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铁匠铺后,他们又去了市场。买了很多粮食和大量的猪肉,因为买的猪肉数量很多,刘正轩就向老板要猪下水,老板很豪爽,二话不说,免费送了很多。想着马上就能试试新武器,来福一路上兴奋得不行,驾车比平时快很多。
刘正轩在车厢里默写教材,但是车厢颠簸得很厉害,让他写字很困难。刘正轩忍不住大声喊道:“来福,跑慢点,这么着急干什么?”
来福听了,吓得缩了缩脖子,赶紧吐了吐舌头,急忙松开缰绳,放慢速度,战战兢兢地回答道:“少爷,小的知道错了,这就慢点赶路。”
到家之后,刘正轩把那些猪下水交给周传香处理。然后叫来刘忠,原来刘忠又精心做好了三支连弩。刘正轩让刘忠做了三个木靶,然后把连弩、弩箭和木靶都装进布袋,带着来福等三人一起去村后的小山。
大概男人对于新武器总是有一种天生的、难以控制的喜爱。一路上,来福和刘忠两人都兴高采烈,兴奋得不行,迫不及待地想要试试这连弩的威力。
到了小山,他们把木靶稳稳地固定在树上,三人往后退了一百五十步站好。刘正轩开始耐心地教他们怎么用连弩。“左手拿着连弩的前端,右手握住压杆用力往下压,这样就能把弩弦压上去。” 刘正轩一边说,一边亲自示范操作的要点。
刘忠虽然不会武功,但是按照刘正轩的教导,也能比较轻松地把弩弦压上去,更不用说来福了,他本来就有点功夫基础,操作起来更是得心应手。
“然后把三十支箭矢都放进这个箭仓。” 刘正轩继续说道,“左手托着弩箭的前端,右手握住末端的木托,右手的食指勾住这个扳机。”
“双脚自然分开站稳,双手保持稳定不要动。眼睛从这后端的缺口通过前端的缺口看向靶心,一定要让后端缺口、前端缺口、靶心在一条直线上。”
“瞄准之后,深呼吸,然后扣动扳机。” 说完,刘正轩手里的弩箭飞了出去,射出去一支,虽然没有射中靶心,但是也稳稳地钉在了木靶上。稍微调整了一下,刘正轩又扣动扳机,连续发了三箭,都准确无误地钉在了木靶上。
来福和刘忠看到后,也都按照刘正轩的指导,依次连射三箭。刘正轩看到后,大声喊停,三人连忙快步跑去查看靶上的情况。刘忠射的三支箭中有两支稳稳地钉在木靶上,还有一支落在了木靶前面的地上。
来福则表现得更好,只有一支箭射中了木靶的边缘,另外两支都正中靶心。来福费了很大的劲才把九支弩箭从木靶上拔出来。
刘正轩又让他们往后退到两百步的距离。这一次,三人射出的箭矢都成功地钉在了木靶上,虽然有偏差,但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接着,他们又往后退到两百二十步,这个时候箭矢虽然还有一定的力量,但是因为距离太远,都没有射中木靶。就这样,三人反复测试连弩的射程和准确度。
最后发现,在两百步以内,准确度还可以,虽然不能每次都射中,但是也能击中目标;两百步以外,虽然箭矢还有一定的力度,但是准确度不好,很难命中。
连弩最远能射到三百四十步。刘正轩稍微想了想,决定把射程定在两百步,以后都按照这个距离多加练习,提高射击的技术。最后一次,三人都把三十支弩箭连续射完,连弩连续射击的速度非常快,像疾风骤雨一样,让人惊叹,三人都兴奋不已,沉浸在这新武器的强大威力中。刘正轩看到测试完成了,就让他们收拾好东西下山回家。
这时,盖房子的村民们正干得热气腾腾,汗流浃背。当卤菜的香气慢慢飘出来,那是一种大家从来没有闻过的独特味道,浓郁醇厚,在空气中弥漫,让人馋得流口水。
中午,刘正轩的爷爷刘方亮大声喊道:“开饭了!” 村民们听到后,纷纷放下手里的活,围了过来。目光一下子就被那些新奇的食物吸引住了,喉咙不停地动,心里充满了渴望和期待。
卤菜那诱人的颜色、独特的味道,他们都是第一次看到、闻到、尝到。大家纷纷拿起筷子,尽情地品尝卤菜。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每个人心里都暗自庆幸,又觉得自己能被选中来盖房子,是多么幸运,不仅能挣钱,还能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
就连见多识广的村长刘为民都觉得这菜比朝阳县城酒楼里的还要好吃,他满脸好奇地问道:“正轩,这些是什么菜?怎么这么好吃?”
刘正轩面带微笑,不慌不忙地回答道:“村长,这是卤菜,都是用猪肉卤制的。” 他故意没有提到是用猪下水做的,以免大家觉得不舒服。
“卤菜?” 刘为民喃喃地重复道,“酒楼里都没有见过这么特别的菜。”
刘正轩笑着说:“这是我想出来的办法,村长、村民们要是喜欢吃,就多吃点。”
刘为宗也吃得津津有味,如果不是下午还要盖房子,他真想大声喊:“拿酒来!” 然后尽情地喝酒,来表达心中的畅快。
午饭后,刘正轩把他爹刘为宗叫回家中,带到刘方亮的卧室里,又让刘忠和来福把做好的纺纱机和织布机零件悄悄地拿过来。
刘正轩亲自动手组装,他动作熟练,有条不紊,不一会儿就把纺纱机和织布机组装好了。
组装完成后,刘正轩亲自为他们演示纺纱织布,虽然他之前从来没有实际用过这种机器,但是凭借脑海中的记忆和方法,操作起来倒是很轻松自在。
只见那一台纺纱机连着八个纺锤,坐着用手摇纺纱,速度相当快,和以前的纺纱方式相比,效率大大提高。
刘为宗一直在旁边目不转睛地看着,心里暗自估算,觉得这纺纱机比以前的织布机快了七八倍,如果是熟练的织娘操作,快十倍以上也是很有可能的。
刘正轩看到刘为宗脸上满是惊喜的神情,嘴角微微上扬,满怀自信地说道:“爹,这织布机的构造设计得极为巧妙,操作起来极为简便,寻常之人只需稍加学习,就能轻松掌握其中窍门。”
说完,他稍作停顿,接着又兴致勃勃地讲道:“等咱们这房子顺利建成之后,就可以在院子里搭建几个作坊,再购置一批心灵手巧的绣娘,这样一来,就能正式开启纺纱织布的大业啦。”
“只是不知这织出的布匹质量究竟怎样?” 刘为宗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轻声说道,“此事至关重要,千万不能走漏半点风声,不然恐怕会招来不必要的灾祸。咱们一家刚刚经历了诸多波折,实在是经不起任何折腾了。”
“爹,您不必担忧,孩儿对此早已深思熟虑,一切都已筹划妥当了。” 刘正轩神色镇定,不紧不慢地将自己心中的计划详详细细地告诉刘为宗。
刘为宗听了,脸上先是露出惊讶的神色,等听完整个计划,心中悬着的大石头这才慢慢落下,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一旁的来福和刘忠静静地听着,也被少爷这详尽且极具远见的计划惊得目瞪口呆,心中对少爷的钦佩之情又增添了几分,暗暗赞叹少爷的聪慧和睿智。
刘为宗心情愉悦,转身又去监督盖房的事情。刘正轩则吩咐来福和刘忠把纺纱机、织布机小心翼翼地拆卸开来,仔细收好各个部件,妥善地藏在隐蔽的地方,以免被别人发现。
随后,他让刘忠继续专心制作连弩,自己则带着来福去小山上练习弩箭技艺,顺便去查看一下放在山上的鸟笼的收获情况。也许是时间还短,又或许是山中的猎物已经不多了,这次的收获比之前少了一些,只捉到了五只山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