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此时的脸色才有所松动,但是依旧没有让朱允熥起来的意思:“郑国公与殿下舅甥情深,等待郑国公出征,多多与郑国公通信,询问前线战事才是,别让郑国公累坏了身子!”
朱允熥自然明白了朱棣此言的意思。
对方是想让朱允熥通过写信让前线的常茂知道,他在朱棣手里,若是常茂敢有什么异动,朱棣第一个杀的就是他!
“陛下说的是,等到郑国公出征,我必定多多写信,询问他的身体状况!”
朱棣见此,也算是恩威并施了,他点了点头,朱允熥这才敢站了起来。
“陛下,臣告退。”
朱允熥小心翼翼地拉着赵有容的手离开了慈光殿。
帝王之心,果然深不可测,朱允熥这也算是第一次领略到了朱棣的天威。
此时,天边霞光渐满,落日欲溶,从生死关走了一遭的二人,也终于逐渐放松了紧绷的神经。
“有容,你去帮我煲碗汤喝,然后跟岳父大人报个平安,我们被陛下召见这件事,想必很快就会被一些人知道,我怕岳父大人担心。”
赵有容点了点头。
正如朱允熥所料,他们被召见这件事,很快相关人士全部知晓,他们的反应也各不相同。
在军中正在阅兵的常茂知道了,也是有些后悔自己的鲁莽,不过听到朱允熥安然无恙地走出了朱棣的寝宫才松了一口气。
“郑国公不必多心,这也是陛下体恤关心皇太孙,你尽管明日好好地出征便是,若是能够将逆贼叛党尽皆缴杀,允熥殿下自然不会有什么危险。”
常茂身边,一个提着公鸭嗓的公公说道。
此人标准的宦官打扮,也是此次常茂随行的监军,属于朱棣的心腹王恩。
常茂岂能不知道这是朱棣在威胁他,让他投鼠忌器。
本就是直心肠的常茂说道:“不必王公公提醒,此战行军路上漫长,王公公还是好好地担心担心自己吧!”
常茂转身而去,只剩下王恩看着他的背影冷哼了一声。
暗室内,朱允熥面前打开一则密信,看完密信的内容后,将之放到一旁燃烧着的烛火处烧了。
“四叔,好戏才刚刚开始,不知道接下来我给你的这个惊喜,还喜不喜欢?”
燃烧着的烛火映照着朱允熥有些阴冷的面容,在暗室中遽然熄灭。
……
济南府
朱允炆一干人等仓皇跑到济南之后,可谓是狼狈不堪。
安顿了下来,济南府相铁铉无比郑重地接待了朱允炆一行人。
听到朱允炆所说的朱棣罪行之后,铁铉更是直接暴走,那须发都快像是钟馗一般,爆炸了开来。
“燕王简直大逆不道!那李善长分明就是勾结蓝玉!假托矫诏,夺取皇位!”
铁铉激动地说着,唾沫横飞。
他是一个非常铁杆的正统拥护者。
朱元璋若是殡天,那必定是太子继位,太子若是也死了那必定是皇太孙,怎么也轮不到朱棣来做!
朱棣手里的那封诏书,没有多少可信度!谁也不会信那是皇帝临终遗诏,这东西,有没有都一样,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朱允炆终于在铁铉这里找回了自己身为皇帝的优越感。
铁铉一口一句陛下叫得他颇为舒坦,大有把铁铉封为宰相的冲动,对他大呼忠臣!
“陛下且放心,在这济南府,您可尽情居住,臣下这就吩咐下去安排人打造行宫,接下来,我们就发布诏书昭告天下,令天下诸王讨伐燕竖的不臣之举!”
朱允炆听了,简直要对铁铉竖起大拇指。
此时一旁的杨士奇说道:“陛下,臣有一计,可令朱棣不再如此猖狂!”
对于这个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的翰林院编纂,朱允炆也是颇为看好,他的身边正好缺一个谋主,朱棣有姚广孝,李善长之流,他也应该有个商量事情的人才是。
黄子澄、齐泰等人太过书生气,而杨士奇机敏有余,又见多识广,是个好苗子。
“东里不知有何见解,速速说来。”
杨士奇正言道:“朱棣次子朱高煦如今封地就在山东之地,我们何不直接擒下朱高煦,令朱棣投鼠忌器!”
杨士奇此言,令几人都有些倒吸了一口凉气。
唐仲实此时说道:“不可!先不说这样会不会惹怒朱棣,若是这样做,与小人何异?我们原本占据的道义会立刻化为乌有!”
杨士奇却反驳道:“纵使唐尚书说的有理,你怎么会不知道朱高煦会前来攻打我们?我们主动出击,也是为了防患于未然!”
朱允炆此时心里早就对朱棣恨的牙痒痒,听闻朱高煦如今就在山东境内,恨不得立刻把他抓来,生吞活剥!
“俞通海!给你两万兵马,去把朱高煦给朕请来!”
俞通海也是老臣了,如今看到为了一个皇位,朱家子孙手足相残,实在是有些于心不忍:“陛下,唐尚书说的有理,那毕竟是您的兄弟,何必作出手足相残的事情来?”
杨士奇冷笑一声,不依不挠道:“先做出这样事的,不是我们,是燕王!”
朱允炆此时已经听不进去其它人的劝谏,对着济南守将谢贵道:“给我带兵前去给我把朱高煦给朕捉来,朕封你为大将军!”
济南府的这些人平生没得到过什么功劳,如今听说有这样的机会,自然是跃跃欲试。
朱允炆却不察此时的杨士奇嘴角处,浮现一抹奇异的笑容。
“陛下!金陵方向有变!朱棣派遣郑国公常茂率领大军前来讨伐!”
这则消息伴随着一个慌乱的小宦官传到这里来,朱允炆等人皆是坐不住了!
“谁?常茂?他不是朱允熥的人吗?怎么会为朱棣效力?”
朱允炆等人一时间大为不解。
还是杨士奇老神在在:“这想必是朱棣的驱虎吞狼之计,为的就是我们与常茂自相残杀!削弱陛下与允熥殿下的实力!”
“朱棣,实在可恨!”
朱允炆反应过来,不禁破口大骂。
“诸位,谁可敢去与常茂一战?”
朱允炆目光扫下,不少人都有些发怵。
人的名树的影。
对于常遇春的后代,他们没有十足的信心。
杨士奇却道:“陛下,我有一计,可令敌军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