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眉头紧蹙,一把拿过地图,仔仔细细端详了片刻,随后急切地询问船长:“既然这巴拿马运河不让咱们顺利通过,那咱们干脆不经过这儿,直接从南美洲下面绕过去,不也能行得通吗?”
船长微微叹了口气,耐心解释道:“这样做当然是可以的。但是巴拿马运河的地理位置太好了,它直接连接了太平洋和大西洋。
通过巴拿马运河,只需要航行81公里,就可以从大西洋来到太平洋。
但如果咱们绕道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再北上进入太平洋,这路程大概会增加一万公里。按照咱们船的航行速度,这么一来,差不多要浪费一个月的时间。
而且南美洲的最南端靠近南极洲,那里气候恶劣,天气寒冷,是世界上最危险,最难走的航道之一,素有海上坟场之称。很少有船放弃这么好的运河不走,去走那条又远又危险的航道。”
威廉姆斯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脸上满是震惊与焦虑。他可是清楚地记得,谢伟反复叮嘱过他,一定要争分夺秒,早一天抵达龙国,龙国的芯片问题就能早一天得到解决。
这要是多用一个月的时间,那黄花菜都凉了。他心急如焚,又一次盯着地图,目光在上面来回扫视,突然灵机一动,说道:“地球是圆的,既然这边走不通,那能不能从反方向到龙国呢?”
船长耐心解答:“理论上来说,那样也是可行的。但要是从反方向走,就需要先穿过大西洋,绕过非洲的好望角,接着穿过印度洋,最后穿过马六甲海峡,再一路北上才能到达龙国。
这么走一趟,航行时间差不多也要四五十天,和咱们原本计划的时间相比,也更费时间,而且这条路线变数更多,风险也不小。”
威廉姆斯听完,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对船长说道:“靠岸吧,我去想想办法。”
威廉姆斯精心准备了一箱礼物,匆匆下船,径直前往运河管理局局长的办公室。见到局长后,他满脸堆笑,先是一番热情的寒暄,试图拉近彼此的距离。
随后,威廉姆斯一脸诚恳地说道:“局长先生,您看,我们这艘货轮真的是有十分紧急的货物要运送,所有手续都是合规合法的,希望您能高抬贵手,通融一下,让我们赶紧通过运河吧。”
说着,他将带来的皮箱轻轻放在局长的办公桌上,缓缓打开盖子。刹那间,满满一箱崭新的漂亮国货币映入眼帘。局长的眼睛瞬间瞪大,里面闪烁着贪婪的光,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然而,仅仅过了几秒钟,局长脸上的贪婪神色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无奈与为难。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苦笑着说:“先生,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可这真不是我故意为难你们。
您也知道,漂亮国太霸道了,他们打了招呼,我们一个小小的国家,实在是得罪不起啊。真的很抱歉,我也无能为力。”
威廉姆斯听到这话,心中最后的一丝希望也破灭了。他无奈地点了点头,强挤出一丝笑容,向局长告辞。
回到“天堂号”上,他望着那承载着重要使命的光刻机,满心的沮丧与不甘。但眼下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了,他只能怀着沉重的心情,向老大谢伟报告这件棘手的事情。
谢伟听了威廉姆斯焦急的叙述后,神色平静,沉稳地对威廉姆斯说道:“这件事情好办,你如此这般……”
威廉姆斯聚精会神地听着,眼睛越睁越大,不住地点头,脸上的焦虑逐渐被恍然大悟和敬佩所取代,心中暗自赞叹谢伟的足智多谋。
一番紧张的忙碌与周旋后,天色不知不觉已经完全暗了下来。港口的灯光陆续亮起,映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
一部分来不及通过闸口的货轮,缓缓停靠在港口,有序地排列着。威廉姆斯站在甲板上,望着眼前的景象,抬手看了看表,随后通过广播向全体船员宣布:“大家这段时间都辛苦了,全体休息24小时!”
船员们听到这个好消息,瞬间沸腾起来。在茫茫大海上漂泊了好多天,他们早就盼着能有这样的放松时刻。
有的人兴奋地欢呼雀跃,有的人则迫不及待地回到船舱,迅速换好便装,呼朋引伴地下船,向着港口附近的热闹街区走去,准备好好享受这难得的休闲时光。
老实说,远洋船员这份工作,虽然收入颇为可观,但其中的艰辛也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在那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漂泊几十天,起初,面对无敌的海景、旖旎的风光,心中满是新奇与赞叹。
可日子一长,再美的景色也变得单调乏味。而且如此漫长的航行距离,必然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恶劣天气。狂风暴雨来袭时,雨滴如子弹般砸在船身上,狂风呼啸着试图将船掀翻;
惊涛骇浪涌起,船身就像一片脆弱的树叶,在波涛中剧烈摇晃,每一次起伏都仿佛是与死神擦肩而过。
除此之外,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靠岸补充新鲜的蔬菜、水果和肉类。在海上,长期缺乏这些新鲜食材,身体的营养根本跟不上,很容易引发各种健康问题。
同时,还要克服因无聊工作带来的无尽孤独感。在茫茫大海上,四周除了海水还是海水,没有熟悉的街道、没有亲朋好友,只有日复一日重复的工作,时间一长,这种孤独感足以将人吞噬。
所以每隔一段时间,船员们必须上岸休息、放松,顺便补充淡水、燃油以及新鲜食物等物资。
于是,这批船员中只留下了少数几个值班的,坚守在岗位上。
其余的人则如脱缰的野马,迫不及待地冲向陆地,有的直奔酒吧,在酒精的刺激下放松紧绷的神经;有的钻进赌场,在牌桌与骰子间寻求刺激;还有的找姑娘们开心去了。
而威廉姆斯,又一次提上他精心准备的那一箱“土特产”礼物,脚步匆匆地登上了港口的另外一艘巨型货轮——“红树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