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现代魂 第150章:赤壁风云变
建安十三年冬,长江之上,雾气弥漫,仿若轻纱笼罩着这即将成为战场的江面。林小羽站在东吴的战船船头,凛冽的江风拂过他的脸庞,吹动着他的衣袂猎猎作响。他的目光穿透这厚重的雾气,望向对岸曹军的水寨,心中满是对即将到来的大战的忧虑与思索。
“林先生,大都督有请。”一名传令兵匆匆走来,打破了他的沉思。林小羽微微点头,转身随着传令兵走向周瑜的帅帐。
踏入帅帐,只见周瑜正对着一幅巨大的军事地图凝神思索。帐内灯火摇曳,映照着周围一众将领严肃的面庞。见林小羽进来,周瑜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林先生,你来的正好。如今大战在即,我等需商讨破敌之策。”
林小羽走上前,目光落在地图上,沉思片刻后说道:“大都督,曹军虽号称百万,但多为北方士卒,不习水战。而且近日我观察曹军水寨,发现他们将战船用铁链首尾相连,看似稳固,实则行动不便,一旦起火,必将难以逃脱。”
周瑜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林先生所言极是,我也正有火攻之意。只是这火攻之计,还需解决几个难题。其一,如何靠近曹军战船放火;其二,风向问题。如今正值隆冬,多西北风,若用火攻,火势必将反噬我军。”
林小羽微微皱眉,他深知在这没有天气预报的时代,风向的不确定性是火攻的最大阻碍。他在现代时曾读过许多关于赤壁之战的资料,但具体风向何时转变,他也记不太清了。思索片刻,他说道:“大都督,关于靠近曹军战船放火,我们可准备一些蒙冲斗舰,内藏硫磺、焰硝等引火之物,假称投降,趁曹军不备,点火烧船。至于风向问题,容我再想想办法。”
周瑜点了点头,随后与众将领商讨起具体的作战计划。林小羽则陷入了沉思,他努力回忆着关于赤壁之战风向转变的相关信息,心中默默祈祷能找到解决之道。
几日后,黄盖主动请缨,愿率数十艘装满易燃物的战船假降曹军。周瑜大喜,立即着手准备。林小羽也积极参与其中,他利用自己在现代学到的物理知识,对引火装置进行了改良,使其更加容易点燃,且火势更猛。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东风起。然而,连续几日,江面上依旧刮着西北风。周瑜心中焦急万分,他深知若再等下去,曹军一旦有所察觉,此次计划必将功亏一篑。
林小羽更是心急如焚,他整日在江边踱步,观察着天气的变化。一日傍晚,他忽然发现天边出现了一丝异样的云彩,心中一动,难道这是东风将至的预兆?他不敢确定,但还是立即将这一发现告知了周瑜。
周瑜听闻,立即命人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果然,到了三更时分,江面上忽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大喜,立即下令黄盖出发。
黄盖率领着数十艘战船,向着曹军水寨飞速驶去。战船上插着投降的旗帜,在东南风的吹拂下猎猎作响。曹军见此,以为东吴真的投降,纷纷放松了警惕。
当战船靠近曹军水寨时,黄盖一声令下,战船上的士兵纷纷点燃了引火之物。刹那间,数十艘战船燃起熊熊大火,借着东南风的威力,如同一群火龙般冲向曹军战船。
曹军水寨顿时大乱,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由于战船被铁链相连,无法逃脱,火势迅速蔓延开来。一时间,江面上火光冲天,喊杀声震耳欲聋。
林小羽站在东吴的战船之上,看着这惨烈的战场,心中五味杂陈。这场赤壁之战,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无数将士生命的代价。他虽来自现代,知晓这场战争的结局,但亲眼目睹这一切时,心中依旧充满了震撼。
此时,东吴的战船也纷纷出动,趁着曹军大乱,发起了全面进攻。周瑜亲自率军冲锋,他手持长枪,身先士卒,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
在东吴军队的猛烈攻击下,曹军渐渐抵挡不住。曹操见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只得率领残军从华容道狼狈逃窜。
赤壁之战,以东吴和刘备联军的胜利而告终。这场战役,不仅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也让林小羽在江东声名远扬。周瑜对他更加敬重,孙权也多次表示要重赏于他。
然而,林小羽却没有丝毫的喜悦。他深知,战争虽然结束了,但天下依旧大乱,百姓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帮助刘备成就大业,结束这乱世纷争,让百姓过上太平的日子。
战后,林小羽跟随周瑜回到柴桑。在柴桑,他与诸葛亮再次相见。诸葛亮对他在赤壁之战中的表现赞不绝口,两人相谈甚欢。
“林兄,此次赤壁之战,多亏有你相助,我家主公才有机会站稳脚跟。”诸葛亮微笑着说道。
林小羽摆了摆手,“诸葛先生过誉了,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如今曹操虽败,但实力依旧不容小觑。江东与荆州唇齿相依,还需加强合作,共同对抗曹操。”
诸葛亮点了点头,“林兄所言极是。我此次前来,正是为了与江东商讨联盟之事。”
随后,两人就联盟的具体事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林小羽凭借着自己对历史的了解,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让诸葛亮对他刮目相看。
在柴桑停留了几日后,林小羽决定返回荆州。他深知,刘备此时正需要他的帮助。临行前,周瑜设宴为他送行。
“林先生,此次分别,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周瑜端起酒杯,眼中满是不舍。
林小羽也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大都督,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待天下太平之日,我定当再来江东与大都督把酒言欢。”
告别了周瑜,林小羽踏上了返回荆州的路程。一路上,他看着沿途的百姓流离失所,心中满是悲痛。他知道,自己的使命还很艰巨,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总有一天,能够实现心中的理想,让这乱世重归太平。
回到荆州后,林小羽立即去见刘备。刘备见到他,大喜过望,“林先生,你可算回来了。此次赤壁之战,多亏有你出谋划策,我军方能大获全胜。”
林小羽谦虚地说道:“主公过奖了,这都是大家的功劳。如今曹操虽败,但必然不会善罢甘休,我们需尽快巩固荆州,发展实力,以防曹操再次来犯。”
刘备点了点头,“先生所言极是。只是荆州初定,百废待兴,还望先生多多费心。”
从那以后,林小羽便全身心地投入到荆州的建设之中。他利用自己在现代学到的知识,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整顿军队,使荆州的实力逐渐增强。
在林小羽的努力下,荆州的百姓生活逐渐安定下来。他们对林小羽充满了感激之情,纷纷传颂着他的功绩。而林小羽也在这三国的乱世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