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如流水静静泄落满地。
县衙后方的庭院中,辟了一处小小池塘,植满荷花。
七月初带着热意的清风拂过,吹来一丝淡淡的荷花香。
季回安的脑海中不断地描摹余二小姐那道纤细的身影,心中泛起一阵熟悉的涟漪。
身形略微比阿妤消瘦些。
可那婀娜的身姿与轻盈步履,以及微微摆动的裙角,都那般神似。
面纱遮脸,乌黑的睫羽始终垂盖住眸子,他没有看清余二小姐的样貌。
可余二小姐的背影,却与记忆中那个清冷的身影渐渐重叠在一起,令他心头一震。
金禄接到了吩咐,脚步却没有移动。
他有些不明所以,少主到余家是为了查茶税案。
可余二小姐一个闺阁女子,饶是再才情出众,也与案子搭不上边。
但他家少主好似见过余二小姐后便开始神色阴郁,心事重重的模样。
令他疑惑不已。
“少主是觉得余二小姐与茶税案有关?”
他得问清楚才方便让底下的人有重点地查探。
季回安收回思绪,转身走向一旁的凉亭。
凉亭四周竹影婆娑,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季回安坐下,手指轻轻敲击着石桌,目光沉静而深邃。
“你不觉得她很像一个人?”季回安低声问道。
金禄觉得少主有些魔怔了,怕是宋大小姐逝世这件事对他的打击太大。
竟生出错觉来。
他有些心疼。
微微躬身,语气恭敬:“回少主,咱们在余杭的人手并不多。
且余杭的势力几乎都被临安赵知府把控着,暗卫在此行动受限。
查探进展恐怕没那么快。余家二小姐的身份背景恐怕需些时日。”
他明白少主想要什么,既少主起了这个念头,余二小姐的事便事无巨细都要查清楚。
小到生活习性,衣食住行。
季回安眉头微蹙,但也明白,他的势力在此确实鞭长莫及。
“三日,够不够?”季回安沉声道。
金禄点头,“属下定尽力而为。”
随即又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双手呈上:“大人,京都传来暗报。
承恩公徐家从二皇子转移走兵器后,并未销毁。
而是暗中将兵器藏匿于保宁一带,似有所图。”
“且徐家也开始大肆招揽工匠,欲造出能扬帆出海的大船。”
季回安接过密信,目光迅速扫过信上的内容,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徐家果然按捺不住了。水军兵器乃国之重器,他们竟敢私藏,真是胆大包天。”
金禄低声道:“大人,是否要立即采取行动,阻止徐家的阴谋?”
季回安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冷意:“不必。”
“欲其灭亡,必使其疯狂。徐家越是猖獗,动作不断,破绽便越多。
让那两名斥候继续盯着,静观其变,待时机成熟,一举将其连根拔起。”
徐家的势力也不容小觑,季回安谨慎非常。
普通暗卫恐怕不大顶用,他特意向戚老将军求了两名军中老手斥候。
才能避开徐家与二皇子的耳目。
金禄点头称是,他从来不怀疑少主的谋略。
犹豫片刻,又道:“少主,还有一事。
钦差大人来余杭这么久并非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查探到。”
季回安挑眉,令金禄继续说下去。
“据说已故的孙县令,曾令人誊抄过一本关键账册。上头记录了所有涉案官员往来的时间、金额等。”
“然而,这本账册如今下落不明,目前已有好几方势力在暗中查探。”
季回安闻言,眼中精光一闪。
茶税案牵涉甚广,若能找到这本账册,便能揭开朝中贪腐的冰山一角。
他沉吟片刻,想到之前得到的消息。
“孙县令的遗孀,孙夫人一直在万松书院?”
金禄答道:“孙夫人在万松书院教授琴艺,深居简出,极少与外界接触。”
季回安点了点头,心中已有计较。
他站起身,负手而立,目光望向窗外万松书院的方向。
淡淡道:“明日告诉余山长,我答应他的邀约。
后日去万松书院讲学。”
季回安在大祁学子心中是如同神只一般的人物。
能得他亲自讲学,是万松书院极大的幸事。
金禄会意,低声道:“大人是想借此机会接近孙夫人,查探账册的下落?”
季回安微微一笑,眸色却如冰霜:“余山长未必对孙夫人没有怀疑。
孙夫人能答应在万松书院教习,想必是个聪明人。”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季回安笃定,孙夫人定然知晓些什么。
季回安要去万松书院讲学的事情,引起了轩然大波。
书院学子们均神采奕奕,振奋非常。
余莹莹更是兴奋,缠着余夫人明日要带她去听讲。
余山长也面色红润,如沐春风。
不断吩咐学子教喻们,各处洒扫,务必要处处一尘不染。
孙夫人一身素衣,只盘了个简单的圆髻。
发髻上簪了支银簪,面色寡淡,不苟言笑。
她在琴室旁的歇息室中爱怜地擦拭着她的那张教习用的琴。
琴弦老旧,发出闷哼声。
孙夫人全心全意地在呵护着这张并不怎么名贵的琴。
像是当做稀世珍宝一般。
孙英娘挽着衣袖在一旁帮着打扫,案桌椅子,小心拂去灰尘。
孙夫人将琴放置在琴案上,对着孙英娘道:“帖子已经送过去了?”
孙英娘点了点头,又有些担忧:“一早送去的,只不知明日季少主要来讲学。
余二小姐说不定没有空。”
季回安讲学,书院里万众瞩目。
孙英娘不确定宋清妤明日会不会来赴她的约。
孙夫人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眸,看向孙英娘的时候露出些许不满。
“英娘,你实在是太冒进了。”
孙英娘低垂着头,不敢言语。
她知道母亲说的对,乍然听闻父亲过世的真相,太过于伤心愤慨。
急于想要去找寻证据,却引来诸如玉的妒忌。
还好在余二小姐的襄助下才脱困,否则,她失了名声事小,污了父亲的一世清明,才是不孝至极。
孙夫人见孙英娘羞愧的模样,也不忍责备太过。
只好安抚道:“罢了,若是余二小姐明儿个没空。便择日。”
她准备亲自下厨,答谢余二小姐。
那边厢,余夫人拗不过余莹莹,答应带她一同前去。
同时也派人去宋清妤的院中通知。
宋清妤捏着孙英娘的帖子,本不想外出招摇,但与去听季回安讲学比起来。
她更乐意去赴孙英娘的约。
便以此为借口,婉拒了余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