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座水莲福地都因此震荡不停,连带福地气运都被一齐压制。
那头玄鸟更是被深深嵌入地面,骨骼嘎吱作响。
以林错自身为中心,周遭青色道气压的玄鸟哀鸣声不断。
金乌宫主欧阳昊,只是站在一旁,默不作声。
林错笑意不减。
“傲骨也没有几两重啊。”
一头身负金乌血脉的玄鸟,非梧桐不栖,非灵泉不饮。
瞧着倒是颇为傲气,只是如今不得不匍匐在地,原来傲骨也没有几两重。
直到这头玄鸟彻底臣服,发出一声祈求一般的啼鸣之声。
将整座水莲福地压制的青色道气才缓缓散去。
欧阳昊在一旁,屏气凝神,默不作声。
玄鸟颤抖的从地上站起,却头颅垂下,不敢直视眼前之人。
原本用以栖息的巨大梧桐,此时也已经被硬生生碾成一摊粉末。
林错伸出一手,张开手掌,居高临下,一手握住玄鸟头颅。
“那便多谢了。”
下一刻,玄鸟通体都有赤色流光浮现,于羽翼上刻画出无数符文。
林错双眸转为金色,青衫无风自动,猎猎作响。
站在一旁的欧阳昊此时脸色猛然煞白,紧盯着一旁的林错。
欧阳昊此时难掩震惊神色。
每一位证道天人境的大宗师,都有一道本命法门。
感受着林错身上气息,以及那对金色眼眸,欧阳昊心中了然。
这便是林错的本命法门!
江湖上早有传闻,林错武学天赋旷古烁今,曾经试图将整个天下武学融于一炉!
身负万般武学在身,最终亲身开出一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本命法门......
太玄道经!
林错双眸转为纯粹金色,仅仅是按住玄鸟头颅,牵扯着玄鸟自身的金乌血脉都沸腾不已!
玄鸟身躯上,无数赤色符文之下,隐匿有极少数的金色丝线。
这便是传说中的金乌血脉!
这头玄鸟下意识地想要挣扎,可在见到林错那双金色眼眸之后,又猛地压下身子。
如今的林错,哪怕是想要剥离出金乌血脉,也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林错神色平静,神识扫过一幅模糊画面。
画面极快,一闪而逝。
片刻,林错眼眸中的金光缓缓消散,周遭气息也随之平稳。
直到整个水莲福地,再无一丝真气流窜。
一根赤色羽毛被林错摘下。
“好了。”
林错淡然开口,然后毫不犹豫,就这么转身走出水莲福地。
那头仍旧低下头颅的玄鸟,直到林错背影都消失不见,也不曾抬起。
欧阳昊紧跟在后,却并未多问。
林错从袖口中取出一小捧湛蓝泉水,笑道:“此事多谢金乌宫了。”
这一小捧湛蓝泉水中,蕴藏极其浓郁的灵气。
仅一眼,欧阳昊便认出了这捧灵泉。
“甘怡泉?”
正是只有甘山福地在有的甘怡泉。
欧阳昊却并未接手,说道:“玄鸟冲突林宗师,金乌宫自觉有愧,林宗师不必如此。”
林错只是将这捧甘怡泉随手一抛,就这么落入水莲福地之中,如同落地生根。
“林某既然有言在先,又岂能食言?”
欧阳昊双手抱拳,沉声道:“金乌宫多谢林宗师!”
林错双手拢袖,说道:“好了,不必再送了。”
说罢,林错身形便消散在金乌宫之中。
毫不拖泥带水,就此离去。
欧阳昊直起身子,站在原地,沉默良久。
至于林错在玄鸟身上看到了什么,想要印证何事,恐怕也只有林错一人知晓。
————
稷下学宫。
久负盛名的儒家圣地,被誉为天下求学之人的龙门。
前不久,稷下学宫新来了一位年轻人。
一位剑修亲自护送至此,最终凭借一柄剑鞘,将那位年轻人送入学宫。
东湖书院。
朗朗读书声不断。
一位身穿儒衫的老人站在最前方,亲自授课。
老人乃是稷下学宫十二圣人之一。
稷下学宫之中,拢共有十二位圣人,皆是学问极高。
十二人修行儒家浩然气,以此踏入金身境,又各自分出十二条学脉,开创十二书院,招揽儒家弟子。
这十二人也被称为儒家十二圣人。
余易被师兄王振送入稷下学宫之后,便拜读在东湖书院之中。
开创东湖书院的圣人,名为伯虚,字子析。
伯虚视线看向最后方的那位少年。
余易此时正摇头晃脑的读着儒家经典,浑然不知伯虚的视线落在自己身上。
伯虚走到余易身旁,问道:“余易,如何了?”
余易站起身子,恭恭敬敬说道:“回老师,如今已经能够背诵了。”
伯虚点点头,随即问道:“如今在稷下学宫,生活可还适应?”
余易笑了笑,说道:“一切都好。”
伯虚微微一笑,说道:“那便好。”
这位并非是儒家出身的少年,当初持一把剑鞘而来。
由一位圣人亲自察看,发现剑鞘之中,蕴含有一道浩然正气。
最终余易破格进入稷下学宫,拜入伯虚门下,进入东湖书院。
余易对于当初林先生的告诫,牢记于心。
闲来无事的时候,便会用心练字。
除此之外,余易也不曾对伯虚提起林先生。
伯虚点了点头,随后便转身离开。
余易重新坐下,继续读书不停。
可已经转身的伯虚,此时却是眼底闪过一丝疑惑。
已经是金身境的伯虚,能够隐约察觉到,余易心窍之中,似乎有一件极具灵气的东西。
只是以余易的身躯,想要承载这件灵器,极其困难。
伯虚眉头微皱。
“究竟是谁?”
能够有如此眼界,将余易送来稷下学宫,以儒家浩然气中和那件灵气的道气。
那人必然是境界极高,绝对是一位上三境修士无疑。
想到这里,伯虚想到了那位护送余易而来的白袍剑修。
那位剑客自称是余易师兄,剑客剑鞘中藏有一道浩然正气,境界已然是金身境。
如此年轻的金身境剑修......
放眼天下,也是极其罕见。
思虑片刻,伯虚轻轻摇头,并未深究此事。
圣人云有教无类。
不管余易出身如何,心有善念,知礼愿学,那便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