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牧府内的喊杀声彻底平息,那刺鼻的血腥味在空气中弥漫着。
沈今安听闻事情已了,沉默了许久,终是缓缓开口,命人将早已准备好的告示张贴于冀州军营帐中各处显眼之地。
告示上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
“今查得振武军、骁锐军、朱雀军等军中百人将以上诸将官,竟胆大妄为,暗中贪污军饷近百万两,致使我冀州军士卒们饱受饥寒,战力大损,更有包藏祸心者,意图谋反,私藏甲胄,妄图颠覆我冀州安稳之局势。”
“此等恶行,天理难容,本州牧痛心疾首,为正军法,已将此等不忠不义之徒尽皆伏诛。现特将追回之百万两白银用以犒赏诸位忠心耿耿、奋勇杀敌之士卒,愿我冀州军上下一心,共保我冀州太平昌盛。”
这告示一经贴出,瞬间在冀州军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谁也不是傻子,一下子杀了这么多人,这么突然,真的难以服众。
只是如今军中将官只剩那些伍长。
根本无力提出质疑,更不用说组织兵马。
沈今安雷霆手段之下,挑选的心腹将领们纷纷带着任命,进入到振武军、朱雀军、骁锐军中赴任。
任职各军的百人将,都尉,千人将,营将,参将。
沈今安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在这三军的地位,特意从府库之中调出来白银百万两分发下去,当然对外宣传还是贪污款分发。
他亲自监督着财物的分配,确保每一笔银子都能准确无误地发放到士卒们的手中。
八万大军的士卒拿着沉甸甸的银子。
随着白银的分发,军中对沈今安的怨言才逐渐减少。
取而代之的是对他的些许感激和期待。
沈今安更是趁着这股劲头,将这八万大军全部打乱,编制全部打散,通通并入昭武军。
重新组建三卫兵马,并让自己新提拔的心腹将领,出任兵马使,
朱雀卫兵马使,由江雀任职,定兵三万。
振武卫兵马使,由汪煜任职,定兵三万。
骁锐卫兵马使,由滕辉任职,定兵三万。
兵马不够继续由各郡县征兵,转至邺城,加以编练。
江雀、汪煜、滕辉三人皆是沈今安在冀州新提拔出来的心腹将领。
沈今安下令虎贲卫、龙骧卫脱离昭武军编制,划为近军,两万余人。
如今昭武军一共七卫。
羽林卫、虎豹卫、先登卫、飞熊卫、朱雀卫、振武卫、骁锐卫。
每卫三万兵马,共计二十一万余人。
沈今安觉得形势已经被他完全掌控,于是传出三位将军病逝的消息,便举办了隆重的葬礼。
葬礼当日,整个冀州城缟素一片,哀乐低回。
沈今安亲自带领一众官员和将士们出席,神色悲痛而庄重。
在葬礼上,沈今安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悼词,赞扬三位将军的功绩,声泪俱下地表达对他们的怀念与哀思:
“诸位将士,今日,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送别李员彭、韩猛、颜梁三位将军。
他们是我冀州的庭柱,一生驰骋沙场,征战四方,为了我们的安宁,冲锋陷阵。
忆往昔,烽火连天。
幽州之战,带领我们冀州的将士奋勇杀敌,浴血沙场。
然而,命运无常,苍天无情,竟让他们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他们的离去,是我冀州巨大的损失,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痛。
但他们的精神永在,他们的热血永远流淌在冀州的大地上。
三位将军,你们放心去吧。
愿你们在天之灵安息,佑我冀州长治久安,繁荣昌盛!”
葬礼结束后,沈今安下令成立了忠烈祠,并告知以后为冀州立下功勋的将领,都会安置在其中。
他的目光扫过那摆放着的灵柩,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下令诛杀他们时的场景。
为了权力,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
如今,他站在这里,假惺惺地说着怀念之词,这些曾经为冀州出生入死的将领,最终却倒在了自己的刀锋之下。
然而,尽管葬礼隆重,沈今安的悼词情真意切,但军中仍有一些人心存疑虑。
一位老兵在营帐中低语:“这事儿,总觉得透着蹊跷,三位将军怎么就突然病逝了?”
身旁人赶紧捂住他的嘴:“莫要乱说,小心掉脑袋。”
但私下的议论并未停止
“沈今安为了独揽大权,杀害忠良。”
“那三位将军是被冤枉的,死得不明不白。”
沈今安听到密探来报,心中恼怒。
开始大力加强对军队的思想控制。
他决定召集全体将士训话。
昭武军七卫,近军两卫,近二十三万大军,集中在邺城北侧的大平原上。
在点将台上,沈今安目光扫过台下密密麻麻的将士,大声说道:“今日,本州牧要问尔等几个问题!”
“冀州牧是谁?”沈今安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
在指定的区域,有着传话的将士,确保所有人都能听到。
台下将士齐声高呼:“沈今安!”
“冀州的兵要听谁的?”沈今安再次发问,语气严厉。
“沈今安!”将士们的回答整齐划一。
“冀州的兵是谁的?”
“沈今安!”声音震耳欲聋。
“是谁发给你们军饷?”
“沈今安!”
“是谁能让你们过上好日子,让你们的家人衣食无忧?”
“沈今安!”
沈今安满意地点点头,接着说道:“本州牧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冀州的繁荣昌盛,为了你们!只要你们忠心耿耿,本州牧绝不会亏待你们!”
将士们鸦雀无声,心中虽仍有疑虑,但在这威严的气势下,无人敢表露半分。
自那以后,沈今安要求,冀州上上下下,所有兵马,包括各地郡兵,每日训练前,必须高喊这五问五答!
负责早训的将领们站在前列,神情严肃,待士卒们整齐列队后,便会大声喊道:“问答开始!”
“冀州牧是谁?”
“沈今安!”将士们扯着嗓子齐声回应,声音冲破云霄。
“冀州的兵要听谁的?”将领紧接着发问,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
“沈今安!”又是一阵震耳欲聋的高呼。
“冀州的兵是谁的?”
“沈今安!”这回答仿佛已经成了一种本能。
“是谁发给你们军饷?”
“沈今安!”随着这一次次的问答,操练场上的气氛越发显得庄重。
“是谁能让你们过上好日子,让你们的家人衣食无忧?”
“沈今安!”回答过后,便是片刻的寂静。
随后才是将领们开始指挥着士卒们进行日常的训练,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
起初,不少将士对此极为抵触,私下里也会偷偷抱怨。
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在沈今安不断地恩威并施之下,军中对这每日必问的五句话竟渐渐习惯了起来。
新入伍的士卒们更是将其视为理所当然,他们未曾经历之前的那些变故,只知晓如今沈今安大人掌控着冀州军政大权,能给他们足够的军饷。
而那些心存疑虑的老兵们,看着身边士卒态度的转变,也只能无奈地跟着附和。
沈今安听闻军中对这五句话的问答已逐渐接受,心中稍安,他要稳固自己在军中的绝对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