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还算是正常,林皖苏和齐红梅一共接诊了六个病人。
到了下午,楚医生她们刚一上班,中医科门诊的病人突然莫名陆续多了起来,竟开始排起队。
男女老少,并且是各种病症都有。
在楚医生的印象中,中医科的门诊从来没有一下子出现过这么多病人。
楚医生心里惊讶,她问了之后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由于林皖苏给孙医生和陈医生开的方子效果非常显着,同事之间口口相传,都知道中医科来了个医术非常高明的实习医生。
得知林皖苏已经在中医科开始坐诊,他们家属或者是亲戚有生病的,特地跑到中医科看病。
也就是说,他们大多是来找林皖苏看病的。
这么多病人,对于林皖苏和齐红梅来说,确实是个实习的好机会。
她们给病人开了药方之后,都会拿给楚医生复诊看一下。
林皖苏的病人多一些,她针对每个不同的病人,都能给出最合理的药方。
楚医生复诊之后,对于她的药方,一下午也没有改动一味药。
齐红梅的病人相对少一些,楚医生知道她学医时间不长,复诊时,对她的方子略有改动。
齐红梅将楚医生改动的地方都记录在自己的脉案中。
楚医生看着林皖苏和齐红梅从容不迫给病人看诊,她心里不禁再次感叹,中医科真是捡到宝了!
谁能相信,林皖苏和齐红梅才是第一天到中医科坐诊啊!
送走最后一名病人,今天的坐诊就结束了,林皖苏和齐红梅开始整理各自看诊的脉案。
“你们两个表现不错,今天辛苦了!”
“谢谢楚医生的指导!”
……
经过住院调理,薛爱珍的营养不良和贫血有了较好的缓解改善,产后抑郁症也基本上痊愈,两天后就可以办理出院手续了。
霍海洲匆匆进了病房,对薛爱珍说道,“媳妇,我哥哥到火车站了,我接他去部队家属院。”
薛爱珍抬头看了看他,语气坦然,“嗯,我知道了,你去吧。”
霍海洲看不出来媳妇对此事有什么情绪,“媳妇,等我回来就给你办出院手续,到时候我们一起回部队家属院。”
霍海洲的哥哥此次来部队,是专门来接老太太和富贵回家的。
霍海洲几天前就给他哥发了一封电报,他哥很快回了电报,答应亲自来接老太太祖孙俩回老家。
老太太在部队家属院闹腾了这么长时间,媳妇受了太多的委屈,左邻右舍的军嫂们都看不下去了。
老太太若是再不回去,家无宁日,到时候团首长可能也要找他谈话了。
小敏仰头看着爸爸,声音稚嫩,“爸爸,伯伯是来接奶奶回家的吗?”
霍海洲怜爱的摸了一下女儿的小脑袋,“嗯,小敏猜对了,伯伯是来接奶奶回家的。”
这时,罗兰萍抱着小宝走进病房,招呼着小敏,“小敏,看外婆给你买什么了?”
“小风车!”小敏眼睛一亮,蹦蹦跳跳的跑了过去。
霍海洲上前说道,“妈,我哥来了,我接他回部队家属院,等办完事了,我就回来给爱珍办出院手续。”
“去吧。”罗兰萍叹了口气,她知道女婿在这件事中属实两难。
但她再也不想让女儿受一点委屈。
只要那个老虔婆还在部队家属院住着,她是不会让女儿回去的。
红星机械厂招工的事,她还没有跟女儿女婿商量呢。
霍海洲简单收拾了一下之后,就离开了病房。
罗兰萍见女婿离开了,坐在病床前,对女儿说道,“闺女,w市有个红星机械厂,你知道吗?”
薛爱珍点头,“嗯,我听海洲说过,市里有个红星机械厂,怎么了,有什么事吗?”
她只是听说市里有个红星机械厂,但听妈妈如此问她,她能察觉到其中一定有事。
小敏眨了眨眼睛,笑嘻嘻说道,“妈妈,我知道,招工。”
小敏非常聪明,她人小鬼大,将那天王艳芹所说的话都记在了心里。
招工!
薛爱珍听了神情惊讶,她瞪大了眼睛问罗兰萍,“妈,小敏说的是真的吗?红星机械厂真对外招工吗?”
罗兰萍见小敏已经说出来红星机械厂对外招技术员的事,她只好把那天碰巧遇见王艳芹的情况简单说了一遍。
不过,她还是问了一句,“闺女,红星机械厂的考核时间就定在明天,你真想去参加吗?”
薛爱珍听了,眼睛一亮,她有点激动的说道,“妈,这样的工作机会好像就是专门为我准备的,我一定要参加,我马上办理出院手续,报名参加红星机械厂的考核。”
真是上天垂怜,给她这么好一个工作机会,她一定要抓住。
她若是通过了考核,又有了工作,她就不用再回部队家属院了。
小敏眨眨眼睛,笑嘻嘻说了一句,“妈妈,外婆说了,妈妈去上班,我上幼儿园。”
罗兰萍听王艳芹说起过,红星机械厂有幼儿园,还有自己的子弟学校,职工的孩子都可以去上学读书。
薛爱珍非常兴奋,“妈,太好了,若是考核通过了,我又可以上班了。”
她随军之后,生活相对比较闲适安逸。
但她还是喜欢上班的日子,那样的生活比较充实。
如果能进红星机械厂上班,她一定会珍惜自己的工作,不会再把它让给任何人。
罗兰萍看的出来,女儿的眼睛里有光,她是真想去参加红星机械厂的招工考核。
有这样工作的好机会,罗兰萍也支持女儿去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