吗?而且试图篡改后土所设的轮回,更是不合道理!”
双方继续激辩下去……
随着讨论升级,争论不仅限于轮回本身,还扩展到了对于大道的理解。
分歧越来越明显。
后土最终表明立场,提出基于众生的基础来确立轮回制度。
并确定人、兽、畜牲各归为不同的循环类别。
对于修罗族等特定存在也设立专门的轮回家族。
最终划分成六类:天人道、人间道、兽类道、鬼类道、阿修罗道及炼狱道等六大分野。
不过关于上三道与下三道的区别,仍有不同见解。
值得注意的是,青玄内心并不认同以今生作为评判依据的观点,反而强调生命应该清清爽爽来去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