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账目的数额怎么这样大?哪里的账目?”沈璃看到一本摊开的账册,拿过来便要看看封皮。
“前阵子各地的庄子卖了粮食,商铺的利钱也只差几十家了。”顾长安看着她笑:“阿璃看着眼生?”
沈璃此时看到了封皮页,上面写着‘沈府陪嫁’。
她怔了下看他:“所以这些一直是你在管吗?”
“是随你嫁过来的账房们在管,只是这些东西不经手总归有隐患,便时常拿来看一看。”顾长安说着又递过去一本:“这一本是我们家的,阿璃大可以过过目。”
沈璃听着这些神情不由得有些窘迫,上一世她没接触过这些,只是偶尔听账房说上几句大概知道自己的钱越来越多,其他一概不知。
原来她的庄子铺面都是顾长安亲手在管,那可不是越来越好,毕竟他连天下的钱粮都能管好。
而她一个闲人却一生没有操劳过这些事,想来也是怪对不起他的。
“要不我来管吧。”沈璃将顾府那本接过来,很是不好意思的道:“你整日在外面操劳已经够累了。”
她虽然不会,但她应该不算很笨,多花些功夫总能学会。
“按理说管账应该交给夫人,只是俗务繁琐,你又不喜这些。”顾长安说着微微摇头:“还是我来做吧,你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好。”
“可我喜欢那些事都分不了你肩上的担子。”沈璃看着他那白衣下清瘦的身子,想着这身体担着的重任心里便不是滋味。
顾长安微微摇头,笑意温润:“男子若连这点小事也要妻子分担,恐怕也不适合娶妻。”
“那夫君说娶妻是做什么的?”沈璃见他一本正经便凑上去逗他,半个身子都探到了桌子对面,再向前一些便要亲上了。
顾长安怔了一下,看着她那乱转的黑眼珠,不想她得逞于是伸手在她鼻梁上刮了一下,“你啊,调皮。”
沈璃以为他要怎么应对呢,没想到就这么不痛不痒的碰了下,真是怂的可爱。
“老人都说夫妻结合最重要的是传宗接代。”沈璃笑容狡黠:“夫君以为呢?”
“女孩家的,不知羞。”顾长安手指在她额头上戳了下。
沈璃笑得开心:“夫君倒是知羞,脖子都红了。”
“阿璃……”
“让我瞧瞧脖子下面红了没有?”沈璃说着便绕着桌子跑到塌那头。
“阿璃……别……疼……”
沈璃最后还是没从顾长安手里抢到管账的事务,她仔细想了想觉得自己可能也管不明白,能做的便是在他处理公务的时候在旁陪着他。
几天之后便是她在桌上画画,顾长安在对面处理公务,与此前不同的便是换了一个大桌子。
顾长安对自己出手的确很有分寸,伤也在一点点好,他在家除了处理公务之外还在制定上朝之后的计划。
该对各个地方下狠手了。
“夫君啊,你决定什么时候把你的计划上呈陛下呢?”沈璃休息的时候问。
顾长安原本在奋笔疾书,听到沈璃开口便停了笔不假思索的回:
“我休养可以处理政务之后,请陛下派下监察御史到各个州府严查税收状况,能查到最好,查不到也能做个敲山震虎的作用。”
沈璃原本是有些正经的,但听到这么一大串话忽然就想笑,她只问了一句居然有这么一大串的回答。
她家夫君怎么看起来一点事都藏不住,没什么心眼的样子。
“是我说多了吗?”顾长安见她发笑已经开始反思:“阿璃不想听?”
沈璃担心他误会连忙摇头:“不是,是我有个想法,夫君姑且一听可好?”
“好。”顾长安连点了三下头,笔都放下了。
“夫君为何不现在就上呈陛下呢?陛下震怒之下必然会查,何须等到夫君还朝。”
顾长安听了这个不由得多想了下,但他在沈璃面前不藏着于是怎么想便怎么说了:“由户部辅助御史会更加有力,阿璃应该知道这一点,阿璃你是想?”
沈璃面对他疑惑的目光,认真点头:“无论是搞人还是搞钱,夫君都没必要冲在最前面吧。”
顾长安全然懂了,但他有些懵,阿璃不是从来都一心报国的,怎么如今与龙案上坐着那位玩起了心思。
“我有说过我做过一个梦吧?”沈璃吸了口气,说到这的时候情绪尤其不大平静。
顾长安点头:“我记得,阿璃梦中有我。”
这一点他高兴了很久。
“梦里有个姐妹对我说过,只要活一天就要为自己打算一天,没有永远信得过的人,也没有值得你卖命的人,要给自己留退路。”
沈璃想到了那个被家里人卖给土匪的姐妹,心里不由得一阵凄然。
顾长安感受到了她的悲伤,连忙拉着她的手,轻声唤:“阿璃,我听你的,不要想那些不开心的了。”
沈璃吸了吸鼻子,点头。
“我也并没有为谁卖命,只是名声于我而言并不重要。”顾长安真诚也愧疚道:“是我欠考虑了,我不顾惜自己也总该顾惜阿璃你的。”
沈璃从难过中还没晃过神来,听到便是一愣,她是这个意思吗?
“不过阿璃那话说得不对,这世上还是有值得我卖命之人的。”他看向她,目光坚定。
沈璃望着那真诚的眼神,几乎是下意识的便道:“我也有,为你。”
顾长安笑了,笑容清澈明朗,像是想到了这辈子所有的开心事,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开心了。
虽然他断断舍不得阿璃为自己卖命,但听到这话便也觉得自己是这世上最幸福的人。
他几乎想都没想就按照沈璃说的做了,当天便上书呈给成帝,成帝早有这想法于是一拍即合,将此事交给了御史台去办。
成帝并不觉得将事情交给户部和御史台有什么不同,可坏就坏在三天前宫中再次失了火,这次没有发生在后宫而是前朝。
着火的地方正是道士炼丹的丹房,御史们见状便纷纷上书指责道士妖言惑上、指责陛下沉迷丹道乃是笑话一场,如此下去恐怕上梁不正下梁歪之类。
成帝因此气得不轻,宫里连连失火他心里本就焦躁不安,听到御史们这样的言辞当即便下令将措辞严厉的打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