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刘备说公孙瓒不同意调解,刘虞失声了起来,但他很快又控制住了情绪,对着刘备问到:“既然是朝廷诏令,安北将军欲如何应对啊?”
刘备来刘虞这里,可以说只是走个形式。但刘备本来就主张援救刘虞,同是汉室宗亲,如今又认了叔父,就更想保住刘虞的性命。
“叔父!安北将军新封,现在兵少将寡,只能以理说服公孙瓒。奈何公孙瓒飞扬跋扈,不愿接受调解。以备想来,安北将军也只能上奏朝廷,请朝廷派出大军剿之!”
“这如何使得?”刘虞还没说话,那边鲜于辅就急了:“蓟县危在旦夕,等安北将军上奏朝廷,朝廷再派出大军,怎么不需要个三两月?到时恐怕我等早就落入那公孙瓒之手了!”
“玄德公!你和吾主都是帝室之胄、皇室宗亲。那安北将军刘忠也是宗正义子,如何能看着我主落入那公孙瓒之手?还请玄德公再安北将军面前多多美言,先发涿郡之兵救援才是啊!”鲜于辅哪里知道刘忠等人的心思,还在尽力的劝说刘备。
刘虞毕竟是文人,打仗不如鲜于辅,可是这琢磨人的心思,可是比鲜于辅通透多了。心想那刘忠真要想救援自己,发涿郡之兵和自己里应外合,就算是打不过公孙瓒,至少也能解了燃眉之急吧?
多年混迹官场的直觉告诉刘虞,那刘忠必有所求,只是一时想不到刘忠想要什么。若是之前的刘虞,无非是一死而已,也没必要去求他刘忠。可是经历了绝望到希望的刘虞,此刻只想保住自己的性命。那眼前的刘备就是救命的稻草,自己是一定要牢牢抓住的。
“鲜于将军,公孙瓒虽然答应玄德罢兵一日,但此人狡诈不可轻信。辛苦将军去巡视城防,以防不测!我再次陪着玄德就好!”刘虞想刘备开诚布公的谈一谈,便想办法支开鲜于辅。
那鲜于辅就是再笨,此时也明白刘虞的意思,便以巡视城防为理由起身告辞。大堂中就只剩下刘备和刘虞了。
“玄德!”刘虞此时也不再遮遮掩掩,决定摊开了聊:“此处只有你我二人,你能否告诉我,那刘忠到底如何才肯援救蓟县?”
“哎!”刘备长叹一声低头不语。从自己的角度,是主张救刘虞的。可是刘忠虽然是自己的四弟,自己也拜了刘忠为主公啊,自己如何能做这么大的主呢?你问我如何才肯救你,可是刘忠根本没打算救你啊!救了你,还如何得这幽州呢?
“如今我只求有条活路,别无他想。都是皇室宗亲,难道你们就忍心眼睁睁的看着我被公孙瓒逼上绝路吗?”刘虞心里有点悲凉,也有点后悔。自己那样对待公孙瓒,连投降这条路都给断了!
听了刘虞的话,刘备心中突然闪过一个想法,仿佛抓住了什么一样。刘虞只想寻找一条活路,而刘忠的目的是想要得到幽州。如果刘虞愿意让出幽州给刘忠,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对,这个主意准行!
“叔父,我有一策,不知叔父是否应允?”
“噢,快快说来!”刘虞一听还有的谈,身子向前倾向刘备,迫不及待的问道。
“不如叔父以身体欠佳为由,上奏朝廷请求回京师休养,保举安北将军继任幽州牧一职。如此这蓟县安危就是安北将军的职责所在,安北将军必定会竭尽全力解蓟县之围。”
原来这刘忠也是想要图谋我的幽州啊!刘虞真想直接把刘备给赶出去,这是给自己出了个什么烂主意啊!但是转念一想,这可能是自己唯一保住性命的方法。也罢!自己将这幽州让与刘忠,那公孙瓒和刘忠必定还有龙争虎斗一番,说不定搞个两败俱伤,自己就有机会卷土重来!
“玄德,此计甚好!只是我写了奏章也送不出去啊!就算是送出去,等到朝廷批下来也需要不少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叔父不如现在就写下奏章,我替叔父带出去如何?刘备回去之后,会劝安北将军尽快解蓟县之围,并安排将士一路护送叔父回京师!”
“也罢!”刘虞见刘备如此说,心中愤恨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唤来下人,准备好笔墨,按照刘备的意思写下了奏疏。
顷刻之间,刘虞就写好了奏疏,小心的吹干了墨迹,递给了刘备:“玄德不妨一观,看如此写可好?”
按理说刘虞的奏疏刘备是没有权利观看的,不过刘虞知道就是此时不给刘备看,事后刘备也必定会看,还不如直接大方一点,也好让刘备办起事来更加尽心。
“事情紧急,我现在就走,叔父多多保重!”刘备草草看了几眼,就把刘虞的奏疏小心收好塞入怀中,便向刘虞告辞。
“玄德辛苦!我就在这蓟县城中等着你的好消息!”
“叔父放心!”
刘备辞别了刘虞,便匆匆出了州牧府。一出大门,便遇到了鲜于辅。原来那鲜于辅急于知道刘备和刘虞谈的到底如何,一直就在外边等着刘备。
“玄德公,如何?”鲜于辅问道。
“鲜于将军放心,备回去之后,必定力劝安北将军出兵救援蓟县!”刘备自然是不能把事情的真相告诉鲜于辅,只能模糊的应酬着。
“多谢玄德公了!”鲜于辅向刘备抱了抱拳:“我送玄德公出城!望玄德公在安北将军面前多多美言,千万救蓟县一救!”
“将军放心,备尽力而为!”
这一次刘备出城没有坐吊篮,鲜于辅确定公孙瓒真的罢兵一日,便打开城门送刘备出城。
“军师意下如何?”
刘备回到涿县之后,刘忠马上就召集麾下文武开会研究此事。刘备将他与刘虞的谈话说了一遍,并拿出奏折让刘忠看。刘忠看完之后,又将奏疏交给贾诩。见贾诩眯着眼睛看完之后,刘忠开口问道。
贾诩对改变之前的计划十分反感,或者说他对于刘备这种自作主张的行为十分警惕。但是贾诩也不得不承认,刘备这样处理,确实对于己方更有利一些。
“我该怎么办才好呢?”贾诩在心中嘀咕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