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娘想着也没别的地方可去,就准备去找个酒楼坐坐。
谁知车行到半路,就听见外面一个熟悉的少年声音在喊。
“娘,您老胳膊老腿的,就别再追着我打了!”
接着一个妇人跟着骂道,“臭小子,让你去上学你不去,一天到晚招猫逗狗的,看老娘不打死你!”
珍娘听出了声音,连忙让二壮停了下来。
她掀开车帘,大声朝正在打闹的母子俩喊去,“沈大娘!狗蛋!”
听到熟悉的呼喊,被追的到处乱窜的少年,立刻停住了脚步。
追着他的妇人却慢了半拍,手上的扫帚没来得及收住,便结结实实打在了少年的身上。
“嗷呜……娘,你怎么还打,珍娘姐姐叫我们呢!”
这少年正是狗蛋,他抱怨了两句便扶着沈大娘,走到珍娘的车前。
“大娘,这是出了什么事情?”
好像每次见到沈大娘母子,两人都是打的鸡飞狗跳的,珍娘不禁觉得好笑。
沈大娘见到珍娘高兴极了,但是听她问起狗蛋的事情,她就气的肝儿疼。
“这孩子太不成器了,前些日子我花了几两银子送他上学,结果他不是在学堂里打架,就是跟夫子顶嘴。”
沈大娘呕得要死,“今儿个我有事去学堂找他,结果才知道他今天压根就没去上学,你说这臭小子该不该打!”
狗蛋是他唯一的儿子,也是他唯一的亲人。
她希望孩子有出息,以后能过的好一些,她有错吗?
沈大娘想起这些年吃过的苦头,忍不住红了眼眶。
珍娘连忙安抚,劝慰道,“大娘,狗蛋不是不懂事的孩子,咱们不妨问问他为什么不上学,或许这其中有别的隐情呢?”
听珍娘这么说,狗蛋的眼圈也红了,有些委屈地道。
“珍娘姐姐,我不是有意不去上学的。学堂里的同学看不起我,还说我和我娘是乡巴佬,我才跟他们打架的。谁知陈夫子偏心,只打我一个人的手板子。”
“后来我跟陈夫子争辩,陈夫子便一直看我不顺眼,有事没事总是训斥我,还让我在学堂门口罚站,所以我才……”
狗蛋说的伤心,都忍不住抹起眼泪来。
沈大娘见儿子说的不像作伪,她又是心疼,又是惊讶。
“那陈夫子不是饱读诗书的文化人吗,怎么会这样子……”
作为大字不识的小老百姓,在她的心里,读书人都是高人一等的,都是极有德行的人。
狗蛋的叙述,让她对读书人的滤镜碎了一地。
看着沈大娘难以置信的模样,珍娘在心里叹了口气。
读书人只是比普通百姓的文化水平高一些,并不等于道德素质就高。
正所谓,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如陈夫子这样,捧高踩低,气量狭小的读书人,比比皆是。
珍娘伸手替狗蛋擦了擦眼泪,柔声问道,“既如此,姐姐给寻一个更好的学堂可好?”
“不,不要!”
狗蛋将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
“为何?”珍娘疑惑。
狗蛋小心翼翼看了他娘一眼,然后才开口道,“珍娘姐姐,我想习武,我想以后去战场上杀敌!”
他见过珍娘姐姐的夫君,当日带着一队黑甲金吾卫,气势威武进城的场景。
他也梦想着,自己能有这样威风八面的一天。
到时候他当了将军,凯旋归来,就没人敢再看不起他们母子俩了!
少年人的自尊心是极强也极为脆弱的,原本他也满怀着期待的去上学,也想跟同学们做朋友。
没成想同学们都看不起他的出身,就连他崇敬的夫子也是这样迂腐歹毒之人。
他感到愤怒、不甘、无力……
这些负面情绪,都需要他有朝一日光耀门楣了,才能被抚平。
沈大娘显然不这么想,她伸手在狗蛋身上拍了一下,斥责道。
“你这孩子,上战场那是闹着玩的吗?要是你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娘可怎么办啊!”说着便忍不住落了泪。
珍娘细心劝慰着沈大娘。
她也是当了母亲的人,自然能理解沈大娘的心情。
但是同样的,她也能理解狗蛋心中的想法。
她看向狗蛋,认真问道,“狗蛋,习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而且你已经过了习武的最好时机,怕是要比旁人付出的更多,你想清楚了吗?”
狗蛋虽然有些蛮力,但毕竟已经十四岁了。
普通人习武最好在六岁左右就开始打基础,狗蛋想学好武功,可想而知要吃多少苦头。
狗蛋没有立刻回答,低着头沉默了许久。
正当珍娘以为他将要放弃的时候,他却突然抬起头,眼神坚定地道。
“珍娘姐姐,我确定,我要习武,我要当大将军!我不想再被别人看不起!”
“你这孩子……怎么就是不听劝!”
沈大娘气坏了,拿起扫帚就往他背上打。
狗蛋也不躲,就犟在那儿任他娘打。
打了一会儿,沈大娘还是心疼了,停了手,哭的上气不接下气。
珍娘见狗蛋意志坚定,于是便道。
“大娘,不如这样吧,先让狗蛋随我府里的护卫习武。若是习武有成,再谈以后的事情,若是习武不成,上战场这事以后就别再提了,可好?”
不管上不上战场,多学点武艺傍身总归是一件好事。
沈大娘连连点头,她是劝不住儿子了,不如就按珍娘的提议做。
听说练武是很辛苦的,小孩子家家没有耐心,指不定学几天就不学了,到时候也能彻底断了他的念想。
狗蛋虽然冲动,但他也知道珍娘说的有道理,迟疑片刻后,也点了头。
“看我这糊涂的,珍娘,去我家里坐坐吧!”
大概是狗蛋的事情处理好了,沈大娘心情轻松了下来,这才意识到几人竟然在大街上聊了这么久。
珍娘本也是随便出门透透气,便没有推拒。
众人沿着旁边的巷子行了十几米,便到了沈家母子的住所,一间靠近主街的大一进院子。
这宅子还是珍娘悄悄替沈大娘母子置办的呢!
当初沈大娘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收下这房产,珍娘只能劝说是为了以后狗蛋成家立业,她这才同意收下。
原本想着有宅子、有铺面,也能在京城好好过日子。
没成想,竟然还是被学堂里的人嘲笑是逃难来的乡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