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静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向刘芳菲,那眼神中似乎带着一丝难以言说的情绪。刘芳菲敏锐地感受到了慕容静的目光,她转过头来,两人的目光交汇,瞬间迸发出挑衅的火花。仅仅片刻,她们又不约而同地转过头去,满眼期待地看着李凡。
此时,黄虎口正咬着一块辣子鸡,口齿不清地说道:“不过,那样的生活未免太单调了吧。慕容静,你也太可怜了,估计你从小到大都没怎么旅游过!”他的口气里带着些许可惜。慕容静微微皱了皱眉头,似乎对这个说法有些不满。
李凡瞥了黄虎一眼,语气温和地安慰慕容静:“旅不旅游其实是很次要的,人关键要活得自己坦不坦然,开不开心,内心充盈才是最主要的。如果你想去玩,以后我们大家可以陪你去旅游,包括你家延陵也有好多我想去的地方。”说着,他露出一抹调侃的笑容,“我们可以不让你家里人知道,偷偷地直接从金陵出发去你的家乡旅游!”
慕容静听着李凡的话,眼中闪过一丝亮光。
刘芳菲一下子兴奋起来,她的脸上洋溢着期待的光彩:“正好过一个月就国庆了,有七天假,我们可以一起到延陵去玩,怎么样?”
慕容静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她迫不及待地说:“是的啊,我们延陵市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比如恐龙园,比如天目湖,比如春秋淹城,听说太湖嬉戏谷也快要建成开园了,东方盐湖城正在建,不知道建成之后会是怎么样?”
“那好,我们国庆就一起到延陵去玩。”李凡果断地说道,“其实我一直都很想去延陵玩,但我最想去看的是藤花旧馆和舣舟亭。”
黄虎瞪大了眼睛,满脸疑惑地问:“藤花旧馆?舣舟亭?那是什么地方,很有名吗?”他和刘芳菲都不是延陵人,所以根本没听过这两个地方的存在。
慕容静赶紧进行科普,她的脸上带着一丝自豪:“舣舟亭我知道,不过在我们那边叫东坡公园,是为了纪念苏东坡而建的,以前跟同学去过一次。不过藤花旧馆我也不知道,好像以前听人提起过。”
李凡微微点头,接着补充道:“对的,南宋时,百姓为纪念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曾在此停船上岸,建造了‘舣舟亭’。因为苏东坡 14 次过常州,大多都是从这里上岸的。其中,他的千古名句‘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就是他有一次除夕之夜到达常州,为了不打扰常州的官民过年,就在这里船上过除夕夜写的。”
李凡放下筷子,目光中流露出沉思之色。他缓缓说道:“再说说藤花旧馆,他是苏东坡去世的地方,他在去世之前在这里留下了他的绝笔,给他儿子写的绝句《庐山烟雨》: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在这首诗里,他以庐山烟雨和浙江潮这两处风景代指世间的种种追求和向往,告诉他儿子苏过不要执着于功名利禄,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体现了苏东坡在历经人生坎坷、大起大落后的豁达心境以及对儿子的谆谆教诲。
“而在这之前三个月,他路过镇江金山寺的时候,他对自己的人生做了总结,写下了‘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首诗,他把坎坷、流放落难被贬的地方黄州、惠州、儋州的经历看成是最值得铭记的‘功业’,那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豁达与超脱。”
众人听着李凡的讲述,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