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秀媛的细胳膊小腿当然拧不过白忆画的武林真传。
随后的几天,我早上陪白忆画和令狐秀媛练武。
白天开车带着孙福生去封侯村收古董,东西倒是收了一大堆,值钱的也有一对儿康熙五彩绘逐鹿中原博古筒瓶,还有十几枚金质武德通宝,其余都是些银元和小平钱。
倒也没抱太大希望,毕竟这里离市区近,经常有人来收。
李老爷子可是满面红光,赚的抽成比卖出去的古董还多。
其余时间都在分析令狐秀媛翻译出来曹无佞侯墓出土的猪圈鬼画符。
其中所言让我感觉相当炸裂又莫名其妙,直至恐惧缠身,惊悚无比。
曹臣,洛阳人,幼年曾在洛阳白马寺修行。
大业九年,曹臣还俗,因在白马寺学的一身硬功,精通佛法,能文能武,被举荐为晋州平阳府浮山县县令。大业十二年,被当时的晋州知事斛律崇提拔安排为晋州尉,守平阳府城。
大业十三年七月,柴绍攻破霍州白壁关入晋南。
八月中旬围困平阳城,因城内有唐军奸细里应外合打开城门。曹臣寡不敌众,失手被擒。
当时尚未获得封号的平阳昭公主李氏,只是在军中负责后勤、招降、情报等工作。
曹臣在关押期间,竟在牢狱中发现已经死了一个多月的老上司斛律崇,也被关押在此。震惊之余又窃喜老友重逢。
后经李氏策反,曹臣继续跟着斛律崇,同样去晋阳解决智仁妖道与‘避尘珠’带来的严重后果。在此机密事件中,互相就以鲜卑文作为通信之法。
他的思维中,能与道门邪法互相抗衡的只有佛门秘术。
于是遍请高僧大德,来晋阳商议。
可不管如何举行佛家仪式,都压不住‘避尘珠’残留的邪气,不少中原本土高僧都一命呜呼,就连他的师父也在长期仪式中去世。至于寻找消失已久的智仁妖道,更是毫无头绪。
他的师父圆寂前讲,因佛教为西方东传而来,如果请西域高僧来做法压制,说不定会有更好的效果。
曹臣随之请平阳昭公主召集西域番僧入晋阳商议。因西域为丝绸之路交汇之所,不管大小国家都广信佛法,可佛也分很多类教派,印度教、耆那教、白教、黄教、所修佛法所拜之佛也各不相同。
其中一个来自西域鄯善国的名叫阿陀南伽的番僧,说自己修的是千佛之祖,万佛之源的藏传古象雄佛法,能解万法、降妖魔。
曹臣没想到番僧口气如此之大,和斛律崇了解之后,才知道古象雄佛法是由穆氏王子辛饶弥沃佛陀创建,有完整的九乘教法和教义,到现在已经传承万年之久,两人又取其经文细细研读,从其《象雄大藏经》中能看到佛教理论的根源所在。
番僧阿陀南伽看过各位去世高僧的施法流程记载,觉得不能用常理来压制邪术。
于是生出以尸止邪,以佛震妖的方式。
大概来讲就是将生灵之血肉铸成泥砖,上面刻写经文,堆砌在散发‘避尘珠’残留邪气之地,再开坛讲经超度。
这样一试之下,反而比前面的高僧开坛做法消弭的更快,也更有效果。
正当曹臣和斛律崇舒了一口气时,手下人讲,在蒙山山脚发现智仁妖道的藏身之所。
随即两人领兵前去捉拿妖道。
智仁妖道身边也跟着不少忠于杨广的军士。
两方人马相见,刀剑与血肉横飞,佛法与道术对轰,杀的蒙山脚下血流成河。
智仁妖道果真不似凡人,身中曹臣两石强弓数箭,贯穿的伤口血都不流,还能挥手之间取兵卒性命。曹臣无奈只能用渔网将其网住,怕是用斧钺将妖道砍做肉泥才能杀得了他。
正当智仁妖道即将毙命之时,双方士卒身上流的血,竟被避尘珠所吸收,丹色流转更甚从前,光芒晃得曹臣与斛律崇大惊失色。
智仁妖道见机脱开渔网,跑进山缝之中,从此消失不见。
曹臣与斛律崇见避尘珠吸过血后犹如虚空浮起的岩浆一般,赤如烈火,浑身滚烫。可任何想拿起它的人都皮肤冒血,七窍迸裂,旦夕之间就死于非命。
番僧阿陀南伽见此情景,与二人分说,不如就地,以刻着佛经的生灵骨泥砖掩埋才是上上之法。
两人同意之后,寻三牲六畜之血骨和泥成砖,印上佛经后将避尘珠砌到墙内。
但效果差强人意,这三牲六畜的血骨勉强还能遮得住避尘珠残留邪气,可根本遮不住其原珠本尊。
阿陀南伽想了个方法,蒙山内有北齐文宣帝高阳曾开凿一半的巨佛,不如把这避尘珠挪进佛躯,有大佛镇压必能封禁这邪祟魔珠。
于是斛律崇发大金银,招猛士用竹竿抄网,上前取珠,藏入大佛山腹。又想起当时在晋王府看过的商周祭祀竹简,也是用‘牺牲’中最好的‘人’来做祭品。这珠子用人做祭品就有如此威能,要镇压岂不是用‘人’的效果要比其他动物好。
他这话与二人一说,阿陀南伽当即同意,因古象雄佛教中,多有以人骨人皮制作的法器,对此以人祭祀并无惊讶。
曹臣却觉得此事与那智仁妖道又有何区别,但他位卑人微,面对自己的老上级根本不由反驳。
于是以招民夫开山取石为由,将其制成血骨泥砖把避尘珠封死在大佛腹中。
此事本应该告一段落。
但碑文中后半段就极为离奇,甚至有些毛骨悚然。
如果前半段是平说直抒,那么后边就是以好几个女子的口吻在对曹臣倾诉衷肠。
其中,有武德四年。‘真不可思议,他又变年轻了,力气又涨了,连身上的疤痕都消失了。每次归家我都如痴如癫...’
武德九年,‘臣夫竟然因为给铁佛供料得以封侯,妾心欢喜,可妾容颜渐老,近日又连连咳血,怕是不能陪伴臣夫,又未能给臣夫生下子孙,我的莹儿...’
贞观二十三年。‘膝下子孙满堂,可我令纹起颊,鬓角如霜,父亲啊,你,你为何还是如此...’
调露元年。‘哥,这次回乡祭祖,我发现你跟祠堂上的先祖曹臣长的真像,就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既懂佛法又会武功...”
永昌元年。“这就是夫君祖地封侯村吗?果然人杰地灵。我也姓曹,说不定我的祖籍也在此处...”
天宝十五年。‘醒了,夫君终于醒了,我就知道,我就知道!”
宝应二年。“夫君,他们说你不管受了多大的伤都会活过来,可我只抢回你的身体,头被新绛叛军拿走了。别着急,我画个跟你一样的头。对了,庙中的先祖画像跟你一模一样的,就按先祖的脸,你会活的,一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