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千里眼的诞生
《大宋提刑官》和《包青天》都演过这样的桥段,古代有过这样的案子,男人经常在外面耍钱喝酒,回家虐打女人,后来女人不堪受虐,趁男人熟睡,将铁钉从鼻孔钉入颅脑,杀人于无形。虽有腥味,却不见任何血液流出,无法查清死因。
黄港最近都没来凌音村,不是因为“危险三角区”的恐怖,而是觉得没文化太辛苦了,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就回学校上学去了。
自从跟了叶小凡,他就觉得以前的自己特别白痴,从此在叶师傅的教诲下,不仅学会了爱惜生命爱惜光阴,更加爱惜他爹黄林带给他的美好物质生活。
黄林几次约叶小凡吃饭,叶小凡因为没时间都给拒绝了,黄港在凌音村被改造成功,叶小凡功不可没。
叶小凡没觉得怎么样,免费的劳动力最近不太需要,等农忙的时候再叫回来吧,总得给孩子放放假。
叶小凡在李书桐眼部针灸了一阵,又拿出纱布做的热敷包,里面放了煮好的黄连、当归、丹参、零陵香、决明子、薄荷、黄柏等,可以清肝明目,降火散热,凉血消肿等等。
李书桐先是觉得眼睛上发热,后来又觉得眼睛上特别凉,感觉头脑都很清醒,让他舒适地忍不住呻吟出声。
坐在院里聊天的人,听到声音后,忍不住诡异地看向屋里,赶紧摇摇头甩掉可怕的念头。
没过多久,李书桐快乐地走了出来,以他那个年纪还能迈出如此轻快的步伐,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不仅仅是因为步伐,还有就是这黑灯瞎火的小山村,他没戴眼镜竟然走的如此矫健!
李书桐觉得眼前一片清明,心情特别舒畅,仿佛胸口一直堵着的一口气松了,浑身上下都特别清爽,就是个通透。
“我能看见了!”李书桐兴奋地大喊。
叶大娘看着他一脸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弱弱地说了句,“我的眼瞎都被小二治好了!”
叶大娘言下之意就是,近视眼算什么,在我儿子那都是小儿科!老娘的眼瞎都治好了,这都算个屁啊。
什么?就是这个一眼能看见山上哪个位置有松露,哪个位置有松茸,然后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过去的老太太,以前是个瞎子?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向叶大娘,只见叶大娘两只大眼睛,炯炯有神,明亮清澈,忽闪忽闪的,哪里像是眼睛不好的人。
叶大娘很傲娇地昂首挺胸,眼神好真是老霸道了。
李书桐的眼睛大家还是第一次看,以前以为是瓶底太厚,所以眼睛显得小,现在发现,不是显得小,是真的小。
李书桐喊道,“杜仲,去房间里把我的笔记本拿过来!”
“哦!”杜仲答应了一声,很快进屋把笔记本给李书桐拿了过来,“我全都能看见了!”李书桐兴奋地喊道。
笔记本上的字迹潦草,手写的又很轻,灯光昏暗,杜仲都不太看得清,李书桐竟然轻松看清,实在是难以置信。
杜仲大师兄不确定李教授是不是在跟自己说话,凑过去认真看了看,“李教授,请你睁开眼睛看我行吗?”
李教授“瞪”了他一眼,大师兄隐约觉得李教授可能是看他了,点点头,跟李教授请教起食用菌栽培的注意事项,发现他真的是恢复视力了。
第二天,他们集体到山上去采蘑菇,用于培养菌丝。
栽培食用菌需要的石灰、麦麸、塑料袋、塑料薄膜早已经准备好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李书桐第一次觉得大自然是这么美好,天空蓝的透亮,树叶黄的温暖,花朵红的娇艳,为了显示自己视力好,每次都是三步并作两步,第一个开始采蘑菇。
无形中就抢占了叶大娘的霸主地位,这两个人越走越快,知道的是他们眼神好,不知道的以为是登山运动员。这两个年纪大的不知不觉,就成了一群人中走在最前面的。
“叶大娘身体真硬朗啊!”钟灵羡慕地说。
“那你看看,也不看是谁妈。李阿姨现在不也好多了吗?”叶小凡最近太忙没顾得上去看李丽,听说李丽已经可以扶着东西行走了。
“是啊,他们厂子之前让她病退,现在又觉得挺过意不去的,看她好了,听说还想找她回去做监工什么的……”钟灵提起家世总是有点自卑,特别是在叶小凡面前,即使他是个农民,她也觉得抬不起头。
叶小凡从没觉得家庭条件对一个人有什么影响,他现在还不是顺风顺水、自由自在。
“要是阿姨想工作,可以帮我做客服的,或者做我们的网上代理也行,或者明年来我们村里工作,村里好多地方都缺人。”叶小凡说的是真心话,他和白芸现在最头疼的就是凌音村怎么人口这么少,就这么两个人怎么掰都不够用。
钟灵有点心动,她从来都不知道村里的条件这么好,她家里那样拥挤逼仄的生活环境,真不适合养病。凌音村有山有水,空气新鲜,人也和善,太适合生活了,何况明年度假村建起来,交通会更加便利。
“那我把我们家卖掉,在村里买套房子怎么样?”钟灵有点兴奋。
“你省省吧,城市户口买不了农村房,顶多就是租用。”大师兄在一旁泼冷水。
“哦,那也行啊,只要有助于养生,租房也挺好的。”钟灵没发觉大师兄的不乐意。
“那是,我们这,呼吸都是仙气。”叶小凡很骄傲,“大师兄,你多吸几口,还能补补阳气。”
杜仲满脸黑线。上次他因为肾虚在钟灵面前丢尽了脸,特意去济世堂开了一些中药调理,这叶小凡哪壶不开提哪壶。
珍稀食用菌之所以少,不是没有原因的,它们的繁殖和生长习惯都不走寻常路,所有它们才能不做寻常菇。
李教授在山上精挑细选,最终打算试着栽培大红菌和羊肚菌。
回到叶家,李书桐先是在叶家建立了一个培养室,他采用多孢分离法,把许多大红菌的孢子接种到同一个培养基上,又同样做法做了一些羊肚菌的培养基。随后,李书桐又做了一些液体培养基。
一直到晚饭点,李书桐才疲惫的从培养室里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