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现在是真的怀疑,自己是否出现了幻听。
“这怎么可能?”
“清河崔氏有这么好心?”
“当初我去借粮,却被他们羞辱一通。”
“甚至都说过,大唐的江山,是我们李氏皇族的江山,和他们没有任何的关系,除非是公开表示江山和他们共治。”
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人却坐在了龙椅上。
感觉自己的脑子都要转到冒烟了。
受到震撼的绝对不止李世民一个人。
其他人也同样是内心充满了不解,甚至都怀疑这是不是几大世家又搞出来的幺蛾子。
卫国公李靖急急忙忙的去往李宽现在所住的府邸。
他的心中充满了不解,而且完全想象不到李宽到底用了什么样的手段。
也正是如此担心是不是几大世家联手想要对付李宽,而这个计划只是开端。
那些人怎么可能会如此好心?
他想不通也不知道结果,更是没有了解过任何的细节,但他最担心的就是李宽那边出什么事情,李宽在他的眼中乃是千古一帝。
虽然李宽还没有登基成帝。
但在他心里,除了李宽之外,绝对不可能有第二人适合这大堂里是江山的明主。
以前他绝对不会去支持皇子之争。
但是现在他却改变了主意。
如果谁敢去和李宽争,那肯定要过他这一关,李宽用实际行动和足够的智谋,彻底的征服了他。
听到卫国公李靖前来。
李宽立刻让人把他请了进来。
当来到大厅,李靖首先看到了李宽身边乖乖站着的两个人。
除了崔家主便是范阳卢氏的家族之人。
对方并不是家主,而是留在长安城的负责人。
他见过这个家伙。
只不过他现在看到两人的表情和神态,总感觉他们像是奴才似的。
“卫国公来了,请入坐!”
李宽笑着打了声招呼。
卫国公李靖也反应过来急忙上前行礼,不过他却没有多说什么,而是静静的站在了一边。
因为他知道这既然还有事要谈,自己是否应该避嫌!
李宽微笑的道:“你们继续说吧,卫国公是自己人!”
“有什么事情他也可以知道,而且有很多事情都是需要他去帮我实施。”
清河崔氏族长,立刻笑着朝卫国公李靖点了点头,随后这才接着说。
“殿下,我们两家已经做出了表率。”
“之前有人和我说过,说的再好听,都不如实际行动来证明。”
“除了支持殿下的所有命令之外,我们将田地全都拿了出来,那些田地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况且还可以利用这件事情看清楚家族内的很多人。”
“也是要利用这件事情将家族内的不同声音彻底铲除,他们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有些家伙总是想要背地里面搞事情,但是我们肯定不能同意,对于那些人立刻就要快刀斩乱麻。”
“我们也不会再把他们当成主人,以后我们就是殿下手上最锋利的那把刀。”
“也可以是殿下手中最凶的那条狗。”
“作为一名好的下属,我们是绝对不可能给殿下带来任何的麻烦,首先就要维护殿下的名声。”
李宽脸上露出了满意的表情:“你们两家做得很好,至于其他三家会不会有什么样的作为,我也懒得去关心。”
“反正他们迟早都需要把这些东西交出来。”
仿佛是为了验证他的话。
刘公公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先是朝着李宽行礼以问候,随后才把目光看向为国公李靖。
李宽依旧是微笑点头。
刘公公知晓卫国公李靖以后就是绝对的自己人,所以也没有任何的隐瞒,直接将一封书信交了过去。
“殿下,其余三大世家都已经把手中的地契汇聚在一起,随时准备运往长安城,他们说了要把这些地契全部都交给殿下来处理。”
“他们不需要去赚取这样的好名声。”
“毕竟在本地他们的名声已经不太好了,而且他们这就相当于是把自己全部送给了殿下来处置。”
“而且他们名下的那些仆人,以及签了生死契约的下人,全部都要交给殿下。”
“同时也让老奴转达一句话,他们就是殿下的狗。”
崔家主和旁边的卢氏负责人,都是目瞪口呆。
他们原本以为自己所做所谓已经足够像一条狗,也足够舔。
可却没有想到其他三大家族昨天没有丝毫的表态,今天却来了一招更狠的。
连最起码的名声都不要了。
更是要把这个恶人做到底,让李宽来做这个彻彻底底的好人。
其实他们心中都清楚,如果继续执行李宽的命令,以后这中原大地将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处。
但是以至此,他们已经没有了后退的路。
谁敢退缩或者是想要龟缩不前,李宽绝对会挥起屠刀,把他们全部都给剁了。
他们现在连做缩头乌龟都没资格。
李宽眉头一挑,嘴角的笑意更浓。
“很好,非常不错!”
“让他们把那些地契都送过来吧,同时安排暗卫的人,盯好了当地的某些人,如果有谁想要从中作梗或者是想要在里面搞事情,那就直接把人带到长安城!”
“若是做的太过分,就地直接公布他的所作所为,让本地被欺压的那些普通百姓,教他做人。”
“就如同当初在蓝田县,让百姓去阻止他。”
“我大唐子民生来人人平等,没有谁可以骑在他们的头上作威作福,包括我在内也是一样。”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他再次说出了这句话。
或许并没有人真的会把这句话实施。
但李宽这就相当于是给自己定制了一个枷锁,随时都会有人拿这句话来找他的毛病。
他完全不怕这些,毕竟他只要是大刀阔斧的去改变。
背后还有文臣武将的支持。
他相信那些人绝对能看得出他所作所为的结果。
只要那些人能帮忙往前推进,绝对用不了多少年,整个大唐的风气都会焕然一新。
有史以来,大唐是风气和包容最大的年代。
这就是为什么李宽敢大刀阔斧改变的底气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