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嫣深知,尽管燧发枪已经成功制造出来,但尚未在真正的战场上经受检验。倘若朱棣决意漠北征战,对燧发枪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势在必行。
此刻的她,思绪如纷飞的柳絮,不停地飘荡。她回首审视自己一路走来所取得的成就,生意已然做得风生水起,所挣之钱财颇为丰厚。然而,她的目光并未因此而停留,心中思索着还能为国家和民众做些什么更有意义的事情。
军事方面,红衣大炮和燧发枪的问世无疑是巨大的成就,青霉素和酒精等消炎药物的出现更是保障了士兵们在战场上的生命安全,这些成果无疑是利国利民的利器,在未来的战争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当她的思绪转向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时,修路这一关键问题便浮现在脑海。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便捷的交通对于国家的繁荣昌盛至关重要。但传统的修路方式,采用石条等材料,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对民众造成沉重的负担,实非长久之计。
张嫣苦思冥想,试图寻找一种更为高效、经济的修路方法。忽然,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心中萌生——制造水泥。她深知,若能成功制造出水泥,再结合丰富的砂石资源,配以手动搅拌机,便能铺设坚固耐用的水泥路,极大地改善交通状况。
但一想到水泥的制造,张嫣不禁感到一阵棘手,这对于她来说,无疑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完全无从下手。她在书房中来回踱步,目光落在书架上的《天工开物》上。
“或许,能从这古老的典籍中寻得一丝启发。”张嫣自言自语道,伸手取下那本厚重的书籍。
她轻轻地翻开书页,书中的山河图和各种工艺记载仿佛带着她穿越时空,回到了古老的岁月。她仔细研读着其中关于建筑材料和工艺的章节,希望能从中找到与水泥制造相关的线索。
“书中虽有诸多智慧,但关于水泥的记载是没有的只有三合土的记载。”张嫣微微皱眉,轻轻合上书本。
无奈之下,她只能寄希望于脑海中那神秘的“手机”。她闭上眼睛,集中精神,在“手机”的知识库中搜索关于水泥制造的信息。
一幅幅现代水泥制造的画面和详细的工艺流程在她的脑海中浮现。她了解到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石灰石、粘土和铁矿粉,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煅烧、研磨和混合过程。
“原来如此,首先需要找到合适的原材料,并掌握精确的比例和温度控制。”张嫣喃喃自语,手中的笔在纸上飞快地记录着关键要点。
但仅仅了解这些理论知识还远远不够,实际操作中的种种困难和细节仍需要不断地摸索和尝试。张嫣深知,这将是一个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过程。
“原材料的采集和运输就是一个大问题,如何确保石灰石、粘土和铁矿粉的质量和供应稳定?”张嫣思考着,“还有煅烧的设备和技术,这需要工匠们不断地试验和改进。”
她想象着建立大型的窑炉,用于煅烧原材料,但这又涉及到燃料的选择、窑炉的设计和建造等诸多问题。
“研磨过程也不能马虎,必须达到足够的细度,才能保证水泥的质量。”张嫣的眉头越皱越紧,“还有混合的均匀度,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水泥的性能不佳。”
张嫣感到压力巨大,但她的决心并未因此动摇。她知道,一旦成功制造出水泥,将为国家带来巨大的改变。
“不管有多困难,我都要试一试。”张嫣暗暗对自己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