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一路快马西行,马蹄声在崎岖的道路上回荡,越往西,地势越不平,景色也越发荒凉。
不时,有狂风卷起黄沙,遮天蔽日,他们只得紧握缰绳,低头前行。
就这样,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半个月后,一行人终于来到了凉州。
夕阳如血,洒满天际,凉州城在落日的黄昏中渐渐显露真容。
高大的城门,历经无数风雨侵蚀,岁月在其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却依旧巍峨耸立。
只是,城门上那斑驳的痕迹,一道道、一缕缕,仿佛在无声地倾诉着战争的残酷与沧桑。
入目的一切,无不显露出这里刚刚经历过一场惨烈的浩劫。
城门外,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遍地都是,有的残缺不全,有的面目全非,血腥味浓重得弥漫在空气中,刺鼻难闻,令人忍不住阵阵作呕。
残破的旗帜,在凛冽的寒风中瑟瑟作响,每一次飘动都似乎在为那些逝去的生命哀鸣,诉说着无尽的悲凉。
此刻,残阳如瑰,绽放出血色的光辉,映照在凉州城上,将这座古城染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显得格外苍凉而沉重。
马蹄声“嘚嘚”,在空旷的城外,格外突兀,每一声都清晰地踏在了众人的心上,犹如重锤敲击,让人心神不宁。
小宇轩的小脸煞白,眼中满是不安,紧紧抓着黛玉的衣角。
权景瑶的脸色也好不到哪里去,她眉头紧锁,眼中的担忧与焦虑,清晰可见。
凉州城的守将,正是小宇轩的亲生父亲、权景瑶的大哥权景朔。
别看小宇轩平时不提及此事,嬉笑打闹一样不落,好似有义父的疼爱就足够,心中一点也不在意这个亲生父亲。
但实际上,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对这位镇守着凉州城、印象中从未见过面的生父,还是有着一份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的。
以前,他或许心中忌恨父亲丢下他不管,让他在年幼时便尝尽了孤独的滋味。
但在义父和姑姑的日日熏陶下,小宇轩逐渐明白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忠诚。
半年前,当姑姑和义父大婚时,他还意外地收到了父亲的亲笔信,信中满是对他的关怀和思念,这让他心中的怨念又消散了几分。
信是专门写给他的,和祝贺姑姑大婚的信件一起送到了姑姑的手中。
信里面关切地事无巨细地问起了他的情况,问到了他最近有没有长高,有没有好好吃饭,有没有听话,有没有受人欺负……
字里行间,都透露着父亲对他的深深思念和无尽关爱。
类似的信件,此后一封封每月如期而至,每一封都承载着父亲满满的爱与关怀,像一缕缕温暖的阳光,穿透了时空的阻隔,照进了小宇轩幼小而敏感的心灵。
这些信件,渐渐弥补了他心中那份曾以为被父亲遗弃的空缺,也抚慰了他那颗因思念和不解而伤痕累累的小心脏。
后来,义父和姐姐耐心地手把手教他回信。
虽然字是义父和姐姐手把手教的,但信里面的话全是他自己所思所想。
小家伙就这样,一来一回地与父亲通过书信,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每月的书信,成了他们之间的一条纽带,将远隔千里的父子紧紧相连。
在对义父和姐姐的依赖愈加深厚的同时,小宇轩对父亲的认知也愈加深刻。
他逐渐理解了父亲的苦衷与无奈,心中对父亲的思念之情也愈发强烈。
小宇轩的小脑瓜里,时不时幻想出一个英勇的身影。
一位威风凛凛的大将军,身披闪耀的战甲,手持长剑,屹立于坚固的城墙之上,目光如炬,眺望着远方,随时准备迎战来犯之敌,守护这片土地的安宁。
大将军英勇无畏的身影,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一次次出现在小宇轩的梦中,连同坚定的眼神、挺拔的身姿,深深地烙印在了小宇轩的心中。
小家伙得知很快就要和梦中威风凛凛的大将军父亲见面,从昨天到现在,他心里就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既忐忑不安,又激动不已。
却没想到,父亲还没见到,小宇轩就先看到了眼前这一番凄惨景象。
大战的硝烟虽已散去,但凉州城仍沉浸在一片肃杀之中,空气中弥漫着的血腥味,街道上的满目疮痍,百姓们面带愁容,行色匆匆。
这一切,无不昭示出战争的残酷。
城墙之上,士兵们严阵以待,眼神中透露出警惕与疲惫,整座凉州城,仍未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
城门紧闭,城门口几乎看不到进出的人。
大战刚过,守卫对入城之人的检查也特别严格,士兵们面色凝重,对每一个试图进城的人都仔细盘查,恨不能查完祖宗八代。
城墙之上,遍布着战争的痕迹,残垣断壁随处可见。
在一地的鲜血和残肢断臂的尸身中间,这一队二百余人的侍卫,护卫着中间一队五辆马车的车队,就显得格外突兀。
照例,由南安王世子的侍卫首领策马前行,上前与守城门的士兵进行交涉。
士兵们起初神色紧张,如临大敌。
守城的官兵不仅查了他们的身份户凭和路引,还看了南安王世子和林如海的官印。
后来,经过一番细致的盘查,再三确认没有问题,才放他们进了城。
若在平时,依南安王世子暴烈的脾气,说不定一顿鞭子早就劈头盖脸狠狠地抽上去了,哪容得下他们这般啰嗦。
但此刻,作为也领过军、上过战场、经历过生死考验的将军,他深刻理解大战刚过,城中人心惶惶,守城官兵生怕混入敌军奸细,给城中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
因此,他强压下心头的怒火,耐心地配合守城官兵的检查。
一行人缓缓驶入城边东侧的小门,城内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街道两旁,一座座房屋倒塌在地,火光未熄,星星点点地在废墟中闪烁,黑烟袅袅升起,与天空中那抹绚烂的晚霞交织成一幅凄凉又悲壮的画面,让人心中无端涌起一股说不出的哀伤。
百姓们或衣衫褴褛,或面黄肌瘦,流离失所,眼神中满是惊恐与无助。
孩子们紧紧拽着大人的衣角,小手因为紧张而泛白,小脸上挂着未干的泪痕,泪痕中还夹杂着几分惊恐。
偶尔传来几声微弱的啼哭,声音在这荒凉、破败的城中,显得格外凄凉。
街面上,残破的摊位东倒西歪,木板碎裂,布幔撕扯,曾经繁华喧嚣的市集,如今只剩下一片狼藉,满地都是散落的货物和碎片。
偶尔有几只野狗在废墟中穿梭,无一不显得瘦骨嶙峋,毛发杂乱,它们嗅着每一寸角落,寻找着可能残存的食物。
一行人沉默地前行,心中沉甸甸的。
他们没想到,战况竟是如此惨烈,眼前的景象超乎想象,竟连城中的无辜百姓也波及到了。
四处是破败的房屋,断壁残垣间透露出无尽的凄凉,流离失所的人们或坐或卧,眼神空洞而绝望。
这一幕幕惨状,让黛玉一行人的步伐更加沉重,心情也更为沉痛,好似有一块沉甸甸的巨石,压在他们每一个人的心头。
北风呼啸,似乎也在为这座城池哀鸣,风吹过废墟,带起一阵阵尘土,迷离了众人的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