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大盗
摘下面罩后灰袍人那张清秀的脸,在看到自己的画像后,有些浓重的眉毛瞬间便挑了起来。
“犯人马飞,上月于并州出没,初六持械闯入城南许武德家中,劫走白银三千两,罪大恶极,有禀告去向者,赏银五两,捕获此贼者赏银十两,全城通缉。
后面署名并州知州府的字样上面盖着红红的官印。
“你抢走三千两银子,还是自己一个人干的?”
赵正平对数字比较敏感,先着重看了下数字,在看到了报案人的名字后嘴角慢慢翘起,有些嘲笑似的朝着马飞问道。
“正平哥,他刚拎着那筐核桃都有些费劲,三千两银子他拎不动吧?”打了一路的交道后张紫薇这妮子对这灰袍人颇有好感,在听完赵正平说的话后,妮子有些替灰袍人开脱似的说道。
马飞越看脸色越红,肺都要气炸了,一张脸憋的通红,呼呼喘着粗气。
“忍不了,小妮子说我拎不动也就罢了,被官府平白无故通缉虽然麻烦一些,自己以后大不了不来或者少来并州,最可气的是说自己抢了三千两银子!三千两!我马飞长这么大还从没见过这么多银子,而且抓到后赏银才十两,隔壁画像那位去完妓院不给钱跑路的人才都赏银二十。
我他妈的不如一个吃白食的?
马飞怒火冲天,
“上个月初六那天,你去过并州城的南门那片地方吗?”赵正平语气平静的问道。
马飞眉毛都快竖起来了,听到赵正平问话后,深呼吸了好几次才平复下来急剧起伏的胸膛,好不容易冷静下来后仔细的回想了下,回答道,
“上个月初六那天我离开并州去的山阴,走南门出的城,”马飞回答道
“路上有和人搭过话没?”赵正平追问。
“有,我寻了个路人打听过一些事情,当时问他去山阴有没有近道,好像多说了几句。”马飞挠了挠头用力回想后说道。
“行吧,那我明白了,你确实是被冤枉了,一会儿我到衙门里给你把案子撤了”。
“你怎么知道的?”马飞眉毛一挑后问道。
“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妮子刚刚也说了,你确实拎不动,很明显对不上,第二个原因,这个报案人许武德我有印象。许家在并州城有些名声,祖上在并州安家后到现在就干了三件事,第一件是置地,第二件还是置地,第三件事仍然是置地,他家拥有良田上百顷,家财颇丰。不过更出名的是许家每代当家人都有一个毛病,就是抠门,当家的不止对外小气,对自己家人更甚,所以这许武德平常手头很是拮据。之前有过一次报案,说是自己银子被人偷了,后来被同伴说漏嘴,说是被偷,真实原委是许武德喝花酒开销了太多,回家里怕被罚跪祠堂,被偷只是个说辞罢了。当时闹了挺大一笑话,这次报了三千两,估计又是在平账堵窟窿吧,不然别说官府的海捕文书了,光是他们家自己的告示都能从并州一路贴到山阴城。”
听完赵正平的解释后,马飞想了想后气呼呼的道:
“要不我遂了他的意?去他家真的拿点东西去?不然我真的咽不下这口气”。
“喂,要不要看你在说啥子?站在你面前的我好歹是一捕快,你当着我面说是不是有些太嚣张了。”赵正平有些头大。
“那你说说我咋办?”马飞问道。
“也确实太过分,赏银还不如一吃白食的多,赵正平一脸坏笑,打量一下马飞后点头评足。
看着马飞胸膛开始起伏,赵正平连忙改口一脸正经的说道:“你私下里去惩戒一番得了,不过别闹太大,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当没看见,别讨价还价最多就这样,我先去衙门给你把案子撤了,你接下来什么打算?”赵正平看着愤恨难平的马飞连忙妥协并且转移话题。
“暂时没打算,打算在并州城待一段时间,”马飞回答道。
城东边水井街东头的第一间院子,我住在那儿,这些天我手头有件事要办,办完事后咱约着切磋一下,我这先去衙门给你撤案去“。赵正平报出自己住址。
”好”,马飞回答完直接转身而去。
“这小子也不知道回个礼,”看着急冲冲奔向城南的马飞背影,放下手的赵正平抱怨了一句。
妮子轻声笑了笑,拉着赵正平的手。
“走吧,先去衙门给这小子把案子撤了,然后我带你去见一下以后教你读书识字的老师。”赵正平对着妮子说道。
大约走了不到两盏茶功夫,二人就到了并州知州衙门,知州衙门也叫知州堂,只不过叫的人很少,多用衙门代替,这里就是整个并州的权力中枢。
衙门建在城北,山阴县衙那样房屋十余间的衙门根本没法拿来对比,并州知州衙门包括各部门办事官员的寓所在内,大大小小差不多得有十几处的建筑。整个衙门坐北朝南,基本上都是左右对称结构,远看墙高而且深远,门楼多到重叠,上年份的大树随处可见,格外的威严肃穆。
进了衙门后的赵正平熟练的和相熟之人打着招呼,一路上笑眯眯的,这段时间最忙的应该就是兵备道衙门那边了吧,从渗透进来的胡子队伍迹象分析,离胡子大军大举进犯的日子应该是不远了,赵正平一路走一路想,张紫薇这妮子反而是目不暇接,之前被衙门前的石狮子惊的小嘴微张,煞是可爱。
沿着府衙里面的一条小路足足走了半盏茶功夫,赵正平到了通判署,托人找出通缉马飞的海捕文书,不过主事通判大人不在,没法子撤案,赵正平询问通判署的门子后得知,主簿文大人今天没来衙门,点卯时候派人传话来,说是今天家中有事。
这倒好直接回家得了,撤案子这事拜托文老头就行了,打定主意后,赵正平带着妮子拿着文书出了衙门直奔城东边水井街。
主簿名叫文思华,是赵正平的授业恩师,平常行事有些不拘小节,唯独在读书写字事情上极其认真,严苛程度令人发指,无人能出其右,至少赵正平心里是这么想的,因为他在这方面挨板子的次数茫茫多,数都数不过来,刚开始天天挨板子,到后来隔三岔五的打几下,不过随着赵正平的长大那块竹板子用到的次数也是越来越少,后来不知道被文老头丢哪儿了,数年后在一次打扫时赵正平无意中发现了这块板子,赵正平很是认真的擦干净上面的灰尘后,用绸子包好将它收藏到了自己的小屋子中。
赵正平路上一直在想着该怎么去劝说文老头,以后教妮子读书识字的时候别打这妮子的手心,即使打也虚晃一下轻一些嘛,
直至二人到了城东边水井街东头的院子停下后,赵正平也没想出个头绪,文老头在这方面没得啥道理讲的,站在院门外的赵正平最后只是轻轻的揉了揉妮子的脑袋,告诫她以后要听文老头话,然后上前敲了几下院门后,拉着妮子的手站在原地静静等待。
随着吱的一声响起,院门打开,开门的人却不是预料中的文老头,但这人赵正平却是认得,还有些熟悉,前不久才刚刚见过面。
“呵呵,韩武大哥,算上这次,咱只碰面了三次,其中有两次都是你给我开院门的时候,这缘分可不浅。”赵正平愣了一下之后开口笑着说道。
“哈哈,确实,我的赵小兄弟,”韩武笑着点头回应。