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巧之到了广城后没有住在柳家,主要是受不了大姐的抠搜劲,待得时间长了,肚子里总有一股无名之火憋着。
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她干脆就住在商号里,也是巧了,罗成和杨四狗大家都在呢,大家索性热闹一次。
正当大家推杯换盏之时,萱草年纪小耳朵灵,似是听到门外有动静,她赶紧喊了一声,“安静!”
众人不知其意,俱都像按了暂停键似的停下动作,用眼神互相询问着,“怎么了?”
“二丫啊!是爹啊,你咋不开门?”
独臂将老李头好奇地小声问道:“二丫是谁啊?”
常巧之赶紧起身,“是我,我爹不知道咋找过来了?”说罢急匆匆跑去开门。
杨四狗和罗成立时开始收拾杂物,扶起摔倒的桌椅板凳,旁边乱七八糟的杂物,全给火速丢到一处,用油毡布盖好,来个眼不见为净。
萱草重新拿出一副新碗筷,倒上酒水,又看了一眼桌上烤羊,发现表面吃得有些不好看,干脆翻了个面。
独臂将本来喝了酒,正光着膀子散热呢,忙忙起身去屋里披了一件衣服出来,生怕残缺的伤口吓到人。
其余人等自然各有忙碌,反正突击这么一拾掇,看着院子顺眼多了。
常巧之回头见众人收拾得差不多,这才拉开院门,“爹,你怎么寻过来了?没迷路?”
“呃~没有,我一路问了人过来的。”常良才要脸,没说实情,反正也没人知道他的糗事。
马帮杨四狗等人分立两旁,中气十足地抱拳喊道:“给老东家请安,老东家辛苦了,老东家请上座!”
常良才什么时候有过这种万人瞩目的待遇,不禁有些受宠若惊,他赶紧拱手回礼,“大伙……大伙客气了,”而后他看到几副熟面孔,“原来都在啊!”
常巧之在后面乐得龇牙,这些家伙还真是戏精上身,平常见面都是一副活着还行,死了也不错的懒散样子,什么时候这么精神过。
站在餐桌旁的萱草有些纠结,平常大家吃饭从来不分什么坐次,都是胡乱坐的,但现在老东家来了,是不是得分什么主陪、副陪之类,可餐桌礼仪,她从来没机会学啊。
独臂将拉开上首的椅子道:“老东家来了,自然是坐主座,东家得坐副陪……”萱草赶紧点头,一一暗记在心。
而后众人等着常良才落座后,方才一一坐下,大家都说了一堆没啥意义,但听着很热闹的恭维话。
常巧之赶紧伸手打住,“行了,再说下去饭菜都凉了,还吃不吃饭啦?”
众人这才拿起筷子开动,独臂将还特地将珍藏的梨花白拿了出来,“老弟,咱俩一见如故,今天必须喝个尽兴。”
众人齐齐端起酒杯,“对,今天不醉不归。”
马帮的生活一向都很简单,玩的就是野外生存,可并不代表他们不懂礼仪,实际在座之人谁没参与过商业应酬啊,他们的祝酒词一套一套的,玩得可利索了。
常良才哪里招架得住,不多时就喝得满脸红光,说话也不经过大脑,开始暴露出爱吹牛的本性。
大伙有意奉承,更把常良才哄得找不着北,“……跟你们说啊,我这个人虽然嘴笨,爹不疼娘不爱的,但老天不欺负老实人啊,我现在混得可是全村最好的,连杨里正看到我都得点头哈腰的……”
众人赶紧哄着,“那是,老东家的福气还在后面呢。”
说到兴处,常良才还抹起了眼泪,“……总是欺负我没儿子,连种下的萝卜都有人偷偷挖走两颗,事虽小,但太欺负人了……”
常巧之无奈极了,给众人赔罪,“我爹喝多了,你们别介意。”
众人岂能不给她面子,大家今天就是要努力给常良才提供情绪价值的,纷纷出言安慰。
常良才端起酒杯一口闷,笑道:“我没喝多,跟大伙喝酒开心啊,二丫出息了,比谁家儿子都出息,就连大丫如今也混得好了,虽然手里没钱,但也仆从如云……”
众人继续捧着,“那是,咱当家可是响当当的县主,你老可是有福之人啊!”
“县主跟城里的周知府一样拿俸禄呢,谁家儿子这么有出息?”
常巧之听到常良才所言,眉头微皱,“麻烦几位看着点我爹,我这会儿有事出去一趟。”
杨四狗笑道:“主子不要担心,我们都陪着呢,今天肯定让老爷子喝高兴喽。”
“好,拜托大伙了。”
常良才喝得眼睛都直了,“二丫你要去哪儿?”
“去找人对账呢,你先吃吧,”常巧之出门就雇了一马车,直接杀到柳家,找到正追着给狗蛋穿衣服的大丫。
狗蛋显然不愿意穿那件红色衣服,嘟起嘴道:“娘,我不穿,那是裙子改的,被人知道会笑话我的。”
“怎么会呢,这可是上好的料子,虽然掉了色,但改一改谁知道呢。”
“二姨!”狗蛋一下跑过来,抱住常巧之的腿道:“我想要一匹小马驹,好不好嘛?我求了娘好久,她都不答应。”
“好,没问题,咱们这边还有一种果下马呢,正适合你这么大的小小男子汉哟。”
狗蛋喜得眼睛一亮,“当真吗?”
“骗你是小狗啦!”
常大丫不乐意了,“你咋能这么惯着孩子呢?他想要啥就给啥吗?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这点合理要求有什么不能满足的,”常巧之笑道:“大姐,你有没有什么想要的?一样可以买嘛!”
常大丫嘴里的“不”字还没说完,常巧之便将柳管家叫来,“从帐上支个五百两银子出来!”
“好!”柳管家一点没犹豫,“只是做什么用,咱也好记账。”
“全部记在夫人帐上,名目就是胭脂水粉等个人花销。”
柳管家愣了,什么胭脂水粉用这么多银子,最关键的是夫人压根儿就舍不得花银子啊。
常大丫吓到了,“二丫,你就算调银子,也不必把账记在我头上吧。”
常巧之笑道:“大姐,你赶紧打扮、打扮吧,这几天不把五百两银子花完,不许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