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上。
23号阳光鞋服一天的营业额出来了,总共卖了3万1。
24号卖了2万8。
25号没有找面包车打广告了,卖了2万9。
26号,27号,28号营业额下来了,分别卖了2万2,1万7,和1万9。
不过饶是如此,从22号到28号,7天的时间总共卖出了差不多17万的营业额,而据专业做短期冲货的刘谦义来说,冲货生意,一个单个价位能够卖15万以上,已经算是生意非常非常好的店了。
而这个月是有31号的,距离10月1从59降价49还有3天的时间。
保守来算,陈南这个店单个价位也能卖到22万左右。
回到宿舍。
李裕和林海都激动的不行,照这样卖下去,还有差不多2个月的时间,肯定是能够卖到150万以上的销售的,按照最后35%到40%左右的利润来算。
也就是说,70天的时间,阳光鞋服可以挣到56万左右的纯利润,再按5万块钱的成本来算,他们一人2000块钱参股,等于是4%的股份。
卧槽。
最后分下来,他们两个人一人能分2.24万。
这他妈赚麻了啊。
饶是李裕是个富二代,也觉得这笔钱非常多了,至于林海更是想直接认陈南做干爹了,以后陈南说东,他绝不往西,说西,他绝不往东。
至于张晨浩和王小明一个羡慕懊悔,一个嫉妒怨毒。
张晨浩既羡慕李裕和林海跟着陈南挣钱了,又懊悔陈南开始的时候给他机会参股了,但是他没有珍惜,于是他幽怨的对陈南说道,看大话西游的时候,我就对里面一句台词挺感慨的,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
王小明嫉妒的不行,生着闷气不说话,他觉得陈南就是看到第一天挣钱了,怕他和张晨浩分钱,才故意不给他们参股的。
一样米养百样人。
陈南从王小明的脸色上多少知道一些他的想法,但具体怎么想的,他并不清楚,只是他本能的想低调一些,莞尔的打击了一下林海和李裕的积极性,好让他们清醒一下。
“没你们想的那么好的。”
陈南对着林海和李裕摇了摇头,说道:“你们算的那56万,只是鞋服的最终利润,这部分利润还要减掉商场的水电费,房租,王雪她们三个人的工资,剩下来的才是可以分的钱知道吗?”
“啊?这样的吗?”
李裕闻言顿时有些大脑宕机,紧接着反应过来:“噢噢噢,对对对,差点忘了还有房租和人员工资要支出出去的。”
林海也反应过来了,不过他丝毫不在意,就算去掉房租和店里三个人两个月的工资,他也能分不少钱的。
林海仔细算了一下。
房租5万。
三个人两个月工资,差不多也就6000块钱,加上水电零零碎碎,就算它1万整。
加房租,总共也就6万。
哪怕再支出出去6万,他也能分到手2万块钱,跟之前的2.24万,也没啥区别,于是他抬头得意洋洋的对陈南笑道:“嘿嘿,三哥,你不知道,分钱的时候,我感觉不怎么爽,忍不住心想卧槽,56万,我怎么才分2万多,但这花钱的时候,就爽了,多支出出去6万块钱,我才少分2400块钱,分到手还有2万块钱。”
李裕听乐了,对着林海打趣道:“林海,你不是损人不利己么?”
“我看也是。”
陈南也看着林海故意叹息:“这家伙希望我过的好,但不希望我过的比他好。”
林海见状,连忙叫了起来:“卧槽,怎么正义的大剑直接向我挥过来了?我这不是说着玩的么,你们还当真了?”
陈南当然不会当真。
股份占的多,分得多,出的也多,这么简单的道理,他玩转数字金融那么多年是明白的,也只是跟林海开开玩笑而已。
这个时候。
原本一直想备考公务员的杨新民难得的主动向陈南问了起来:“陈南,这个冲货是怎么经营的?能告诉我吗?”
“你有兴趣?”
陈南意外的看向杨新民。
杨新民点了点头:“有点想法。”
不过刚说完,杨新民又对陈南补充道:“不过你放心,就算我以后也想做冲货的话,也不会在你店附近做的。”
“这个我知道。”
陈南点了点头,杨新民的人品还是有点保障的,而冲货这个生意也确实怕引起竞争,前世刘谦义跟他讲过,他有几个专门的微信群,都是几千人的群。
这些人都是从事服装或者超市生意的。
一般来说,他们决定在哪里做冲货生意之后,都会在群里发一条消息,大概意思,就是这个地方我已经决定做冲货生意了,同行绕道。
这个时候,同行在群里看到这个地方有人做店了,他们就会避开这个附近,已经交了定金的,就换到下半年,或者次年上半年做。
接着陈南便跟杨新民讲起了短期冲货生意的门道。
第一,不需要装修。
第二,短期租赁,房租成本较低。
第三,做的时间长了,跟供货老板熟悉了,可以先让对方发货,边卖边结货款,这样货源资金压力也比较小……
主要靠的就是价格便宜,靠量挣钱。
而2000年的服装价格也确实有点鬼扯,都是漫天要价,陈南去年就跟张太后去步行街买过一次衣服,老板娘要价350。
张太后直接给了一个30的价格。
当时陈南都听傻眼了,然后头就埋下来了,恨不得当场脱离母子价格,人家要价350,你给人家还30,你这不是找骂吗?丢人,实在是太丢人了。
不过张太后一脸无所谓的态度,任由老板娘说的天花乱坠,她都咬死这个价格。
可就在出了店门。
陈南义愤填膺的打算站在店家那头指责张太后砍价太过分的时候,店家老板娘突然跑出来叫住了他们,一脸痛惜的招手让他们回去:“算了,算了,卖给你们了,哎,真亏本卖给你们的,本钱都回不来……”
从那个时候开始。
陈南就再也不愿意去实体店买衣服了,一来他不喜欢砍价,也不敢往十分之一的价格上砍。
二来,他也不愿意钱花了,还被别人骂煞笔。
这一点是最难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