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走在薛海燕身边,侧头就能看见她精致的侧脸,他感到心里满满的,很踏实。
说话期间,薛海燕说起李婷婷上学的事。
“婷婷很聪明,教什么一学就会,这才多久,已经把一年级的内容都学完了,上学肯定能跟上。”
“就是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欺负她。”
李杰笑着接话“我不会让人欺负她的,大不了咱不读了。”
当然,李杰并不会真的不让李婷婷上学。
他记得再过不久,全国都进入高速发展模式,各行各业冒尖冒头,经济迅速发展,企业文化普及,大学文凭几乎是标配。
虽不指望李婷婷当什么事业女强人,但读书长见识,以后总不会吃亏。
“以前家里条件不好,婷婷也受了不少委屈,挺坚强的,相信她去了学校,也能很快适应的。”
说着,想到薛海燕身上来。
“你呢,你对以后有什么打算?上学的时候你成绩很好,要不复读一年,再考一回大学?”
薛海燕愣了愣,漂亮的脸上多了迷茫和几分失落。
“我哪是那块料,到你是,每次都考第一名,要不是家里……你肯定能考上。”
以前的政策不发达,经济更是发展不起来,文凭不算重要,薛建国平日以打猎为生,家里虽然比别人家多些油水,手里却并没有攒下太多钱。
供她读完高中已经很不容易了。
如今虽说政策放开,可薛建国的腿又受了伤,医生说了,痊愈以后也不能重活,更别说进山打猎了。
她不想再给家里添负担,复读的事更是提都不敢提,这几天正在和薛家商量,打算去省城投奔表姐,找份工作。
提起学生时代,两人都有几分唏嘘。
那时的时光纯净而美好,可惜就像一场梦一样,再也回不去了。
李杰没有再说话,心里却是记下了这件事,他深知将来的文凭有多重要,去镇上送货时,顺便和薛建国提了两句。
“我听说大城市里的女娃娃都上大学,毕业以后身价都不一样,能进外国人开的大公司上班呢。”
薛建国却不想让薛海燕去大城市,家里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只想着在家附近找个知根知底的好人家,踏踏实实过日子,有个难处,娘家还能护着帮着。
“那是大城市的女娃娃,咱这山里娃娃出去上班,人生地不熟的,有什么好。”
薛建国这边不支持,李杰知道老一辈的人思想还没进步,人家的家事也不好多嘴,倒是鼓励薛海燕自学。
给婷婷辅导完功课后,他认真的提起。
“你本来成绩就好,薛叔不同意你回学校,也可以自己在家里先复习着,回头有些把握了,再报名参加高考也一样。”
薛海燕不禁心动,她是希望读书的,家里没有什么活需要她做,每天闲着也是无聊。
被李杰这么一煽动,她动心了,试试就试试!大不了再落榜一回,搭进去几十块钱报名费呗。
这此之后,薛海燕开始专心复习,连吃饭都抱着书,恨不得栽在书里。
薛建国看着心疼又无奈。
“你还真打算撇下我和你妈,跑到大城市上班啊?”
“大城市有什么好,受了委屈都没人帮你撑腰。”
嘴上说着不支持,见薛海燕铁了心要考,又忍不住心疼,嘱咐王翠兰每天给她煮两个鸡蛋,多给她做些肉菜吃。
李杰也帮李婷婷在镇上的小学报名,现在不是入学的时间,可李杰直接和校长说,李婷婷已经自学完一年级的内容了。
这个年代管理不严格,校长当面考了李婷婷几个问题,她都回答上了。
李杰愿意交钱,学生也聪明,校长便特事特办,同意她入学直接上一年级了。
开学前,李杰准备带秦瑶和李婷婷去一趟城里。
母女俩几乎没去过省城,忍不住这里看看,那里摸摸。
李杰带着母女俩来了百货大楼,给李婷婷买了新书包,自动铅笔,带香味的橡皮,把小丫头高兴的直蹦跶。
李杰又买了两台自行车,方便出行。
转头又看见商场里的童装颜色和款式都比自家做的好看,又给她买了两身。
李婷婷当然喜欢新衣服,新文具,却很懂事,拦着李杰不让他买。
这么乖巧的孩子,怎么让人不心疼。
李杰摸了摸她的头,把自己带的钱拿给她看。
“咱的钱多着呢,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这些东西再买两份也花不完。”
李婷婷这才不拦了,抿着嘴笑,不过再问她想要什么,她还是摇头不要。
除了给李婷婷置办东西,李杰还给秦瑶买了台缝纫机。
这东西刚时兴起来,金贵的很,谁家娶媳妇时能买上一台,新娘脸上格外有光彩。
秦瑶本来也心动了,可一打听价钱,要三百出头,说什么都不同意买。
“一年做不了几件衣服,买来也是浪费,等你娶媳妇的时候再买新的。”
李杰却坚持让售货员开票。
“我娶媳妇买的是我媳妇的,这台是您的,不一样。”
旁边两家给儿子置办结婚的人家,都投来羡慕的目光。
“人家这小伙子是怎么养的,这么年轻就知道给妈置办东西了。”
果然好儿子都是别人家的。
连售货员脸上的笑容都真诚了几分,直夸秦瑶有福气。
买自行车、缝纫机,再给李婷婷和秦瑶买衣服、鞋,文具,这一趟花了小两千。
买一样东西,秦瑶心里都会记一笔账,算到后面心疼的不行。
“快回吧,再这么花下去,我得心疼一年。”
李杰看着东西也买齐了,便同意回家。
到家后李杰让秦瑶和李婷婷休息,自己抱柴生火,准备晚饭。
不多时,薛海燕来了。
“听说你们今天去省城了?我猜着你们回来的晚,来不及烧饭,从家里给你带来了。”
笑着将手上提的篮子放在桌上,揭开上面蒙的毛巾,把带来的饭菜端到桌上。
一大碗白菜炖肉,一大碗蘑菇炖鸡,十几个三合面馒头。
薛家三口都吃不了这么多,显见着是特意给李杰一家烧的。
“又麻烦你和王姨了。”
“我也有一样东西要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