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巧之正准备起身开门,就见陈氏、三丫、四丫三人,分工明确地抱着礼物,搬开水缸,将东西放进了地下的陶缸中,然后快速恢复原样。
而常良才看着她们的动作,也把那小锭银子塞进腰带里。
瞧他们的动作行云流水,配合得如此熟练,显然也不是头回这么做了。
门还在呯呯作响,常老太跟大部分老年人一样,都有着固执的一面,若是不开门,她能拍上一整夜。
“快点开门,我知道二丫头回来了!”
常巧之回头见他们已经藏好了,这才拉开门闩,避到一旁,果然如她所猜想的一样,常老太待门一开,就踹了一脚。
只是由于常巧之提前避开,常老太这一脚踹空,人直接给摔劈叉了,这猛地一下,别说老年人了,就算年轻人也够呛。
“嘶~”常巧之看着都替她疼。
“哎哟喂~疼死我咧!”
常良才到底心疼老娘,赶紧过来扶起她,“娘,你没事吧,这么晚了你过来干啥嘛。”
常老太顾不得疼,一把揪住常良才的衣领,“听说二丫头回来了,手里一定有银子吧,赶紧借一点给你三弟度过难关。”
“哪有银子啊,她一个女娃在外面讨生活也不容易,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
常老太艰难地爬起来,“我不信!”说着,就往堂屋里钻,她看着桌子上只有一些不值钱的拨浪鼓等小玩意,气得不行,“你们把银子藏哪儿了?”
陈氏没好气道:“你一天来八百回,咱家有没有藏东西,你不是门清吗?”
常老太瘸着腿,到各屋翻找了一番,果真没钱,然后她又直接来常巧之面前,“算奶奶求你,若是有银子先借给你三叔救救急,至少让他把债先还了。”
“我真没钱,”常巧之双手一摊,“不过三叔咋会欠债啊,如果不多的话,就去做工还债吧,或者当背夫,虽然辛苦也能赚上两个钱。”
常老太吓了一跳,“那怎么行?背夫是人干的吗?”
常巧之都被气乐了,合着那些背夫都不是人啊。
常良才小心地扶着老娘坐下,“娘,要银子确实没有,你如果肚子饿的话,就在我这吃一点再回。”
常老太看着桌上难以下咽的野菜饭,面露不悦之色,“就吃这个吗?”
陈氏实在忍不了,在一边插嘴道:“有的吃就不错了。”
常老太哼了一声,拉着常良才的手道:“你三弟地里没了收成,手里的银子不够交赋税的,借了杨家十两银子,再不还的话,明秋可要还二十两,娘心里急啊。”
常良才有心相帮,但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娘,你咋让他借那么多?”
难道借的银子不用还吗?借得多,利息也多啊,想想杨四狗家是怎么败的,常良才只能劝慰道:“兴许明年老天爷赏脸,若是有收成的话还能还上一些,至于其它部分……”
地里的那点出息是怎么也不值二十两的,大头部分还是另外想办法赚回来,“要不,让三弟和我一块儿去镇上扛货吧,兴许能凑够呢。”
常老太突然发怒,狠狠拍了他一下,“你良心怎么那么坏呢?”那老儿子的身体哪能做苦力呢。
常良才还在努力给三弟想办法,却不想还被打,一时有些懵,“娘,欠那么多银子不还怎么办?总不能坐吃山空吧。”
一旁的陈氏冷冷地说道:“咱大丫的十几两身价银不是还在你老手上,怎么不拿出来还债?”
常老太狠狠地剜了她一眼,回头又对常良才劝道:“我的节礼呢?你今年还没给呢。”
这个可赖不掉,虽然他不负责养老,但该给的米粮少不得,“娘,放心吧,明天下晌我一准给你送去。”
“我不要粮食,你给银子就好。”
常良才却坚决地摇头,“娘,有了粮食你肯定饿不着,现在粮食更金贵啊。”
奈何母子两人各不相让,就在那吵吵闹闹的,趁这会儿,常巧之问陈氏,“村里借钱的多吗?”
“多啊,”陈氏小声回道:“咱村不是遭了灾嘛,但县上没有减免赋税,该交的钱一文不少,很多人家不得不向杨家借了高利贷。”
常巧之担心地问道:“那咱家没借吧。”
陈氏笑道:“你不是给了我一些银子嘛,我都拿去交了,还包括你爹的免役钱。”
“哦~”常巧之捂嘴压低声音,“待会儿,我再给你补一份大的!”
陈氏听得眼睛亮亮的,心下窃喜不已,都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她怎么感觉自己是嫁给了继女呢,瞧人家对她多好啊,又是送布料,又是送银子的,哪个男人能这样贴心贴肺。
还真别说,自打二丫给了她私房钱后,她现在看三丫、四丫都特别顺眼,这叫啥?哦~这叫爱屋及乌。
不过就是这个婆婆麻烦了点,偏心不说,手脚还不干净,搞得大白天都得关门闭户,生怕遭了家贼。
常良才自打在镇上扛货之后,才发觉赚钱十分不易,任凭老娘如何哀求,就是不肯拿出腰带上藏着的银子。
常良才现在也看清楚了,老娘偷鸡都舍不得叫他来吃,一心都偏着三弟,情愿送他去死,也不愿让三弟受委屈,就算给了银子,八成转手又送了人,倒不如不给。
而后母子两人抱头大哭,常老太哭多了有些渴,将那碗凉透了的鸡蛋汤给喝尽了,馋得四丫直咽口水。
而后,常良才见外面黑灯瞎火的,便打着火把,亲自送老娘回去。
常巧之吩咐三丫关好了门,又从怀里掏出二十两银子来,“今年的年景不好,明年肯定更差,但不管怎么样也别借杨家的钱。”
陈氏捧着白花花的银元宝,爱得不得了,听到吩咐哪有不答应的理,“可是灾年地价便宜,咱们不如趁机多买些地。”
“现在买地太打眼了,容易引得别人眼红,不如以后再买。”
陈氏答应了一声,赶紧捧着银子去屋里藏起来,趁这会儿空当,常巧之又取了五两银子给三丫,还给了四丫一些铜板,三姐妹笑得跟偷了鸡的狐狸似的。
而后几人继续吃饭,可饭都吃好了,左等右等,就没见常良才回来。
常巧之有些不放心,村里靠近大山,冬天偶尔也有猛兽进村找吃的,该不会是遇到啥事了吧,“我出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