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终于等到这一天了,我补完了日子近在眼前了。每天还能看到大家的催更,无比感动的同时是心虚的不行。(捂脸)
以下是凑字的,谢谢大家这段时间的包容!我会继续努力的!
看完电影后,有几个人的形象刻在了我的脑海中,女主史达琳,汉尼拔,以及野牛比尔。
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人物,但又有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后来我想,那可能是一种,贪图。
先说起野牛比尔。一个变态,一个杀人狂,是他最显着的特色。而他出场的环境也可以看出他的一些性格特点。那是一间阴暗凌乱的地下室,里面有腐烂的尸体,发育中的群蛾,狂躁的音乐以及他异装癖的举动。
从这些表现我们不难看出比尔在长期压抑和偏执下,内心早已混乱不堪,心里阴暗,精神错乱。就像弗洛伊德说的,所有人的经历指向童年。
野牛比尔也有着糟糕的童年,他的童年经常遭受继母的虐待和暴力,久而久之,这些遭遇在他的脑海中形成了挥之不去的心理创伤,成年后的他又无法化解这些创伤,他过度的依赖外在条件,寻求内心的安全感,却并没有在内在寻找精神力量。
再说起影片的女主人公史达琳。她的童年也不算是幸福,母亲早逝,父亲去世之后就被送到亲戚的农场。亲戚没有虐待她,却也没有怎么重视她,后来她被送到了孤儿院。从影片中我们也能看到,在这样的逆境里,她依旧成为一名优秀的警察。
他们两个似乎是完全相反的人,但也能从他们其中窥见出一丝相同的意味,甚至包括另外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汉尼拔,都能感受到相同的,贪图。
我们怎样才会开始贪图?我们是否去寻找贪图的东西?
野牛比尔表面上的贪图是成为女性,实际上是对掌握自己人生的追求。对于史达琳而言,那是对自我的一种救赎。所以史达琳哪怕明知道比尔事件千难万险,也是非得查下去,因为那是唯一可以获得解脱的机会。
对于汉尼拔来言,汉尼拔的贪图或许是对这个社会的绝对失望和以他的方式进行解脱。但汉尼拔看到了史达琳,这个绝对特殊的存在。极度的善吸引了极度的恶,她共情了羔羊,她的怜悯和神性让汉尼拔很欣赏她。
有人将伤害包裹炼成珍珠,有人顺着伤害撕开了人性的阴暗面。在童年的噩梦之下造成自我伤害是人的一个通性,而偏偏这种自我伤害没有让史达琳产生野牛比尔那种心理上的畸变,反而让史达林形成了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对苦难的大爱。
在同样的悲剧童年之下,野牛比尔变成了一个变态杀人狂,他苦苦追寻着对女性的身份,希望能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掌握,却依旧保留着继母的尸体,病态地陪伴在他的身边。
而在牧场里的少女史达琳,内心恐慌无助,对未来充满恐惧和担忧,无依无靠,却依旧愿意抱起一只尖叫的羔羊。
而她没能解救的羔羊直到现在仍会出现在他的梦里,这是她的童年阴影,史达琳成为警察的初衷就是希望自己的努力而拯救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