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瑶虽在宫宴上揭露了王贵妃等人的阴谋,暂时稳住了后宫局势,但经此一役,她深知后宫争斗的复杂性远超想象。而朝堂之上,随着萧逸推行的一系列新政,触动了部分旧贵族的利益,反对之声此起彼伏,暗流涌动。
这日,苏瑶正在寝宫翻阅古籍,试图寻找一些治国理政的典故以助萧逸一臂之力,翠儿匆匆入内,神色慌张:“娘娘,不好了!奴婢听闻朝堂上有大臣联名上书,弹劾皇上的新政,言辞颇为激烈,还说……还说这都是娘娘在背后蛊惑皇上所为。”苏瑶猛地起身,眉头紧锁:“这些人,真是无中生有!新政乃是皇上为了江山社稷着想,与我何干?分明是他们自己贪恋权势,不愿改变。”
萧逸退朝后,一脸疲惫地来到苏瑶处。苏瑶忙迎上去,关切地问:“陛下,翠儿跟我说了朝堂上的事,您打算如何应对?”萧逸拉着苏瑶的手坐下,叹气道:“这些旧贵族势力庞大,一时之间难以撼动。但朕的决心已定,新政必须推行下去,只是这过程恐怕会有些艰难。”苏瑶思索片刻,说道:“陛下,臣妾以为,我们不妨从这些旧贵族的内部入手,寻找一些开明之士,分化他们的阵营。同时,将新政的好处广而告之,让百姓们知晓皇上的良苦用心,争取民意的支持。”
萧逸眼睛一亮,点头道:“爱妃所言甚是,朕这几日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明日朕便宣召几位年轻的贵族子弟进宫,看看能否说服他们支持新政。”苏瑶微笑着说:“陛下英明,臣妾相信陛下定能成功。臣妾也会在后宫中做好自己的本分,不让陛下分心。”
然而,苏瑶在后宫中的日子也并不太平。那位被惩处的王贵妃虽已失势,但她的家族在朝中仍有一定势力,对苏瑶怀恨在心,暗中指使一些宫女太监在后宫中散布不利于苏瑶的谣言,说她善妒狠毒,为了争宠不择手段,甚至诅咒其他妃嫔和皇子。这些谣言传得沸沸扬扬,后宫中人心惶惶。
苏瑶得知后,并未急于辩解,而是暗中调查谣言的源头。经过一番周折,终于发现是御膳房的一位太监在饭菜中做了手脚,故意在送菜途中说一些诋毁苏瑶的话,让其他宫女太监听到后传播出去。苏瑶不动声色地将此事告知萧逸,萧逸大怒,下令严查此事,严惩相关人员。
在处理后宫事务的同时,苏瑶也没有忘记关心萧逸的身体。由于新政推行的压力,萧逸常常熬夜批阅奏章,饮食也不规律,身体日渐消瘦。苏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每日亲自下厨为萧逸准备营养丰富的膳食,还在寝宫中点上安神的熏香,助他入眠。
一日,萧逸正在与几位大臣商议国事,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险些摔倒。大臣们大惊失色,苏瑶得知后,急忙带着自己研制的药丸赶到御书房,让萧逸服下。过了一会儿,萧逸的脸色逐渐好转,他感激地看着苏瑶:“爱妃,多亏了你。这段时间朕忙于国事,忽略了自己的身体,让你担心了。”苏瑶温柔地说:“陛下,您是一国之君,肩负着天下苍生的重任,更要保重自己的身体。臣妾会一直在您身边,照顾您。”
经过萧逸的不懈努力和苏瑶的暗中支持,朝堂上的局势逐渐有了转机。一些年轻的贵族子弟被萧逸的雄才大略和新政的前景所打动,纷纷表示愿意支持新政,在家族中为萧逸说好话。百姓们也从新政中得到了实惠,对萧逸的统治更加拥护。
但苏瑶知道,他们的敌人并不会轻易放弃。在一次祭祀大典上,意外发生了。当萧逸和苏瑶带领着众人在祭坛前祭拜时,突然一只冷箭从暗处射向萧逸。千钧一发之际,苏瑶毫不犹豫地扑向萧逸,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那支箭。萧逸惊恐地抱住苏瑶,大声呼喊:“爱妃!快传太医!”
苏瑶脸色苍白,气息微弱地说:“陛下……臣妾……没事……不要……担心……”萧逸紧紧地握着苏瑶的手,眼中满是愤怒和自责:“爱妃,你放心,朕一定不会放过幕后黑手!”这场突如其来的刺杀事件,让宫廷中的气氛更加紧张,萧逸和苏瑶也意识到,他们的敌人已经开始不择手段,一场更为严峻的考验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