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家
易中海这边,他这些天也是天天都在物色新人选,但始终没有什么适合的人选。
他也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能进红星轧钢厂的工人有几个是凭自己本事进来的,不都是靠着父母、靠着领导的关系进来的嘛。
那些凭自己本事进来的人,也不需要他一个小工人当师父。
小黄牛是真的不好找啊!
这世上像傻柱这样愿意拉帮套的人实在太少了,也就何大清和傻柱两个人了。
啥?还有蔡全无?好吧,这家人的基因有点强大。
不过就蔡全无这样的应该看不上贾家人,毕竟人徐慧珍是什么人,小酒馆老板,人秦淮茹怎么和她比。
再说秦淮茹也看不上蔡全无,一个窝脖,臭拉车的。
连骆驼祥子都不如,连辆自己的洋车都没有,就是个扛大包,干散活的。
“老易,我今天又去孤儿院看了,有一对姐弟,姐姐五岁,弟弟三岁,要不我们把她们收了吧。”
一大妈说道。
易中海没有回话,坐在那,低头看着地上的青砖。
“老易,你就听我一次吧,行不行?咱领养个试试,咱们好好待他们,总会好的。
你总得让我有个念想吧,这一年又一年下来,我实在熬不过去了,再这么下去,我就只能去死了。”
一大妈说着,便低声抽泣了起来。
易中海看着一大妈哭了,心里也是一阵烦躁,这事怎么办呢,养吧,他不太甘心,不养吧,万一一大妈要是真没了,那怎么办。
这些年一大妈一边伺候着他,一边伺候着聋老太太,每天都是两头跑,也是够辛苦的。
想当年要不是为了救他易中海,一大妈也不至于弄伤了身子,到现在也好不了,一直吃着中药补身体。
本来有贾东旭这个徒弟在,自己认定了他,让他养老,再加上傻柱这个大冤种在旁边帮忙,自己的晚年会过的很好。
可惜事与愿违,贾东旭早死,傻柱也变成了何雨柱,一切都化为乌有,之后找个徒弟方祥,都住进来了,才过去一年多,就结婚分房搬出去了。
唉,真的应了那句老话,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两个人就这样坐在堂前,谁也没再出声。
到最后,还是易中海先开口了,吐出一口浊气,说了一句,“你养吧。”
一大妈立马抬起头,看着易中海,“真的,老易,你说真的?”
“嗯,真的,但你也注意点自己身体,别累坏了,知道吗?”
易中海叹息道。
“好,好,你放心吧,俩孩子我见了,都挺好的,明天我就领回来给你看看,你看了保准喜欢,那个,那个,我给你做饭去,做饭去。”
一大妈立马就活过来了,擦了擦双手,去做饭了。
易中海呢,就这样怔怔地看着对门的贾家发呆,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那这个秘密是什么,那估计只有他和作者知道了。
有了易中海的首肯,第二天,一大妈就火急火燎地带着自己的户口本,去了孤儿院,办理了收养孩子的手续。
女孩叫易小美,男孩叫易小天。
一大妈一手抱着易小天,一手牵着易小美,那脸上的笑容就没消失过。
“哟,一大妈,这是什么情况啊,谁家的孩子啊?”
三大妈好奇地问道。
“他三大妈,这是我的两个孩子,小美、小天。”一大妈笑着回道,顺便让两个孩子叫人。
“三大妈好。”易小美和易小天异口同声道。
“啊,好 ,你们好,你们好,好孩子,真乖。”
三大妈很给面子的摸了摸两人的小脑袋。
几人的对话,立马引来了院里的妇女们。
“哎哟,一大妈,你家老易终于同意啦,这孩子终于是带回来了啊。”又有妇女上来接话道。
“嗯,是啊,今天刚办好的手续。”一大妈护着两个孩子,和院里的妇女们问好。
因为平时一大妈对谁都是和和气气的,所以大家对两个孩子也没有什么恶言恶语。
等一大妈带着孩子去了中院,前院的妇女就议论开了。
“哎哟,这一大妈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两个孩子给盼回来了咯。”
一名妇女感慨道。
“可不是嘛,这都盼了多少年了,你们说这事一大爷他知道吗?”
又有人问道。
“咋能不知道啊,不知道一大妈敢把孩子往家带。”
“就是,这一大妈啊,就是命太苦了,早该带个孩子回来的。”
“谁说不是呢!”
很快几名妇女就开始议论了起来。
一大妈则先带着进了自己屋里,把他们的东西先安顿下来。
整个四合院很快都知道了一大妈带回来两个孩子的事。
聋老太太一听就坐不住了,收拾收拾,拄着拐杖来到了易中海家里。
真真切切地看到两个孩子,才相信一大妈是真的领养孩子了,还一下子领养了两个。
“去院子外面玩一会儿,我和老太太说几句话。”
一大妈看到聋老太太过来了,便把两个孩子支出去了。
“秀兰啊,你想好了?这两个孩子负担可不小,这吃喝拉撒睡,将来还要上学什么的,可是有操不完的心。”
聋老太太坐在椅子上,和一大妈说道。
“想好了,我呢,现在也五十多了,再不领养个孩子,那往后的日子就真的难熬了,老太太,您看看,这周围哪家没个孩子,柱子家、吴妹子家、贾家他们都有孩子。
往后啊,这院子里也没个人可以照应着我,我现在也老了,没个孩子在身边,日子太难过了,我有时候一个人坐在那,一坐就是一下午,我都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我得有个盼头。”
一大妈缓缓说道。
“嗯,领养两个孩子也挺好,挺好。”聋老太太知道现在她站出来反对也没用,毕竟现实就是这样。
这剧本没有按照她的模式往前走。
原本她想着许大茂和娄晓娥迟早会分道扬镳,没想到娄晓娥居然开始连怀两个孩子,家这个东西,一旦有了孩子,那就有了羁绊,再想分开就难了。
六十年代不像后世,这年代一般都不轻易离婚,什么家暴啊、喝酒、赌博,都不会离,离婚也就一个理由,没孩子,如果没孩子,那就有可能会离婚。
别看什么妇联不妇联的,没有哪个家庭主妇敢提出离婚的,除非妇联帮忙安排工作,并且安排下家。
现在娄晓娥也不再上她门了,没办法,许母天天在家伺候着娄晓娥,根本没那个时间来聋老太太这。
毕竟聋老太太说的都是许家的坏话,娄晓娥就是再怎么不喜欢许家,也不可能在许母眼皮子底下再去听聋老太太胡乱编排许大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