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你们怎么才回来?”
槐树村生产大队的村口有一棵大槐树,特别的枝繁叶茂,此刻有一道黑影从树下站起,朝着他们走了过来。
“志海啊。”宋大山一脸的一言难尽,最后摆了摆手,“你把这些知青送到知青点去吧,顺便跟他们讲讲大队上的事情,我把牛车送回去。”
宋志海个子也很高,皮肤黝黑,身材健壮,就是看起来有点憨憨的。
“知道了爹。”
“你们都把行李拿下来!”
“啊......”方晓云本来就累得抬不起脚了,听到还要自己拿行李过去,更觉得眼前一黑,“大队长,你不能赶牛车帮我们把行李送过去吗?应该也没多少路吧?”
宋大山的声音凉飕飕的,“没多少路,所以你们自己拿过去吧。”
周锦川拦住还要说话的方晓云,“我们马上就把行李拿下来。”
钟情和管月已经把行李拿下来了,她塞了一根大前门到宋志海手里,“宋大哥,辛苦你给我们带路了。”
宋志海受宠若惊地握着手中的烟,看着钟情精致好看的脸,他黝黑的耳根都红了,他有些结巴地开口:“不......不用这么客气。”
“知青点离村口不远,估计走几分钟就到了。”
“地在那边,等你们上工的时候就知道了,一般你们新知青来都会给一天的休息时间去置办东西,所以你们估计后天才会上工。”
“对了,每个新来的知青都会有五十斤粮食的补贴,这些粮食你们要吃到分粮的时候,所以得省着点吃。”
周晓晴插话:“不能掏钱买吗?”
宋志海:“可以在大队上买,不过也是限量的。”
钟情问:“宋大哥,队上有没有什么做家具、背篓、席子这些东西的人家啊?”
“有......有的,队上有铁匠、编匠、木匠、石匠这些匠人,农闲的时候你们可以去找他们做东西。”
温绣有些惊讶地问道:“不是不准......这样的吗?”
宋志海解释道:“这些都是大队上的集体副业,也可以为社员们创收的。”
“前面那个院子就是知青点了,补贴的粮食明天你们去仓库取,千万别忘记了。”
宋志海把他们送到知青点的院子外就走了。
知青点的院子大门略微有点破旧,周锦川率先敲了几下门。
很快里面就传来一个男知青的声音,“来了。”
门被打开,看到外面站了这么多人,男知青也是有些惊讶,“还以为这么晚了你们今天不会来了呢,进来吧。”
“介绍一下,我叫张志杰,是知青点的队长。”
进了院子之后,才看到院子里有一张破旧的长桌子,桌子周围坐满了人,他们都在吃饭。
看到钟情他们进来,正在吃饭的知青有几个停下筷子站起来露出笑容表示欢迎,更多的则是不动如山地坐在凳子上扒饭。
甚至因为那几个知青站起来没继续吃了,他们夹菜夹得更欢,好像有人跟他们抢一样。
而那几个站起来的知青见状面上也是露出一丝悔意,然后连忙捡起筷子夹菜往嘴里送。
新来的知青都看得目瞪口呆。
饶是钟情在小说里也看到过这样的描写,但此刻亲眼见到的冲击力还是很大的。
张志杰咳嗽了一声,“这就是这一批新来的知青,以后你们就住在这里了。”
“这边两排房子,左边的是女知青的,右边的男知青的,赵玲,女知青就交给你安排了,男知青跟我来吧。”
叫赵玲的女知青点了点头,她个子中等,很削瘦,皮肤粗糙黝黑。
“女知青这边有三间房,我们这里本来有六个人,是两人一间的,现在来了六个,就是四人一间,你们看看要住哪一间吧。”
“别吃了,都自我介绍一下吧。”
“还介绍什么啊?反正我们又没有选择的余地,还不是人家想住哪儿就住哪儿?”一个从始至终就没有抬过头一直在夹菜吃的女知青冷嗤一声,其中对于新来知青的不满显而易见。
“王曼香!大家都是下乡的知青,你怎么能这么说话?”赵玲皱了皱眉,语气有些严肃。
“玲姐,其实曼香说得也对啊,有什么好介绍的,她们自己选就行了,反正我们又不能拒绝。”另一个瘦高个子的女知青也附和道,“唉......也不知道上面弄这么多女知青下来干什么,真是烦......”
其余几个老知青对着钟情她们尴尬地笑了笑,但也没有开口说话。
“既然这样,那就多谢玲姐了。”钟情拉过管月的手,“我们随便挑一间吧。”
既然她们自己都这么说了,钟情自然也不会搭理她们。
“好。”
管月心中也有气,她们都是上面安排到这里的,这些老知青心里有什么不满就对着上面发去啊,跟她们这些新来的较什么劲?不就是欺软怕硬吗?还真当她们是软柿子了?
温绣也默默地跟上了。
方晓云冲着王曼香等几个女知青“哼”了一声,也去挑房间了。
周晓晴自然也是看不上这几个皮肤粗糙黝黑的女知青的,连眼风都没给她们一个就拎着她的小皮箱,踩着小皮鞋走了。
周晓雨跟在她后面,对几个女知青歉意地点了点头。
王曼香气得把筷子往地上一砸,“她们什么态度啊?一点都不把我们这些前辈放在眼里,真是没素质!”
刚刚附和王曼香的那个女知青也气得不轻,“什么人啊这是!看那打扮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窑子里跑出来的,一个个狐媚的样子......”
“钱丽芬!你给我闭嘴!”赵玲也生气了,“你们不想和她们打交道也没人逼你们,但是你们也不能胡乱造谣吧?”
“而且一开始也是你们说的让人家自己挑选房间的,你们现在怎么又不乐意了?”
“你们再这样我就告诉大队长,说你们不团结同志了!”
一个身材娇小的女知青见赵玲发火了,也不好再冷眼旁观了,“玲姐,我们知道的,不过一开始是两人一间,现在突然变成了四人一间,大家心里多少有点不舒服,这也是人之常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