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来自反动派的战场观察员惊叹道,他的声音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岂止是德械师?”另一位观察员反驳道,“他们手中的武器可要比德械师还要强悍呢!”
“该死,这群土八路不知道是从哪搞来的武器?又是哪个列强支援的他们?”
一位之前曾对八路军表示过轻视的约翰牛观察员,此刻同样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
“这……这不可能!他们的火力怎么可能如此强大?
还有那些奇怪的直射武器,那究竟是什么?我从未在任何战场上见过!”
他身旁的同伴,一位较为年长的鹰酱观察员,则露出沉思的表情。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火箭筒!我在一些军事杂志上看到过类似的设想。
没想到八路军竟已经将它们造了出来,并运用在了实战中。这太令人震惊了!”
他们的对话立刻引起了其他观察员的注意,“火箭筒?那是什么东西?”
“竟然能在战场上看到如此新奇的武器,这次真是不虚此行啊!”
棒子观察员们则是一脸羡慕与嫉妒,“八路军的武器真是太先进了,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拥有这样的装备呢?”
“哼,别做梦了。就算我们有了这些武器,也未必能发挥出八路军那样的战斗力。
他们的士兵,每一个都像是敢死队员一样,勇往直前。”大象的观察员,阴阳怪气地嘲讽道。
隐藏身份的鬼子观察员们则是面色惨白,心中充满了绝望,“完了,完了,386旅的火力如此强悍,石川旅团要玉碎了。”
“那些火箭筒,简直就是魔鬼的武器!我们的士兵在它们面前,就像是被屠宰的羔羊一样无助。”
而国内军阀和私人富豪观察员们,此刻则是心情复杂,看来,我们之前都小看了八路军。
他们不仅有着广大百姓的支持,还拥有装备了如此强悍武器装备的劲旅。看来该早备退路了!”
“是啊,如果我们不尽快留下后手,恐怕将来会吃大亏的。”
华人华侨观察员们则是满脸的自豪与激动。
“看到了吗?这就是我华夏最精锐的386旅!
他们拥有最勇猛的战士和最强悍的装备,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看来,我华夏取得抗战胜利的希望,就只能寄托在386旅身上了!
等我这次回去,就让我家侄子携带一百万大洋前来支援386旅。”
“这……玉龙兄,可这八路他们是……”身旁的好友刚要相劝。
玉龙却大手一挥,毫不在乎,“一百万而已,全当敲门砖了,先留下个好印象再说!”
随着战斗的继续深入,八路军战士们手中的火箭筒,成为了战场上最亮眼的明星。
每一次火箭筒的发射,都伴随着一阵惊呼和赞叹声。
它们的丰厚战果,不仅让八路军战士们信心大增,也让观察员们对这支军队的评价再度提升。
一夜的光阴转瞬即逝。
随着天边逐渐泛起鱼肚白,新年的第一缕曙光轻轻抚上了汾城。
然而,这座古城已然沉浸在一片纷乱中。
鬼子的哀嚎与八路军将士的战吼交织,谱写出一曲悲壮的交响乐。
短短一夜之间,八路军战士们以雷霆万钧之势攻破了鬼子的外围防线,长驱直入汾城之中。
石川大雄目睹着自己溃败的军队,内心被绝望填满。
他深知,这场战斗已然无望,汾城的失守已成定局。
就在这时,一声震天的炮响传来,只见一颗炮弹准确地落在了鬼子指挥部的上方。
爆炸声震耳欲聋,整个指挥部瞬间被夷为平地。
石川大雄和他的参谋们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就被埋葬在了废墟之中。
随着指挥部的被毁,鬼子们的抵抗彻底崩溃。
他们纷纷扔下武器,举手投降。
而八路军战士们则高歌猛进,迅速占领了汾城的各个重要据点。
至此,汾城终于被八路军成功光复。
这场胜利不仅仅是对鬼子的一次沉重打击,更预示着晋南大地被八路军全面光复。
战斗结束后,三万主力部队在旅长和吕华的带领下,并未停歇,而是浩浩荡荡地挺进晋中地区。
他们的目标一方面是监视大原城中驻防的鬼子师团。
另一方面则意图引诱对方出城,一决雌雄的同时,彻底肃清晋中地区的鬼子爪牙。
当然在这之前,吕华亲自带着警卫连的战士。
把昨晚目睹整场战役全过程的那些观察员们,统统请进了汾城的一座地主大院中。
“各位,目前我386旅与鬼子的战斗仍在继续,因此,你们需要暂时留在此地。
在我们双方这场战役结束之前,任何人都不得离开。”
“但请放心,你们的日常吃喝和生命安全,我们会给予保障。
至于更多的要求,那就不能满足了。”
“如果谁要是偷跑出去,可不要怪枪弹无眼!”
吕华的出现,深深地震撼了这群观察员们。
只因他们从未在这个时代见识过像吕华这样,拥有如此独特气质和魅力的人。
如果用汉斯观察员汉斯的话来说,“祂就像初升的朝阳,让我感受到了无尽的光与热……”
然而,尽管大多数人都被吕华的气质所折服,但那些心急如焚的鬼子汉奸们,又怎么可能乖乖就范?
就在吕华话语落下的瞬间,人群中就跳出几个伪装成反动派的鬼子。
他们面带愠怒,嚣张地喊道,“快放我们离开,老子可是老头子……”
吕华目光如炬,冷冷地扫了他们一眼,随即对警卫连战士发出严令:
“不论何人,一旦违反规定,立即执行军法,绝不姑息!”
言罢,他转身离去,步伐坚定,不带一丝迟疑。
几名鬼子见此,还以为是吕华怕了。
得意地大摇大摆向外走去,想要早日把收集到的最新情报传回帝国。
可就在他们刚迈出院门的那一刻。
“砰砰砰”一连串的枪声从吕华身后传来,他却头也不回。
另一边,就在汾城战役打响的同一时间,晋西北,晋察冀等地的战场也同步打响。
而李云龙的独立团作为晋察冀战场的主力,自然当仁不让地承担了最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