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孩子知道要去三舅家也很开心,他们喜欢三舅家,有人和他们玩,在村里,不但没人和他们玩,一看到小莲,就叫她傻子,骂他们没爹,王大勇听见就上去跟人干架,他娘还要去跟欺负他们的人家道歉。后来,他就不带妹妹出去玩了。
宋风帮着一起搬行李,宋小姑把自己能用到的,家里还值点钱的全部带上了。
“人不在,东西不能留,怕被人顺走。”
行吧,都带上,家里如果生意好,一年,都不能回来住一天。
东西全部搬上骡车后,宋春妮锁上院门,没和村长打招呼就离开了。她心底,不想让草垛子村的人知道她的去向,因为,她怕那个走了的人,如果知道她日子好过了,会缠上她,给三嫂添麻烦。
就算那个人不来,如果村里人知道她好过了,她不保证会不会有人起歪心思。财帛动人心,他们孤儿寡母的,谁都斗不过。
“走吧!”
“驾……”
“明天你去镇上问问掌柜,今年这货咋供?腊肉腊肠他们怎么收,谈谈价格。”
“成,这几天都没来找咱,估计镇上前两天乱的很。”
“再乱现在也该处理好了,再去点心铺子问问哈。”
“好来!如果酒楼确定要腊肠那些,我再去找几个屠夫,商量一下价格,尤其是猪小肠,一家肯定不够用。”
方小宁点头,进货渠道是很重要。
“风哥,经过我家门口,叫娘过来,我们来做个新的点心,回来帮我带点酒曲。”
“成!”
她今天要做江米条,还要多蒸点糯米,准备做醪糟。
“小姑,你去洗十斤糯米,泡着,一会要蒸熟它。”
“嗳!”
赵氏来了后,“娘,把这些糯米磨成粉。”她忘了让宋风提前磨。
宋小姑和赵氏,力气都大,没多久磨了一大盆。
糯米粉里加开始,边加边搅拌,和和面差不多,搅成条状就开始揉米团,然后把揉好的面团像包饺子一样,分割成小块,揉成条状。
“这样揉好的小条放油锅里炸就行了。”
起灶,一个锅油炸,一个锅烧糖浆,“炸好的马上过一遍糖浆,然后撒上白芝麻。糖浆一定不能熬过头,要不然会有苦涩味。”本来是撒白糖的,可是这里没有白糖,红糖撒上去也看不太出来,不如撒芝麻,吃着也更香。
“你们尝尝,这个就是吃着脆。”
赵氏尝了一个,“这要是年前上,肯定能卖很多。”
“今年过年卖也一样的。”江米条做法实在是简单,看过一次不会根本不可能。
“糯米现在蒸吗?”
“不是,明天蒸吧。”
今天这点心是真好做,宋风还没回来,赵氏就已经学成离开。
年后,是生意冷淡期,各个东西都要的不多,点心一天一样也只要五斤,聊胜于无。
“小宁,腊肉,腊肠掌柜的说他先试卖一段时间,客人爱吃的话,他主子名下二十来个酒楼,都会跟咱们拿货。”
“行,我们也多做几个口味,风哥,你以后去医馆买材料的时候注意着点,别一家医馆买齐所有的材料,分开,咱们一次多买点,放在家里慢慢用。”
花椒,八角,桂皮,茴香这些都属于中药材,没人会用它们做菜,只有医馆才有卖。腊肠会好吃,主要就是这些调料够味,这些材料磨成粉,到时候,就算找人帮忙灌肠,调味这块也必须由她自己来做,或者宋风。宋小姑和婆婆她都不打算经她们的手,腊肠如果卖的好,全大周朝都能卖,以后他们家,可能就要靠这个发家致富。
当然,也有可能会保不住方子,毕竟他们人微言轻。这也是她不敢做大,不敢做真正好东西的原因,没权。
“我明天就开始每家店换着买,铺子咱们还买吗?”
“先不买了吧,先多买些香料,家里要请夫子,还要盖小院子。铺子你空闲时候问问什么价格,不行今年就继续摆摊。”
“也可以,我打算去趟县城,囤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