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出身,汉高祖的祖上虽曾是魏国丰公,但秦统一六国,汉高祖成为贫民,他不从事生产,反倒结交三教九流,在寡妇家蹭吃蹭喝。可以说是地痞流氓。汉高祖同乡,左丞相樊哙,出身卖狗肉。”
“汉武帝时,大将军长平侯卫青曾是平阳公主的骑奴,七次出击匈奴,收取河南。商朝伊尹奴隶出身,后辅佐商汤灭夏建国,商汤死后,又辅佐四任商王。”
“出身并不是枷锁,困住人的一辈子,只是决定人生的起点。最终官居高位,亦或是碌碌无为,靠个人的奋斗以及能否抓住机遇。”
“沮先生,天下名士多,但无人赏识、怀才不遇的出身微寒子弟更多。”
贾彦祖说完这番话转身离开,嘱咐小兵看好沮授。曹操心慕名士,要杀也是曹操下令才能动手。
沮授身上的枷锁解开了,但不是袁绍解的。
曹操见沮授,虽沮授不降,但曹操厚待,留在军中。沮授寻找时机盗马,想要回到袁绍帐下。曹操大怒,下令杀沮授,后在黄河渡口为他建坟安葬。
却说袁绍回到冀州,一想到败在曾经的跟班曹阿瞒手中,渡河之时的狼狈模样,就烦躁,连政事都无心过问。
最近袁绍之妻刘氏劝他立袁尚为后嗣。袁绍招来谋士询问。
袁绍不知道的是,审配、逢纪押宝袁尚,辛评、郭图押宝袁谭。四人各为其主,吵得不可开交,口水喷溅。
审配、逢纪赞同袁绍立袁尚,顺着袁绍的话说。
辛评、郭图要阻止袁绍,就从反面说。
正方辩手:“袁尚生母是主公正妻,为人礼贤敬士、温文儒雅、文武双全,容貌俊伟,有主公之姿,可立。”
反方辩手:“主公,自古废长立幼,乱萌也。曹操未除,南边尚不安定,此时立后嗣恐兄弟相争发生内乱。曹操得知后,必定引大军压境。主公正值壮年,不必急着立嗣。”
袁绍一听,有点道理,我身体康健,还能再战许昌。
“此事后议。”
刘氏的枕头风也没能吹动袁绍的心。
建安六年二月。
贾彦祖在许昌造出了第一批糙纸。又经过多次试验,贾彦祖做出了洁白的宣纸。
宣纸一出,贾府的门槛要被踏破了。
虽然贾彦祖已经将制作工艺上交了曹操,约定好分成,但他们等不了啊。
曹操派人督造宣纸和糙纸,预定的份额已经满了。曹操准备派人将宣纸高价卖往荆州、江东、徐州等世家大族聚集之地,文人墨士云集之处,以填补军费空虚。
汉献帝刘协用了第一批宣纸,夸赞宣纸光洁如玉、光而不滑,写字、作画墨分五色、墨韵清晰、层次分明。
不能执掌朝堂,那就纵情书画,将愁绪融于画中、藏于诗中。
有了汉献帝的认可,宣纸一下子火出圈,还未卖出一张就已经扬名千里之外。
丞相府。
曹操在宣纸上作画,着墨后自动晕开,深浅浓淡一笔落成。
“好纸!好画!好诗!好字!”
曹操作画完毕,静置等待墨水干透。他转头看自己的杰作,装裱后悬挂在墙上,平铺挂了一面墙。
“彦祖说,宣纸若是保存得当可以上百年。若真如此,我的后代子孙都能瞻仰我的画作。只是,我府中的宣纸快要用完了。我灵感如泉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宣纸不够用啊!彦祖啊,你怎么不早点做出来?”
荀彧在门外,“主公,听闻你的头风病还未好,我来看望。”
曹操连忙在额头绑上抹额,想收起新画,但是墨迹未干,此时卷画,一幅好画就可惜了。
曹操靠在罗汉床上,眉头紧皱,装作不舒服的样子。
“文若,进来吧。”
荀彧推开门,闻到一股墨香,向书桌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