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的小动作瞒不过窦太后的眼睛,这些日子升起的不满与隔阂也在此刻散去。
“坐吧!哀家还能欺负了阿娇吗?”窦太后的语气微冷,苏宁雪抓着她的衣袖轻轻摇晃。
“有了夫君忘了外祖母,你说黄老之学不合适,那什么合适?”
她看似是在询问苏宁雪,其实是在问刘彻,这对祖孙也算是在多日冷战后,心平气和的谈上一谈。
同时她这么说,也是想让刘彻知道苏宁雪为他做的事情。
“儒学合适,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问题。”苏宁雪提出自己的见解,之后便沉默不语。
刘彻知道罢黜百家,儒学独尊的弊端,但利要大于弊,而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大势所趋,他不过是顺势而为。
见两人都一副沉思状,苏宁雪从自己脑子的犄角旮旯,刨出罢黜百家的弊端:“罢黜百家之后,限制文化多样性,会使得文化氛围变得单一。”
其实对现在的大汉来说,利大于弊,限制文化的发展,使得文化失去活性,这种弊端至少要过五六百年。
而且说句不好听的,文化单一化和统治阶级与普通百姓有什么关系?
“想做什么就做吧!”
窦太后选择妥协,并非因为苏宁雪的劝解,而是想到自己的寿命,她还能活多久?在她死后,刘彻还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不过是早晚的事。
“不过哀家不同意罢黜百家。”
同时她也将自己的底线摆出来,既然无法阻止,倒不如在她还活着的时候,与彻儿各种退一步,总比等到她死后,儒学独尊为好。
“彻儿知道了。”刘彻看向窦太后,犹豫片刻也打算退一步,虽然他已经做了不少准备,只要再过几日,哪怕皇祖母反对也没有任何用处。
但……能不与皇祖母撕破脸最好,而且阿娇姐姐应该说的是未来之事,他愿意一听。
对他而言,依旧是儒学独尊,百家之学不与废斥,影响并不大。
他起身走过去牵着苏宁雪的手,“皇祖母,我就与阿娇姐姐先回去了。”
苏宁雪站起身,跟上他的脚步,边走边道:“外祖母等我明日再来陪你。”
长长的回廊,刘彻大步向前迈着,苏宁雪小跑才能跟上。
“阿彻,停下。”
刘彻脚步一顿,低头眉目柔和,眼若繁星,笨……竟然为了他去找外祖母。
“累!太快了,我跟不上。”她单手叉腰,喘着粗气。
刘彻俯下身,侧头看向她,“上来。”
苏宁雪微怔,随即猛扑到刘彻背上,兴奋喊道:“出发,冲冲冲。”
“阿娇姐姐抱紧了……”话落,他猛然提速,环在他脖颈上的手猛然收紧,耳畔传来苏宁雪的尖叫。
“啊啊啊~”
“哈哈哈……”刘彻笑的畅快,“阿娇姐姐好玩吗?”
“你混蛋!”苏宁雪低头看到自己距离地面的距离,闭上眼睛,她讨厌这些高个子的人!!!
“什么?”刘彻故意从台阶上往下跨,吓的苏宁雪又是一激灵。
“我错了,不应该骂你。”
她才不怂,只是从心而已。
“既然知道错了,你就……”
“你们在干什么?”王太后看着两人,脸色铁青,在看到急匆匆赶来的宫人时,呵斥道:“连陛下都跟不上,都打入……”
“母后,这与他们无关。”刘彻打断王太后的话,也没有放下苏宁雪。
趴在刘彻背脊上,苏宁雪在装死与出声之间选择了装死,算了!交给阿彻吧!
“皇后!”王太后见苏宁雪现在都不下来,怒火拔地而起,就算自己不是太后,也是她的婆母,她就连最基本的礼仪都不懂吗?
苏宁雪很想下去,但刘彻不放下她,她也害怕自己挣扎着松手,摔个屁股蹲。
“母后。”她讪讪的笑笑,借着广袖的遮掩死命的掐刘彻的肩膀。
刘彻压下痛呼声,急急告退:“母后,儿臣还有政务处理。”
话落不等王太后挽留,就大步离去。
走远后,刘彻倒吸一口凉气:“阿娇姐姐你这个叫做谋杀亲夫!!!”
“都怪你,这次……我和母后的关系不可能好了。”她的下颌抵在刘彻的肩膀处,魂魄已经飘走。
刘彻虽然不想打击她,但也不想看她自欺欺人,“咳!你们的关系好过吗?”
母后不喜欢阿娇姐姐,阿娇姐姐也没有把母后当作生母对待,他能做的就是隔开两人。
苏宁雪:……
这虽然是事实,但听着真的很扎心。
“好了!别想了!万事有夫君呢!”刘彻轻笑着安慰。
苏宁雪气愤的一口咬在他的脖颈上,口齿不清道:“混蛋!”
“嘶~阿娇姐姐就这么想让人看我们夫妻恩爱留下的印记?”
她松开口继续趴在刘彻背脊上吐魂。
这个混蛋呀!虽然不是第一次,但还是好羞耻。
想到母亲劝她节制点,给刘彻留点面子的暗示,她只想刨个坑将自己给埋了。
冤枉死了!她才是被欺负的那个。
刘彻愉悦的弯弯唇角,嘴里哼着不知名的曲子。
两人回去后,苏宁雪派出去的宫女回来禀告。
“娘娘,我们并没有在舞姬中找到卫子夫。”
“嗯?”刘彻面露好奇,卫子夫?自己确实听说她在找一个舞女,还在找一个马夫。
“哼~”苏宁雪白刘彻一眼,刘彻摸摸鼻子,猜到点什么,只觉得冤枉。
现在凶他是不是过于早?这不是没有发生吗?
“怎么会没有呢?”苏宁雪在心里喃喃,有些头疼,她不了解汉史,但对于帝国双星还是知道。
但两人之前在哪里,她并不清楚。
卫青似乎是马夫……反正和马有关,她将皇家马场,刘彻的马场都找过了,但是都没有。
寻找卫青不容易,她就想着找卫子夫。
貌似是舞姬1出身?给阿彻献舞被一眼看上,可以给阿彻献舞的舞姬应该在宫里,但是她并没有找到。
莫非是外面进献?不应该呀?就算送,也是送良家子,毕竟直白的送舞姬没有那么雅。
所以倒时史书记载应该记载是被送入宫的良家子,而不是舞姬。
1卫子夫:平阳公主府的歌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