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的是一个童子,秦雯雯问道:“你家大人呢?我们几人错过了宿头,想询问一下你家大人,能否准许我们在此借住一宿”。童子道:“我们家没有大人,只有我一人居住在此,几位如不嫌弃,请进来吧”。进到草屋中,里面摆设异常简陋,屋子中间有一个火堆,火堆上架着一个陶罐,地上铺着一张草席,草屋的墙上挂着简陋的一张弓和几支用木头削制的箭。坐下后,何瑶怡问道:“你家大人去哪儿了,你几岁了”。童子道:“母亲生我难产而死,四岁时父亲到林中狩猎,遇到妖兽,被妖兽所杀,我今年九岁了”。何瑶怡道:“你没有去投奔亲戚”。童子道:“我有手有脚,能够自己养活自己,何必要给别人增添麻烦”。易子卿看这个童子眼睛清澈明亮,眼神坚定有力,碧眼方瞳。于是问道:“你是如何为生的”。童子道:“在林子周边猎得一些小动物,然后到百里外的市集上换些粮食”。易子卿看到童子并没有修为,于是问道:“孩子,到我身边来”。童子走了过来,易子卿摸了摸童子的双手,发现童子竟然是天生的气脉畅通。这种体质在道教中是修行的天才存在。于是问道:“想要学习修行吗”。童子道:“曾经有人为我测试过,我吸收灵气存不住,因此无法修行”。易子卿道:“我可以教你一种不同的修炼方法,正好适合你的这种体质”。童子有些怀疑的看着易子卿,易子卿没说什么,握住童子的脉门,将一缕真气沿着童子的经脉运行了一圈。问道:“感受到了什么”。童子道:“好像一股气息在我身体里转动”。易子卿问道:“现在还怀疑我吗”。童子立刻跪下面对着易子卿三叩九拜道:“师傅在上,请受徒儿林生一拜”。易子卿将何瑶怡,秦雯雯,箐箐,烛龙介绍给林生。天色已晚,易子卿让林生先睡觉,第二日在传授他功法。林生睡着后何瑶怡问易子卿道:“怎么就有了收徒的想法”。易子卿道:“此子的体质特殊非常适合传习我的功法”。易子卿一夜未睡,将《道德经》五千六百一十二字攥写下来。第二日。林生醒来后。易子卿将《道德经》取出来说道:“为师修炼的是自然之道,这本书你先拿着看,不懂得地方问为师,读懂后,为师再教你修行之法”。中午,带着林生离开草屋。易子卿准备将草屋毁掉。林生道:“师父,留着吧,还可以为到林中之人遮风避雨”。
在随后的日子里,易子卿并没有教林生道家的修行方法。而是每日让林生修习《道德经》。林生是这个世界易子卿真正意义上第一个道家的传承人。易子卿对他也是寄予厚望。而且易子卿也要摒弃玄天大陆的修行方法,教给林生真正的道家修行方式。道家讲究修行先修心。因此通过让林生修习《道德经》观察一下他的心性。也是为今后的修行打下良好的基础。易子卿重活一世,早年过着安逸的生活,但是父母双亡后,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为了生存,大多时候都是在悟道,提高自己实力,放松了对自己心境的修行。这也是易子卿的一个缺憾。而林生随着易子卿与他的相处发现此子一直保持着初心,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光明磊落,坦白纯洁。没有功利的色彩。如同花儿的绽放,树枝的摇曳,风儿的低鸣。遵循内心的召唤。易子卿也鼓励他保持这样的心境。而林生也没有令易子卿失望。每日修习《道德经》从没有向易子卿提出修行的事情,还能够独立思考。一次,易子卿和众人攀登一座高山,在山脚下遇见了一位老人也想攀登。林生过去问道:“老爷爷,这座山这么高,您的年龄这么大了,恐怕爬不上去”。老者道:“孩子,我年轻时攀登过许多的高山,可是每到一座没有攀登上去的,都感觉是比我以前攀登的山更高的山,因此我要爬上去,看与以前所攀爬的山不一样的风景”。林生恭恭敬敬给老者行了个礼,回到易子卿身边并没有继续往山上走,而是在思考着什么。易子卿也没有催促,只是静静的在一旁等着。半日后,林生对易子卿道:“师父,我明白了”。易子卿问道:“是刚才那位老者的话吗”。林生道:“其实,更高的山在人的心里。心中无我才能超越自我”。此话一出,在场的众人都震惊了。小小年纪就有着如此感悟。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还和易子卿一起探讨。林生对于《道德经》中描述的圣人很是羡慕,于是问易子卿道:“师父什么是圣人,怎样才能成为圣人”。易子卿说道:“其实圣人不是因为他的才能,而是一颗只有天理而无贪嗔杂念的空明之心,要想成为圣人,要做到心无外物羁绊,就如同宇宙万物,因为虚空而含纳包容,所以能拥有日月星河的环绕,高山因为不栋择砂石草木,所以成就崇峻伟岸,所以首先要做到海纳百川”。随着林生心境修行的提高,易子卿又将道家打坐之法。胎息术,大、小周天功法及人体的经脉循环教给了林生。后来,林生和易子卿开始探讨“道”。并且说出了一段就连易子卿都感到惊讶的话:“花草树木是道,春夏秋冬是道,世间万物皆为道,一个师父教出来的弟子,他们有各自的道,殊途同归而已”。随后易子卿问林生:“你的道是什么”。林生道:“弟子驽钝,现在还没有找到”。易子卿道:“只要你念念不忘存在天理,久而久之心自然会凝聚在念想上,并且不断地坚持发展下去,就能够把凡胎修炼成圣胎,只是心之所向的念想,如何付诸实践,不同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师父心中的道,就是世间的公道”。林生眼神坚定的说道:“师父我会努力的”。
众人一路走走停停,加之易子卿时不时的还要教授徒弟,所以走了近一年才来到了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