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春,黄巾军大营。
此时,刘羽刚从许都归来,并召集众文武前来。
刘羽高坐帅位,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众人。
他沉声开口,声音回荡在大帐之中:“诸位,本帅已手刃汉帝刘协,现在传国玉玺亦在黄巾军手中,自此以后,天下再无大汉!”
此言一出,大帐内一片哗然。
黄巾军一众将领,震惊地看着刘羽,眼中满是敬畏与狂热。
他们高举兵器,欢呼雀跃:“刘帅万岁!黄巾军万岁!”
刘羽微微颔首,随即下发了一些命令后,众人纷纷领命而去。
大帐内,只剩下刘羽与徐庶二人。
徐庶看着刘羽,眉头紧锁,终是忍不住开口:“主公,此举太过冒险,如今汉室虽衰,但余威犹存袁绍、曹操等人,皆是野心勃勃之辈,他们岂会坐视黄巾军壮大?”
“万一,有人站出来号召天下诸侯共讨黄巾,我们的形势危矣!”
刘羽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哼,他们若敢一起来,倒是方便了我一起收拾!
况且,我杀刘协,正是为了断退路。”
徐庶闻言,心中一震,疑惑道:“主公此言何意?”
刘羽目光深邃,缓缓开口:“元直,你可曾想过,为何黄巾军屡战屡败,却始终不灭?”
徐庶闻言,陷入沉思。
刘羽继续道:“便是因为他们心中尚有顾虑,尚存幻想,他们认为,只要投降朝廷或者投靠一方诸侯,便能苟且偷生。
所以,我斩了刘协,便是要告诉他们,这世间已无朝廷,已无退路,他们若想活命,便只能随我黄巾军,战斗到底!”
徐庶闻言,愕然地看着刘羽,心中对他的胆识与疯狂,敬佩不已。
他喃喃自语:“如此一来,黄巾军上下,必将同仇敌忾,死战到底。”
刘羽微微一笑道:“不错,我黄巾军,便是要在这乱世之中,杀出一条血路,建立一个新的世界!”
徐庶敬佩不已,他为自己选择了这样的一位雄主而感到兴奋。
……
次日,寿春城中。
阳光透过云层,洒落在宽广的校场上,刘羽身着一袭黑袍,立于高台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密密麻麻的黄巾军谋士武将、大小渠帅。
他开口,声音如洪钟般回荡在校场:“诸位,自今日起,我黄巾军正式更名为华夏军!虽传国玉玺已在我军手中,但我华夏军暂不立国,待到扫平天下,再行立国之礼!”
此言一出,校场上顿时响起一片议论之声,众人面面相觑,眼中闪烁着惊讶与期待。
刘羽抬手,示意众人安静,随即转头看向一旁的徐庶,微微颔首。
徐庶心领神会,上前几步,展开手中的卷轴,高声宣读起刘羽拟定的华夏军后续发展规划。
“主公雄才,为我华夏军今后之计,现颁布以下律令:
其一,开拓土地!我华夏军所占据之地,尚有广阔未开之荒田。
凡愿前来相助开荒之百姓,我军皆以优厚待遇相待,每日三顿饱饭,一日工钱十二斤粮,一半干完即结,另一半三月后付清!”
此言一出,校场上顿时爆发出一阵惊呼。
黄巾军将士们纷纷交头接耳,眼中闪烁着惊喜与激动。
“此乃主公大仁大义之举啊!”一名将领忍不住高声赞叹。
“是啊,如此一来,何愁荒田不开,百姓不归心?”另一人附和道。
刘羽淡淡一笑,目光中满是自信与期待,他有自信,将来的华夏军,将崛起成一个庞然大物。
喧闹一阵后,徐庶继续宣读:“其二,土地分配!我华夏军全员及其家眷,不论男女老少,皆可按级别分到相应土地,主公更承诺,未来定让每人都能娶上媳妇,过上美好生活!”
此言一出,校场上再次沸腾起来。
黄巾军将士们纷纷跪倒在地,对着刘羽的方向感激涕零。
“主公大恩大德,我等永生难忘!”
“愿为华夏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在这个时代,人们对拥有土地有些极重的执念,要知道有很多的百姓正是因为自家的土地被兼并,沦为农奴,最后连饭都没得吃,才走上造反的道路。
历朝历代开国,必先进行土地改革,重分土地。
而如今,华夏军虽未立国,却把之前的世家土地,分给麾下众人以及百姓,其中的意义甚是深远。
刘羽抬手,示意众人起身。
他目光深邃,望着下方热血沸腾的将士们,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诸位,我华夏军欲成大事,需得民心所向,今日之举,正是为了赢得民心,凝聚天下之力!”
言罢,他再次看向徐庶,后者心领神会,继续宣读:“其三,开放落户,我华夏军所占据之地,将全面开放落户政策,前来投靠者,无论男女老少,皆同等对待,可分田、分房、给予救济粮!”
这些政令颁布后,校场外也传来了阵阵议论之声。
不少百姓闻讯赶来,站在校场外,打听到华夏军颁布的律令,脸上露出震惊与心动的神色。
“这是真的吗?真的能分到田地和房子?”一名衣衫褴褛的老者问道。
“千真万确!我亲眼所见,华夏军真的给我分了田地和粮食!”
一名前来帮助华夏军屯田开垦的百姓,激动地说道。
此言一出,更多百姓心动了。
……
华夏军中的律令下达后,消息如风一般席卷。
一些其他州郡,活不下去的百姓,也纷纷收拾行囊,逃难而来。
当他们真正踏入华夏军的领地时,发现这里真的如同传说中的那样:百姓们能够吃上三顿饱饭,还有救济粮可领。
华夏军的仁义与善待百姓之名,开始在这片土地上迅速传扬开来。
百姓们感念刘羽的恩德,觉得无以为报,于是他们纷纷积极帮助华夏军开垦田地,家中有年轻男丁的,更是踊跃参军,誓要为华夏军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