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到了腊月,这个本该充满喜庆与团圆氛围的月份,却在刘春和王朋之间引发了一场不愉快的争执。
刘春心里一直想着回娘家过年,娘家那熟悉的环境、亲切的亲人,还有从小吃到大的家乡美食,都让她无比想念。
王朋却坚决不同意,他执意要回老家过年,去年在刘春娘家过年的那一幕还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让他心有余悸,说什么也不愿再去。
刘春虽然满心的不情愿,但终究拗不过王朋。无奈之下,她只能带着老婆孩子回了婆家。
婆家的房子依旧破旧,那斑驳的墙壁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刘春一到婆家,心里就像被一块大石头压着,沉甸甸的。她冷着一张脸,进进出出都显得很不自在。做饭的时候也是心不在焉,做出来的饭菜自然也是食不下咽。
南方的腊月虽说不像北方那般寒冷刺骨,但到了晚上,那丝丝寒意还是能透过破旧的门窗钻进来。他们的女儿也不适应这样的环境,晚上常常哭闹不止。王朋本就因为刘春的态度心里有气,女儿这一闹,更是让他心烦意乱,两人之间免不了就爆发了一顿争吵。
王朋回到家后的一天,一个黑瘦的男孩来到了院里。婆婆一看到这个男孩,顿时喜出望外,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仿佛一朵盛开的菊花。
男孩站在那里,显得有些木讷,婆婆赶忙从屋里拿出糕点,热情地往他手里递,嘴里还不停地问着:“放假了啊,孩子?”刘春看到婆婆如此热情的样子,心里忽然像被一道闪电击中,一下子醒悟过来。
再看卧室里的王朋,脸上也满是喜色,开始在包里翻找着什么东西。不一会儿,王朋走出来,男孩木讷地喊了一声:“爸。”王朋笑得格外开心,那笑容里充满了慈爱,“放假了,儿子。”男孩只是点点头。
“妈,你快去做饭,让你孙子吃完饭下午回去。”王朋对婆婆说道。
“走什么走,让我大孙子住两天。”婆婆毫不犹豫地说道。
刘春这下彻底明白了,原来婆婆不是不会招待人,只是根本就不愿意待见她母女俩啊。所以之前才会对她们冷言冷语,做的饭菜也是敷衍了事。
婆婆很快就做了好几样菜,菜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屋子里。刘春心里却很不是滋味,想想自己家来这几天,每顿饭都只有一个菜,这其中谁重谁轻,简直一目了然。刘春赌气不肯吃饭,王朋叫了她一次,见她没有反应,索性就不再管她,爱吃饭不吃饭。他抱起女儿,把女儿放到桌子前,一家人就这么开开心心、热热闹闹地吃了起来。
刘春的肚子开始咕咕叫起来,她其实早就饿了,可是现在她却不好意思出去吃了。她只能躺在床上,听着外面的说笑声,那声音在她耳中显得格外刺耳。她把被子蒙在头上,想让自己睡过去,可肚子的饥饿感和心里的委屈却让她怎么也睡不着。
婆婆果真没有让孙子回去,还特意为他在卧室里铺上新被褥,一边铺还一边大声说:“孙子,这就是你的家,你想来就来,想住就住。别人管不着。”刘春知道这话其实就是说给她听的。她心里满是懊悔,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坚持回娘家过年。她暗暗决定,等过完年,一定要尽快回娘家,这个地方她是一刻也不想多待了。
刘春心里清楚,自己晚上可不敢饿肚子,毕竟自己体型比较胖,少吃一口都觉得难受。到了晚上,王朋又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象征性地问了她一句。刘春听到这话,赶忙爬起来。
婆婆只是把中午剩下的菜热了热,又烧了点热汤,一家人就这么简单地吃了顿饭。刘春根本就没有吃饱,黑着脸坐在那里。婆婆呢,一见到她就板着脸,好像刘春欠了什么似的,转头一见到她的孙子,就立刻喜笑颜开,那态度的转变就像翻书一样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